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Tiida是第幾代騏達?第2.9代駕到! 試駕東風日產騏達
我的理解是2.9代。第一代頤達代號為C11,在日產B平臺上生產。 2004年至2012年在日本和中國大陸生產,2015年在馬來西亞生產。在拉丁美洲和臺灣,第一代Tiida至今仍在使用。生產。
第二代頤達其實就是國產的2011款頤達,代號C12。這款車是日本第一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合資車,至今仍在生產。除了國內常見的1.6L和1.6T版本外,在海外也有1.8L動力版本。有意思的是,這款車同樣出自日產B平臺,不過在一些權威網站上,二代頤達的平臺卻寫成“日產V平臺”。其實,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錯誤。原因是日本人在說英文字母的時候把“B”和“V”讀成一樣的,所以才會出現錯誤。
新頤達同樣來自B平臺。東風日產官方稱對其開發平臺進行了一些優化,使其有別于以往的B平臺,但官方對其開發代號保密。與之相對應的是,Nissan Pulsar的開發代碼為C13,來自于Nissan最新的CMF模塊化平臺。這個平臺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套完整的制造體系,在特性上和大眾的MQB平臺非常相似。發動機艙、駕駛艙、前車身底板、后車身底板和電氣電子系統都可以作為一個模塊,應用于不同的車輛平臺,讓雷諾和日產在同平臺車型上實現最大程度的標準化。從這個意義上說,Pulsar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三代頤達。如果打個比方,新頤達只能算是2.9代頤達。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款車只在中國大陸銷售。如前所述,這款車其實是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在日產B平臺上開發的一款新車。從這個意義上說,新頤達的誕生過程與上汽大眾凌度頗為相似。事實上,在全球車企中,日產絕對是對“全球車”最不感興趣的車企。有人認為,根據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開發不同的新車,會增加開發成本。這種觀念在五年前或許是正確的,但現在模塊化平臺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根據區域市場需求開發新車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事實上,各地的消費者都很難認同。 “非環球車”自然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五菱宏光(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寶駿63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汽大眾朗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是優秀的“非全球車”。
由于海外版Pulsar搭載的是1.2T發動機,因此有國內媒體猜測,未來新頤達可能會搭載1.2T發動機。個人分析,這種可能性其實很小。首先,新頤達和日產Pulsar是兩款有著本質區別的車型。 Pulsar有1.2T版本,不代表新頤達也一定有1.2T版本。此外,東風日產未來將市場戰略重心放在四五線城市,1.2T動力版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其戰略需求。
2011年,1.6T的頤達成為首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日系合資車。車雖然好,但銷量實在是慘不忍睹。有鑒于此,東風日產對于未來在華推出渦輪增壓車型持謹慎態度。東風日產內部人士表示,搭載1.2T發動機的全新頤達不存在技術難點,但未來是否會有全新1.2T頤達上市,還要看市場情況。不過,該人士也坦言,目前日產1.2T發動機全球產能緊張,因此新頤達搭載1.2T發動機的機會“非常渺茫”。至于1.6T發動機,想都別想,洗洗睡吧。
其實從整體設計來看,與Pulsar長得很像的全新頤達,在車身線條上還是有著二代頤達的影子。該車采用了日產最新的V-Motion前臉設計元素,并采用了LED大燈。二代頤達太好看了。二代頤達的尾巴光禿禿的,以至于不少頤達車主不得不額外花錢裝尾巴。
老實說,新頤達的內飾與第二代頤達基本相同,只是對一些細節和按鍵布局進行了重新設計,內飾整體做工也相對提升了一些,空調出風口也得到了提升。添加到后排座椅。中央的i-CONNECT多媒體觸摸屏是車內最大的亮點。曾經被詬病只做CD機和收音機的老款Tiida的乞丐中控已經不存在了。此外,儀表盤上的行車電腦顯示屏也更大,顏色更豐富,顯示的信息也更多。座椅由白色縫線和穿孔皮革制成。其乘坐體驗與第二代頤達1.6T版相同,但材質更好。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后排中央座椅頭枕增加,這讓新頤達成為了名副其實的5座兩廂車。>
空間一直是日產車系的看家殺手锏。早在2011年的時候,第二代騏達(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乘坐空間就已經秒殺了包括大眾帕薩特(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在內的諸多B級車。從軸距來看,新Tiida相對于老款騏達在乘坐空間上并無優勢,如果你認為新Tiida在空間表現上只是和老款騏達一樣優秀,就大錯特錯了。老款騏達的行李廂容積為310升,新Tiida由于降低了行李廂的地板高度,其行李廂容積高達435升,提升了40%還不止。老款騏達之所以行李廂地板較高,是因為某些版本配備有全尺寸備胎的緣故,新Tiida全系均配備非全尺寸備胎,相對于老款車型多出來的40%的行李廂空間就是這么被找出來的。此外,新Tiida副駕駛手套箱取消了中央隔斷板,其容積之大足以放下8瓶標準瓶裝水!
