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擁堵費的弊端是什么
征收交通擁堵費不是不可以,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公共交通要足夠發達,交通管理和道路規劃要跟上。倫敦的公共交通占有率超過72%。發達的公共交通可以保證市民快捷、舒適地到達市區。因此,當前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宣布從2003年2月26日起在倫敦市中心區征收擁堵費時,倫敦市民紛紛表示對這一“控制私家車進城”措施的理解并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再看新加坡,作為一個地處亞洲一角的小城邦,新加坡早在多年前就以其前瞻性的交通規劃理念開始構建高服務交通體系。其ITS(智能交通系統)已走在世界前列,以交通信息中心為軸心,連接公交系統、出租車系統、地鐵系統、城市輕軌系統、城市快速路監控信息系統、車速信息系統、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等綜合集成系統。從而為出行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實時、合適的交通信息,使他們能夠對交通狀況做出充分、及時的判斷。得益于這一高效系統,目前新加坡主要道路上的車輛平均速度為27 公里/小時,遠高于倫敦的16 公里/小時、東京的11 公里/小時和雅加達的5 公里/小時。
反觀廣州,2014年,廣州全年軌道交通發車量達22.78億人次,日均624萬人次;全線客流密度為2.4萬人次/公里/天,高于北京的2.32(2014年)和上海的1.66(2014年);公共交通占城市機動化出行的60%,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70%。如果在公共交通不完善的情況下限制私家車出行,那么高峰時段就已經相當脆弱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在被交通擁堵費“調整”后,將無法承受原本開車上班的人群。
此外,廣州交通擁堵也是造成道路建設面積不足和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加坡的道路面積率為12%,倫敦為16.6%,紐約為25.40%。而廣州只有10%。 15年來,廣州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4.17倍,但道路總面積僅增長了2.08倍。機動車數量的增長是道路面積增長的兩倍。路少車多,道路承載能力的提升難以滿足交通流量。快速增長的需要。
擁堵收費不是萬靈藥。交通專家稱它們為“城市交通管理的最后手段”,只有在政府無計可施時才會使用。但國內大城市在交通設施建設上做得不夠,公共交通落后,道路面積不足,沒有資格談擁堵費。
如果您遇到此類問題,請仔細閱讀以上內容。所以希望小編提供的以上回答能夠解決您的問題。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我們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來咨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