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ire是什么車 本田inspire報價多少
首先,INSPIRE并不是Spiro的繼承者,兩者沒有任何聯系。如果有什么聯系,那也只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在垂死的Spiro退出市場后,東風本田需要一款全新的車型來填補產品空白,所以中途加入的INSPIRE其實就是Spiro的替代品。
其實了解本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INSPIRE和雅閣的關系確實有很深的淵源,只是一開始兩者的定位并不相同。 1989年誕生的第一代INSPIRE雖然沒有雅閣那么深厚,而且是同平臺打造,但定位卻高于雅閣。那些年,它的競爭對手直指豐田Mark 2和日產桂冠。從此,INSPIRE成為中高端汽車市場的領跑者,成為那個時代成功人士的首選車型。
沒錯,INSPIRE就是本田的高端車。雖然雅閣是長子,但本田似乎更喜歡二子INSPIRE,甚至與其高端品牌謳歌有關。隨著INSPIRE在日本的成功,1995年,本田以第二代INSPIRE的誕生為契機,打造謳歌T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并將其引入北美市場。這也是第一代謳歌TL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INSPIRE與本田旗艦車傳奇共享平臺。
得益于高端品牌謳歌的光環加持,INSPIRE在后代產品中加入了更多先進技術。例如,2007年第五代INSPIRE搭載了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碰撞緩解制動系統(CMBS)等智能配置。即使在今天,它與同行相比也不弱。此外,搭載J30A5 3.0V6發動機的第七代國產雅閣和第八代J353.0V6版本在日本也是INSPIRE車型。雖然后來停產有些遺憾,但不可否認的是INSPIRE的產品力要優于雅閣。
以上簡單梳理了INSPIRE的復雜背景。總的來說,INSPIRE是一個從輝煌到沒落的故事。值得慶幸的是,在時隔六年后,全新一代INSPIRE在2018年重新進入了我們的視野,這一次是來自中國的專車。但新INSPIRE上市一年多以來,一直被雅閣壓制。 INSPIRE真的只能屬于雅閣嗎?
筆者通過試駕2019款INSPIRE Hybrid 2.0L潔凈版試圖尋找答案。該版本為頂配車型,指導價24.98萬元,比頂配雅閣的指導價低1萬元。之所以提到雅閣,是因為消費者一直有意無意地將兩者進行比較。
事實上,INSPIRE之所以被貼上“換殼雅閣”的標簽,或者兩者在外觀上非常相似,是主要因素;首先,兩者是同平臺打造的,但從正面也不難看出兩者的區別。 INSPIRE的外觀似乎繼承了SPIRE頗具運動氣息的精神,但并沒有采用主流的大格柵設計,而是采用了獨立的進氣口設計。觀感上絲毫沒有審美疲勞,看起來真的更顯運動感。
同時,我在兩個霧燈處發現了一個亮點,那里有一個導風口,并不是“唬人”的裝飾效果,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車尾,達到了梳理氣流的效果;這時候想到INSPIRE的外觀就比較Delicious了,在很多細節上都展現出了自己的特色,讓我后來看了覺得很耐人尋味。
首先側面和雅閣打印出來的模板一模一樣,但是查看尺寸數據后發現還是有點不一樣。 INSPIRE的車身長度為4910mm,實際比雅閣長了17mm,但軸距并沒有加長。這樣的操作看似比雅閣更有優勢,但又不甘心讓人覺得便宜。
其次,與雅閣的“C”型尾燈相比,尾燈的造型在外觀上更加和諧,同時燈腔內部更深的配色也能烘托出更加火熱的運動氣息。不過在辨識度上,雅閣的“C”型尾燈更顯氣勢。事實上,前臉有輕微的移動,但車尾的整體細節還是保留了下來。如果你想和雅閣不同,想要前后呼應,為什么不用雙出排氣口,而改用混動版的隱藏式設計呢?豈不是更簡單直接?
還是作者太挑剔了,畢竟是同平臺產品的姊妹機型,同質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放縱了一下,跳進車里,果然,整個內飾都是熟悉的雅閣味道。盡管如此,筆者還是抱著挑剔的心態摸索著,發現INSPIRE中控臺的鍍鉻飾條采用了木紋風格,結合座椅和門板的棕色設計,在外觀上顯得相當優雅,甚至比雅閣還好。遺憾的是整個內飾的手感和質感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好,但是中控區按鍵、雜物箱、儲物格的阻尼設置還是給人帶來不少不錯的印象。
另外,擋位區采用了鑰匙擋位手柄,相當簡潔。不使用時,矩形杯架更像是一個儲物盒。同時,擋位前有一個很深的儲物格,門板提供了超大的儲物空間,因此保留了本田的“隱身換裝”空間技術。
INSPIRE除了繼承了優點,還吸取了本田汽車的一些細節。當筆者打開天窗時,意外地發現擋風板是由一根細如豆芽的小彈簧支撐著的。雖然不排除其他模型在這部分也有類似的結構,但像INSPIRE那樣把它表現得明明白白未免太失誠意了。
后排與雅閣相同。雖然采用溜背式車身設計,但后排頭部空間預留得當,并沒有嚴重的壓抑感。后排最大的亮點就是門板上的座椅加熱按鈕,這無疑給人以誠意。不過對于生活在華南的筆者來說,或許座椅通風功能會更吸引我。同時,筆者也很久不明白為什么沒有后窗一鍵升降功能?要知道,雅閣有這個功能。這也是差異化的手段之一嗎?
