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馬 千里馬招標網
發表于2022 年4 月25 日《中國新聞周刊》 第1041 期。
得才者得天下。歷代帝王都把識別、推薦、使用和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大政方針。在眾多鑒定人才的典故中,伯樂相馬的故事家喻戶曉。
人們把善于辨別馬匹好壞的人稱為伯樂。相傳天下第一伯樂是春秋時期的孫楊。楚王想要一匹日行千里的駿馬,就命孫養去尋找。他訪問了許多國家,但一無所獲。終于,在從齊國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匹拉著鹽車的老馬,吃力地爬上山。奇怪的是,老馬一看到孫楊在大聲嘶鳴,就好像受了委屈似的。孫楊定睛一看,發現是千里馬(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后來,老馬馳騁沙場,為楚王立下不少戰功。
現在,伯樂和千里馬成了同義詞,泛指所有熱愛人才、有遠見、杰出人才的人。古人用才的故事很多,近代有太多獨具慧眼的伯樂。例如,蔡元培發現了梁漱溟,邀請只有中學文化的梁到北大任教;徐志摩發掘了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沉從文,谷頡剛發掘了中學生錢穆。
“”之后,我國人才日趨衰落,急需選拔一批優秀人才,以緩解學術斷層問題。管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武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大學率先成立經濟與管理學院.我們急需招聘管理人才被派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深造的劉英給我寫信,向我推薦了楊小凱,并講述了他自學的故事憑直覺,我判斷他一定是個杰出的人才。于是,1981年,我親自去長沙看望時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毛志勇,請他調走楊小凱,剛出獄,到武漢大學任教,希望湖南省委正式成為楊小凱,毛志勇一一答應廬山會議),希望他支持在武漢大學工作。他對武漢大學的人才保護行動表示支持和感謝。
1982年3月,楊小凱在妻女的陪同下正式轉入武漢大學。當年7月,晉升為講師。首次開設基礎數理經濟學和初級經濟控制論兩門課程,兩年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1983年7月,普林斯頓大學計量經濟學中心主任鄒志壯教授來武漢大學講學。與鄒教授交流后,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邀請他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是,由于楊小凱入獄10年,大部分黨委常委不同意他出國。我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擠過人群,同意他攻讀博士學位。在普林斯頓讀經濟學。第二年,我批準他的妻子和女兒陪他去美國。
1988年9月,楊小凱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后赴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并被聘為哈佛大學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終身教授。 1993年當選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因其在“超邊際分析方法與理論”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曾于2002年和2003年被提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不幸的是,他患上了不治之癥,于2004年7月7日離開人世。他是距離諾貝爾經濟學獎最近的中國人。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他早就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知噩耗,我立即給妻子吳曉娟發了一封慰問電,并附上了三首慰問詩,其中一首是《: 十年苦讀,中西博客與相親的跨界之旅》。 /喜伯樂知良馬,/我在珞珈山。
楊小凱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人生經歷、艱辛、成功、曲折都是獨一無二的。要說楊小凱的伯樂,于光遠老師把他調到經濟學院做實習研究員,劉英給我推薦的。把他調到武漢大學的人,通過公舉推薦他出國的人,他的博士生導師,推薦他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的人,都是他的伯樂。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馬說》:中說:“世上有伯樂,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伯樂無常?!边@很符合辯證法。千里馬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需要像伯樂這樣的人才來發掘他們,讓他們施展才華,才不會“屈辱于奴仆之手,死于溝渠”。希望中國多一些伯樂,讓楊小凱的天才不再被埋沒!
(作者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武漢大學校長)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