典型起動控制電路介紹
減速起動機的工作過程與電磁起動機基本相同。但除減速裝置外,減速起動機一般采用無磁場線圈的永磁DC電機,電磁開關端子上的“C”直接與電機的正電刷引線相連。所以減速起動機的控制電路和電磁開關起動機略有不同。如圖48所示,大眾桑塔納(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2000GSi減速起動機控制電路:
(1)當發動機啟動時
當點火開關打開時,電磁開關線圈的電路斷開。當點火開關轉到起動位置時,起動機電磁開關的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的電路連接。吸引線圈電流的電路為:蓄電池正極點火開關啟動器“50”端電磁開關吸引線圈啟動器“C”端正極電刷電樞線圈負極電刷接地蓄電池負極。保持線圈電流的電路是:蓄電池正極點火開關“50”端子啟動器電磁開關保持線圈接地到蓄電池負極。
當發動機啟動時。
當撥叉下端的換檔離合器向左移動時,動鐵芯克服回位彈簧的彈力,推動觸板及其推桿向右移動。當驅動齒輪幾乎完全與飛輪的紅環嚙合時,觸片將起動機的“30”端與“C”端相連,從而接通起動機的主電路。電路是:蓄電池正極起動機“30”端子起動機開關接觸片起動機“C”端子接正極電刷電樞線圈負極電刷接地蓄電池負極。
當電樞軸上的扭矩被行星齒輪減速器減小和增大,單向離合器主動齒輪上的驅動扭矩超過發動機阻力扭矩時,驅動飛輪轉動,發動機啟動。
(3)發動機啟動后。
當發動機啟動后松開點火鑰匙,點火開關會自動轉回一個角度,切斷開關電路。此時,吸引線圈的電流方向會發生變化,其電路如下:電池正極啟動器“30”的端子接觸極板,啟動器“C”的端子與吸引線圈啟動器“50”的端子連接,保持線圈接地到負極電池。
活動電樞啟動器控制電路
活動電樞啟動器的電路如圖49所示:啟動器通過磁極的磁力帶動整個電樞運動,使驅動齒輪與閃光燈嚙合。活動電樞起動器的工作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串聯輔助勵磁組主要工作在第一級,第二級因為與主勵磁繞組并聯,幾乎短路。輔助勵磁繞組分兩級工作,既能增加電樞的磁力,又能限制空載轉速。
1-電磁鐵;2-靜態接觸;3-接觸橋;4-擋板;5-并聯輔助勵磁繞組;6串輔助勵磁繞組;7—主勵磁繞組;8-回位彈簧;9碟;10—電樞;1-磁極;12—摩擦片離合器;13只爪子
(1)當發動機啟動時
當啟動開關S接通時,電磁體1產生磁力并吸引接觸橋3。然而,因為爪13緊靠擋板4,接觸橋只能在上端閉合。如圖A所示,串并聯輔助勵磁繞組電路連接,電路如下:電池正極靜觸點2、觸點橋3上端、并聯輔助勵磁繞組5、接地電池負極。另一電路:電池正極靜觸點2、觸點橋上端3、輔助勵磁繞組6、電樞接地電池負極。并聯輔助勵磁繞組和串聯輔助勵磁繞組產生的電磁力克服回位彈簧的反作用力,吸引銜鐵向左移動,起動機驅動齒輪與飛輪齒圈嚙合。此時由于串聯輔助勵磁繞組的電阻較大,流經電樞繞組的電流很小,起動機僅以很小的速度轉動,使電樞低速轉動
移動齒輪起動機控制電路
移動齒輪起動器由電磁開關驅動以推動安裝在電樞軸的孔中的接合桿,從而驅動齒輪與飛輪環接合。德國Bosch公司生產的TB起動機采用這種結構,其起動機控制電路如圖50所示:
1-驅動齒輪;2-電樞;3-磁極;4-回位彈簧;5-控制繼電器;6-啟動開關;7-接觸板;8-釋放桿;9-擋板;10-爪形;11—可移動鐵芯;12—握住線圈;13-阻尼線圈;14—吸引線圈;15—連接桿;16—制動繞組;17—勵磁繞組;18—飛輪;1K—常閉觸點;2K—常開觸點;3K——電磁開關主觸點
(1)當發動機不工作時
當發動機不工作時,控制繼電器5的常開和常閉觸點處于初始狀態,電磁開關觸點3K處于打開位置。
當發動機啟動時。
當起動開關6接通時,電池電流通過端子50流過控制繼電器5的線圈和電磁開關的保持線圈12,從而觸點1K斷開,制動繞組16的電路被切斷。觸點2K閉合,完成電磁開關中的吸引線圈14和阻尼線圈13的電路。在三個線圈磁力的共同作用下,電磁開關裝置中的動鐵芯11向左移動,推動嚙合桿15將驅動齒輪移動到飛輪齒圈上。此時,因為吸引線圈14和阻尼線圈13與電樞串聯連接,所以串聯連接了相當大的電阻,使得電樞電流非常小,并且電樞的緩慢旋轉導致齒輪柔和地嚙合。
當主動齒輪與飛輪齒圈完全嚙合時,分離杠桿8立即推動爪10使擋板9脫扣,電磁開關的主觸點3K閉合,起動機主電路接通,通過摩擦片單向離合器起動發動機。
(3)發動機啟動后。
離合器打滑,起動機處于空載狀態。當起動開關6關閉時,驅動齒輪脫離,起動機停止轉動。此時,與電樞繞組并聯連接的制動繞組16充當能量消耗制動器,使得起動器快速停止運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