即便如此,頂配INSPIRE與同級別頂配雅閣還是有區別的。比如頂配的INSPIRE增加了感應后備箱、懸架軟硬調節、感應雨刮功能。能等功能,配置確實比雅閣豐富。雖然是與雅閣同平臺的姊妹車型,但INSPIRE還是做了適當的改動,以彰顯自己的特色,在外觀和配置上創造了盡可能多的差異。在駕駛中也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感受嗎?帶著期待,筆者按下了本田標志性的紅色一鍵啟動鍵。隨著儀表盤和中控面板亮起,筆者突然想起這是一款混動車型,因為INSPIRE的外觀和內飾中表達混動身份的標志實在太少了;啟動車輛后,由于只是處于電機待機狀態,車內沒有明顯的動作,類似于啟動普通純電動車。關上門后,車輛靜止時沒有感覺到明顯的電流聲,同時在靜止的車內與外界隔絕。當然,這也得益于前排的雙層隔音玻璃。低速行駛時,在電機的幫助下,動力響應非常線性,幾乎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這不僅僅是混動車的優勢,也和INSPIRE的E-CVT變速箱有關。這種變速箱的特點是平穩舒適的定位。無論是低速行駛,還是松開油門回收動能,都沒有突然的感覺。同時方向盤力道適中,整個過程相當舒適愉悅。當然,這是舒適模式下的體驗。筆者認為在舒適模式下,該車非常適合城市路段,即使在擁堵的交通環境下,其平順性和舒適性也不會讓駕駛者感到不適。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混動INSPIRE雖然配備了換擋撥片,但其功能并不是換擋,而是調節動能回收強度。1到4的檔位范圍是從弱到強的恢復強度,但恢復強度越強,對舒適性的影響越大。在一輪舒適的體驗后,坐立不安的筆者早已對運動模式躍躍欲試。換成運動后,第一個直觀的感覺就是方向盤變重了,油門好像也變得更靈敏了。畢竟是運動模式,只有深踩油門才能檢驗它的特性。思考了半個小時后,筆者深踩油門,車速相應提高。此時發動機是主要動力輸出,車內同時充斥著明顯的轟鳴聲,但動力輸出與舒適模式相差不大,給人一種“叫不走”的感覺在這種模式下,更重的方向盤可以在過彎時給人更好的感覺,可變懸架的功能和緊湊的底盤,整車在過彎時可以抑制中上游水平的側傾,但在通過一些減速帶和顛簸時也控制在保證舒適性的氛圍中。但在高速行駛時,不僅發動機噪音明顯,雙層隔音玻璃似乎也失去了作用。路噪和風噪更多的引入車內,INSPIRE在NVH控制方面需要更多的努力。或許,INSPIRE根本不適合激烈駕駛,在市區悠閑駕駛才是它的理想狀態。首先,其三種模式在性格上沒有顯著差異。即使切換了運動模式,和“雙重人格”也沒那么大區別,只是都保持在一個舒適的范圍內。這三種模式比較像,舒服,比較舒服,非常舒服。這不是協議嗎?沒錯,INSPIRE是一款以舒適為主調的車。就算INSPIRE努力把自己和雅閣區分開,外觀比雅閣多一點,長度數據多一點,配置豐富一點,但是INSPIRE的這些加分點和雅閣相比并沒有形成吸引人的亮點。新款INSPIRE雖然和之前的車沒什么關系,但是提供的配置比雅閣多,和當年的INSPIRE很像。在上市一年多的時間里,INSPIRE的銷量雖然比不上雅閣,但與“前輩”思鉑睿(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相比已經很優秀了,而且還有不斷提升的趨勢。對于東風本田來說,可以算是在中型汽車市場看到了曙光。同時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用戶更多的是沖著銷售口中的“多配置換殼雅閣”甚至“雅閣大王”去的。曾經定位高于雅閣的INSPIRE,現在似乎被詛咒了,成為了與雅閣關系的陰影。那又怎樣?雷凌(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卡羅拉(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成功例子就在前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