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發明充氣輪胎 充氣輪胎的由來
第一個空心輪子是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遜發明的。他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涂膠帆布制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制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后托馬斯又制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
18型充氣輪胎很早以前,輪胎是用木頭、鐵等材料制成,可惜的是因為內層沒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斷面形狀和斷面寬。
1895年隨著汽車的出現,充氣輪胎得到廣泛的發展。首批汽車輪胎樣品是1895年在法國出現的,這是由平紋帆布制成的單管式輪胎,雖有胎面膠而無花紋。直到1908年至1912年間,輪胎才有了顯著的變化,即胎面膠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紋,從而開拓了輪胎胎面花紋的歷史,并增加了輪胎的斷面寬度,允許采用較低的內壓,以保證獲得較好的緩沖性能。
1892年英國的伯利密爾發明了簾布,1910年用于生產。這一成就改進了輪胎質量,擴大了輪胎品種的同時,還使外胎具備了模制的可能性。隨著對輪胎質量要求的提高,簾布質量也得到改進,棉簾布由人造絲代替,50年代末人造絲又被強力性能更好、耐熱性能更高的尼龍、聚酯簾線所代替,而且鋼絲簾線隨著子午線輪胎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1904年馬特創造了炭黑補強橡膠,大規模用于補強胎面膠是在輪胎采用簾布之后。因為在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輪胎使用中損壞得還要快。炭黑在膠料中的用量增長很快,30年代每100份生膠中使用的炭黑也不過20份左右,這時主要在胎面上采用炭黑,胎體不用,已達50份以上。胎面中摻用炭黑以前,輪胎大約只行駛6000km就磨光了;摻用炭黑后,輪胎的行駛里程很快就得到顯著的提高。一組貨車輪胎大約可行駛10萬km,在好的路面上,甚至可達20萬km。
1913~1926年,因發明了簾線和炭黑輪胎技術,為輪胎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輪胎外緣的標準化,制造工藝的逐漸完善,生產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輪胎的產量與日俱增。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輪胎技術一直不斷地改進與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轎車輪胎由低壓輪胎過渡到超低壓輪胎;40年代開始輪胎逐步向寬輪輞過渡;40年代末無內胎輪胎出現;50年代末低斷面輪胎問世等等。許多新技術的出現都莫過于1948年法國米其林公司首創的子午線結構輪胎。這種輪胎由于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的顯著提高,特別是在行駛中可以節省燃料,而被譽為輪胎工業的革命。誰發明了充氣輪胎?
早在1836年,比利時人迪埃茲就曾提出過充氣輪胎的看法。1845年,英國米德爾塞克斯的土木工程師羅伯特·W·湯姆遜發明了用皮包裹,內充空氣或馬毛的輪胎,但沒有實際使用。1888年居住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蘇格蘭獸醫約翰·伯德·鄧洛普,看到自己兒子自行車的實心橡膠輪在石頭路上顛簸很厲害,于是用一根通過活門充氣的管子,外面涂上橡膠作保護層,做了一個氣胎。這種氣胎纏在車輪上,要修補內管的的刺孔,必須首先用苯把涂的橡膠泡下來,修好后再涂上橡膠。這種新輪胎一開始受到人們的嘲笑,但他的兒子騎此車參加比賽獲得了第一名,于是此項發明受到人們的重視。鄧洛普為他的發明申請了專利,放棄了獸醫職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輪胎制造廠,開始生產橡膠輪胎。從1894年起,早期大批量生產的“希爾德布蘭德”和“沃爾米勒”牌摩托車正式使用了鄧洛普輪胎。 法國的安德烈·米許林和愛德華·米許林兩兄弟的米許林公司1892年發明了一種可以拆卸的充氣橡膠輪胎,過去只有專門修理工才能處理的爆胎事故,現在一般人一刻鐘就可以修理好了。這一發明影響了整個世界。1895年,米許林兄弟第一次派裝有可拆裝輪胎的“閃電”號小汽車參加巴黎—波爾—巴黎汽車塞。輪胎汽車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并迅速普及到全世界。 1908年,米許林公司研制出了雙式車輪,有效地解決了重型汽車的輪胎負荷問題。1937年,米許林公司又研制出了子午線輪胎,這種命名為“蠅籠”的輪胎胎面,由多層簾布層加強,并用分層鋼絲簾線層箍緊。這些簾線層均與輪胎鋼絲垂直排列,極大地改善了輪胎行駛方向的穩定性。1981年,英國鄧洛普公司又發明了一種新型輪胎,在穿孔的情況下汽車仍可繼續行駛,而輪胎不會從輪輞上脫出。胎冠內表面涂有聚凝膠,既是密封劑,又是潤滑劑。這種輪胎的安全壽命僅為2.5萬千米。最先在自行車上使用充氣輪胎的人是:
充氣輪胎是英國人鄧洛普·約翰·博伊德為改進兒子的自行車的行駛平順性和操控性而發明了充氣橡膠輪胎(1887年)羅伯特湯姆森發明了什么
最早的車輪是實心木質,即只有“輪”沒有“胎”。后來為了增強車輪的耐磨性,發明了在木質車輪外側包覆一層鍛造成圓弧形狀鋼板的技術 。
古代馬車車輪、實心橡膠輪胎
1839年查爾斯?古德伊爾(Charles Goodyear)發明硫化橡膠后,橡膠輪胎開始在各種車輛上得到廣泛應用。但直至19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末期,汽車上所安裝的橡膠輪胎均是實心的。這種輪胎吸收路面沖擊的能力很差,導致汽車行駛時震動劇烈、噪音大。雖然當時汽車的速度很慢,但為了應對路面的沖擊,懸架和車身不得不設計得十分笨重以增加機械強度。
充氣輪胎的誕生
1845年蘇格蘭人羅伯特?湯姆森(Robert William Thomson)首先發明了充氣輪胎并獲得了專利。但受到當時橡膠生產工藝和汽車工業發展狀況的限制,他的充氣輪胎技術未能得到廣泛的使用。
充氣輪胎的技術被擱置42年后,另一位蘇格蘭人約翰?鄧祿普(John Boyd Dunlop)于1887年發明了首個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三輪車充氣輪胎。在1889年一位名為Willie Hume的自行車運動員利用了鄧祿普的充氣輪胎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后,充氣輪胎技術開始變得家喻戶曉。 最早的充氣自行車輪胎 1891年愛德華和安德魯?米其林(édouard André Michelin)兄弟發明了可在十五分鐘內拆換的充氣式自行車輪胎。這一產品迅速被當時的自行車運動員采用。
1895年,他們首先開發出了適用于汽車的充氣輪胎,并裝備在自己設計的賽車上。在巴黎—波耳多—巴黎的比賽中,兩兄弟親自上陣,出色地跑完了全程,在巴黎轟動一時。憑借其充氣輪胎的技術優勢,在1900至1912年,米其林輪胎在所有大型國際汽車賽事中都取得了成功。1887年,有個人為自己兒子發明了充氣輪胎,它是誰?
鄧洛普·約翰·博伊德(1840~1921)英國發明家,為改進兒子的自行車的行駛平順性和操控性而大獲成功,發明了充氣橡膠輪胎(1887年)。第一個使用充氣輪胎的人是誰
第一個汽車上使用充氣輪胎的人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米其林兄弟在1894年發明了充氣式輪胎,給輪胎技術帶來了新的革命。在早先,車子的輪子用的不是木頭便是金屬。米其林在1888年腳踏車上設計了充氣式輪胎。
求采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