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趙縣_如何評價趙縣在石家莊的地位?
它有著悠久而深厚的歷史。趙縣古稱趙州。它在文獻中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1800多年來一直是縣政府和州政府。全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其中,趙州橋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橋梁的鼻祖。被譽為世界第一橋,世界第十二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奇跡。柏林寺始建于東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末年。它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禪宗史上重要的祖地。舉辦各種大型弘法活動,是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33座寺院之一。位于縣城中心的陀羅尼經樓,被譽為“中華第一塔”。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趙縣堅定不移抓項目、發展產業、做強園區。為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約化發展,高標準規劃了面積19.1平方公里的縣域經濟開發區。分為西區和東區。醫藥生物發酵基地、天山創科智能制造產業園、義谷現代產業園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東部生物產業園是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五個重點園區之一。計劃建設“最大的生物發酵基地”。全縣規模以上企業112家,生物制藥、化工、紡織服裝、紙包裝、機械制造等重點產業初步形成。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全縣共有科技型中小企業201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科技巨頭企業15家。擁有院士工作站1個,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
農業生產優勢明顯。全縣共有耕地面積72萬畝,年產糧100萬多畝。玉米、小麥為主要糧食產品,年總產近60萬噸。全國首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示范縣。”深入推進校縣合作,中科院與中國農科院建立了常趙縣科研基地,與市農科院共建的石家莊農業科技城被命名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集成示范基地”、“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以全縣系統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規劃建設24個1萬畝糧食高產示范田,形成了點線面結合、整體推進的高產創建態勢。趙縣的梨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以“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而載入史冊。目前種植面積25萬畝,年總產量5億公斤。先后榮獲協會金獎、中國名梨金獎、中國名果金獎、中國雪梨王、北京奧運推薦水果一等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肇縣雪花梨”地理標志認證商標,在廊坊農博會上榮獲“梨王”稱號,在農博會上被評為“2016年全國名優果區”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公共品牌”。建成16.5萬畝無公害標準化梨果生產基地,成功創建3萬畝“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縣現有規模化養殖場128個,其中部級示范場1個,省級示范場2個,市縣級示范場22個。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努力創現代高效農業,建成農業生態園23個,家庭農場209個。
城鄉建設日新月異。高標準修訂城鄉總體規劃,城區規劃面積達到36平方公里。有序推進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和產城融合發展。先后對縣城主干道進行拓寬改造,新建國白路、城博街等道路,基本形成“十縱八橫一環”的城市道路體系。全縣建成區面積已達15.55平方公里。大力實施優質住宅小區、公園、廣場、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市區有公園綠地23處。澄波公園已建成開放。永通橋公園被評為河北省三星級公園,榮獲首屆“河北省文明縣”榮譽稱號。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城市自來水廠等市政工程相繼建成,縣城綜合承載功能進一步增強。該縣交通便利。有京港澳高速、青銀高速、新元高速等3條高速公路和2條高速公路。有鄉道33條,村道169條,全縣總里程達到807公里。擁有變電站26座,其中220kV變電站2座,110kV變電站7座,35kV變電站17座。
旅游事業日新月異。以深入挖掘肇縣歷史文化資源為載體,打造“名橋、古剎、梨園風情”的特色旅游產業。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00萬人次以上,旅游業收入6億元。趙州橋-柏林寺文化景區被評為省級風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名勝區。趙州橋景區實施橋語陳列館、古橋陳列館、生態停車場建設。羅斯曼廊橋與揚州個園結為姊妹橋和友好景區。縣城東部25萬畝梨園風景迷人。每年舉辦梨花節和金秋雪梨采梨節。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園林”。旭海莊園被評為“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園區”,大石橋村被評為“全省百佳鄉村旅游示范村”。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信用大廈商務樓、趙州商業城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合作廣場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東明金橋國際城商業綜合體、趙州印象酒店等項目有序推進。全縣市場主體總數達到3萬個,擁有萬村千祥市場項目配送中心1個,鄉鎮級門店6家,村級門店331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成縣級公共服務中心、倉儲物流配送中心、4個鄉鎮配送中心和281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全縣有各類電子商務企業1800多家,年交易額約1億元。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民生事業協調發展。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擁有1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7個城區文體廣場、281個農家書屋、290個健身廣場。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眾多,現有“趙州扇鼓”“背燈挎鼓”“范莊龍牌會”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7項,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文化先進縣”“河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健全教育質量考評體系,發展集團化辦學模式,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53所,順利通過了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和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評估三項省級督導評估,被評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407所,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4所,鄉鎮衛生院11所,農村衛生室281所,民營醫療機構8所,個體診所91家,各類醫務人員3400余人。中醫藥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被省衛生廳評為全省中醫工作先進縣。認真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趙縣雙創孵化基地”建成投用,入駐創業實體94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