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號航母
(“福特”號航母首次部署)
作為美國海軍的新一代航母,福特級計劃到2058年建造10艘,以取代現役主力尼米茲級航母。繼第一艘福特號和第二艘肯尼迪號之后,美國海軍又開始建造第三艘企業號。作為新一代主力航母,福特級采用了大功率綜合核反應堆、DBR有源相控陣雷達、全艦綜合電源控制系統、新型武器彈藥升降機等多項革命性新技術。最具特色的電磁彈射避雷器。系統。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有一系列“黑科技”加持,但由于可靠性低,長期處于蟄伏狀態。全新的電磁彈射攔阻系統、動力系統和武器彈藥升降機長期未能正常工作,最終延誤了福特號的部署。
(“福特”號將于2022年4月13日在大西洋進行訓練)
除了“福特”號推遲了近5年才首次部署外,近20年來美國海軍的造艦之路也頗為坎坷。僅建造三艘“科幻戰列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建造因成本效益問題而被草草叫停;經過多年建造,瀕海戰斗艦瀕海戰斗艦仍存在諸多可靠性問題。作為實際效果,每年要花費上億的維修費用,以至于美國海軍近年來已經開始提前將這些“無底洞資金”退役。幾乎無一例外,美國海軍近些年最知名的造船項目都面臨生產困難。
(前“科幻巨艦”——“朱姆沃爾特”號只能常年駐港)
回顧21 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之前的美國海軍,情況完全不同。 1991年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后,美國海軍艦艇總數達到529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15艘航母、200艘驅逐艦和33艘戰略核潛艇。在頭號假想敵蘇聯解體后,這支龐大的海上力量自然而然地稱霸了全球海洋。
(冷戰后的十年可謂美國海軍的“黃金時代”)
造成這種困境的深層原因是美國造船業的衰落。 80年代里根政府上臺后,開始推行“大市場、小政府”的新經濟政策,美國造船業開始走下坡路。 1981年,里根政府新政下,美國商業造船廠失去政府補貼,商業造船訂單逐漸從美國流向成本較低的新秀造船業日韓。這對美國國內的商業造船業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里根時代的新經濟對美國造船業造成了巨大打擊。
與此同時,“和平紅利”的概念開始在美國盛行。簡單地說,就是在和平時期休養生息,發展經濟。雖然“和平紅利”的初衷是謀求經濟發展,但在多年的實際執行中,卻變成了本地造船業產能的削減。經過里根政府和“和平紅利”的雙重洗禮,美國曾經只有4家、16家國有造船廠和41家商業造船廠,規模縮水過半。而剩下的20家造船廠,跟冷戰時期生產了一批航母和驅逐艦的造船廠,根本不是一個口氣。設備老化,技術落后。因此,美國海軍的大型艦船在建造、維護和升級方面效率極低。
(這是唯一可以建造航空母艦的。)
至于“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器在下水前連陸地試驗都沒有通過。它幾乎通過“趕鴨子上架”完成了發射服務,然后在不斷的返工和維護中將其首次部署推遲了四年。面對美國海軍的困境,美國智庫也紛紛呼吁美國政府出臺類似于《芯片法案》的《艦船法案》,以挽救日漸式微的造船業。然而,40年來,“重金融、輕實體”的發展路線,讓美國造船業出現了很深的硬傷。實現造船業振興的目標,可能還需要下一個40年的時間。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