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一些小地方壞了怎么辦?自已DIY修車的經典小竅門
1、雨刮片:一般來說,一年更換一次。如果有一些小問題,您可以自行修理。
雨刷雖然只是在下雨、起霧、結霜、下雪的時候才會頻繁使用,但由于長期在車外淋雨,部件會很快老化。如果正常使用,一般以每年更換一次為宜。
在風霜雨雪中行駛,或車輛擋風玻璃上有灰塵和大風時,用玻璃水清洗時需要使用雨刮片。粗略估計,一塊雨刮片一年四季可能在玻璃上刮上萬次。這也是安全駕駛的先決條件。
有時雨刮片在啟動時會發出吱吱聲。其實并不是因為雨刮片老化損壞,應該更換。如果你用小工具修理和調整它們,你可以繼續使用它們。盡量用小鉗子調整雨刮器與橡膠片連接處的間隙,以消除噪音。
如果這不能消除噪音,請嘗試潤滑或清潔驅動雨刷器的軸。
平時注意使用合格的汽車玻璃水,也會保護雨刮器或雨刮片的壽命。另外,注意不要讓雨刮器長時間空轉太頻繁。過度使用很容易燒軸。
2、小動作可延長汽車燈泡壽命
用酒精擦拭新燈泡,去除燈泡上的指紋和油漬,可適度延長燈泡壽命。因為燈泡在點亮時的工作溫度通常很高,殘留在燈泡表面的指紋等油脂會造成燈泡散熱不均勻,造成局部過熱,縮短燈泡壽命。燈泡。
一般來說,汽車大燈的燈泡每行駛5萬公里或2年左右就會失去亮度效果。這時候就需要更換燈泡了。燈罩老化會使光線模糊,也會影響行車安全。因此,燈罩出現老化現象應及時更換。
'如果發現車內大燈高度調節不理想,可以打開發動機蓋,大燈上方有一個小孔,里面有一個內六角螺絲,可以調節用汽車提供的螺絲刀。
3、胎噪太大怎么辦?
胎噪本身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如果環境噪音比較小,就會感覺胎噪特別大,所以要判斷胎噪是否異常,需要對比環境噪音和路況。
輪胎異響一般是由于輪胎的異常磨損引起的。輪胎使用一段時間后,如果感覺胎噪越來越大,可以嘗試定期清理胎面卡住的石子,這樣既可以保護輪胎,又可以降低胎噪。
一般來說,汽車在雨后行駛時胎噪會變小,但洗車后胎噪會變大,因為內護板上有泥土可以吸收噪音。如果在前輪內側粘上一層黑色氈布或絨布,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日常用車時,每10000公里調整一次輪胎位置,每20000公里檢查一次四輪定位,如有異常及時糾正調整。
4、剩余的機油有一個神奇的作用:積少成多。
每次保養,桶裝機油是用不完的,每次剩余的油蓋好放在后備箱里。剩余機油加三四倍,足夠保養一次了。
或者您可以在每次換油后保存未使用的機油。行駛4000公里后,從機油尺上取出部分機油,加入剩余的機油,再行駛3000公里更換機油。
或在下次保養時,放完機油后,先將少量剩余的機油倒入汽缸內沖洗,將汽缸底部殘留的機油放掉,再加入新的機油,這樣保養效果更好。
5、門把手松動,鎖孔發澀:用螺絲刀加少許潤滑油即可修復。
打開前門,側面有一個塑料蓋,用螺絲刀擰開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個螺絲,松開,但不要完全擰開,從外面拉出鎖芯,有一個門鎖拉線扣在把手里面,調整拉線的松緊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后備箱門螺絲被密封條卡住,拆下密封條即可解決,鎖芯加潤滑油即可解決。
結語:很多對汽車結構不是很了解的人,稍有問題就會慌張,奔向修理廠,擔心汽車出大問題。其實很多小毛病是不需要去維修店的。只要學會一些簡單的汽車維修技巧,自己就可以輕松修好。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