新Tiida的發動機從參數上看,和老款騏達的1.6L發動機無異,就連發動機艙的布局也無變化。對于一款家用兩廂車而言,這樣的動力已然足夠,但個人覺得新Tiida由于排量高于1.5L,因此還是要在消費稅上吃點虧。目前在自吸陣營中,1.5L排量已經成為趨勢,建議東風日產要么直接將1.2T發動機入列,要么開發新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必須稱道的是,新Tiida的發動機啟停系統表現得相當不錯,發動機停止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生理體感,啟動的時候其震動也相當小,這在同級別車型中堪稱首屈一指了。
從懸架表現來看,新Tiida明顯要比老款的1.6L騏達硬朗很多,路感更為明顯,避震的韌性更強,方向盤也更為沉重……當然,舒適性相對老款1.6L騏達也有所降低。此外,新Tiida推頭嚴重的趨勢依然沒有得到改善,不過在我看來這實在很難說是缺點,因為不是每一款車都是以絕對的運動性作為設計訴求的。就實際的操控表現而言,我覺得新Tiida的表現介于依然在老款騏達的1.6L版本和1.6T版本之間。
在試駕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過于新Tiida搭載的全新CVT變速箱——這款變速箱也是新Tiida在傳動系統部分有別于老款騏達的地方。之前的CVT變速箱綿柔有余,但爆發力欠佳;而新Tiida的CVT變速箱在起步瞬間甚至表現得有點像自動變速箱。這套變速箱最大起步轉速高達3200rpm,允許彈射起步不說,起步后還沒有保護介入,這讓我想起了2015款廣本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的那套CVT變速箱。在該變速箱的努力之下,新Tiida從靜止加速到100km/h的最好實測成績為10.96秒,且加速曲線完美得令人嫉妒!
至于剎車表現,新Tiida和老款騏達頗為接近,100-0km/h剎車最好成績為39.29米,連續剎車6次,發現剎車有逐次衰減,但衰減幅度不大,最差的一次也有40.96米。此外新Tiida剎車制動力輸出相當均勻,這種舒適的剎車腳感正是日系車的強項之一。從這個意義看,新Tiida的剎車表現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由于該車配備了i-CONNECT系統,因此我也對該系統進行了一番測試。該系統聲稱可以和安卓手機通過藍牙實現無線互聯,下載了Nissan Connect和Miracst Play兩個APP之后,折騰半個小時卻無法成功連接,由于本人手機系統為非原生安卓系統,因此我初步斷定該系統只支持原生安卓系統手機的無線互聯。但是對于蘋果手機,該系統可以很好地形成支持,完全沒有任何障礙。
接下來便是測試油耗。打開ECO節油模式之后,油門反應明顯遲鈍,但是對于轉速和車速的控制則變得容易很多。在開啟ECO模式的前提下進行測試,新Tiida的高速表顯百公里油耗可在4升左右;關閉ECO,進入大腳剎車大腳油門的土豪模式之后,其表顯百公里油耗也不過7.8升。
本次試駕中,我特地拽上了我們編輯部的主編,作為一個第二代騏達的車主,他對于新Tiida或許最具發言權。結果他一坐上駕駛座,眼睛就瞄上了中央扶手箱。按照他的說法,新Tiida車內唯一令他不滿的就是這個扶手箱的設計,無論是使用的便捷性還是人體工程學都不如老款騏達的中央扶手箱。
主編吐槽完了,接下來就是我的吐槽時間了。不得不說的是,在本次試駕中,我簡直是在用生命進行測試!新Tiida配備的FEB預碰撞智能剎車輔助系統號稱可以監測前車測距,并在必要的時候進行主動剎車,然而我在測試中卻發現這項系統的作動可靠性并不好,測試10次,只有1次出現了BB警告聲,但是感覺不到剎車制動力——而且唯一測出BB聲的那一次,BB聲發出的時候我的車頭距離前車不到兩米!幾乎每一次我都是依靠緊急變現規避來結束測試,好在駕駛前車的是我們主編,我們之間有足夠的默契。據悉,這套系統是通過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來對前方障礙物進行遠近識別,在雨雪或大霧天氣中,或者是當攝像頭前方的玻璃上有污物時,FEB的表現就會大打折扣,而我們測試當天恰巧就在下雨。相對而言,傳統的依靠短波雷達進行測距的自動剎車系統要可靠很多。我對這套FEB系統的評價不高,我甚至覺得,東風日產不如將這個雞肋的玩意拿掉,如此還能降低整車成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