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翼豹1到10代 斯巴魯翼豹STI多少錢
斯巴魯翼豹豹系列的誕生與賽車運動息息相關。為了傳承LEGACY,打造更具競爭力的WRC賽車,斯巴魯將精力傾注在IMPREZA Impreza上。作為賽車向民用進化的產物,廠方推出了WRX車型(World Rally Cross Rally Racing Edition),而STI作為皇家賽車系,不遺余力推出了其對應的高性能車型,即是,WRX STI 模型。我們常說的11代WRX其實指的就是版本的進化。根據車架代號,翼豹家族主要分為精靈寶可夢GM、GC、GF(1992-2000),第二代GD、GG(2002-2007),第三代GE、GV、GH、GR(2008- 2014 年)。
第一代豹
1992-2000
底盤代碼:GC、GF、GM
第一代翼豹也于1992年10月在洛杉磯車展上推出,目的是填補中小型市場,而力獅Legacy則進行了升級,攻占中檔市場。第一輛翼豹誕生,無論是機械布局還是底盤結構,都相當于力獅的縮小版。競爭對手三菱藍瑟推出Evolution后,由于國內外的共擠,日后成為經典。
這一代翼豹的生命周期長達9年,包括三廂版、兩廂版、轎跑版和旅行版。同年誕生的三菱Lancer EVO已經進化到第六代。在此期間,翼豹經歷了六次改款,因此也被車迷分為六代。底盤代號G代表黑豹系列,C代表轎車,F代表旅行車,8代表最高性能的WRX版本,所以其實車內還有GC5、GC6等1.6自吸版本豹系列。為了縮短篇幅,下面主要介紹WRX車型。
第一代WRX
1992年11月至1993年9月
底盤代碼:GC8A/B
最初只推出了WRX(GC8)版本。進氣口的鋁合金引擎蓋和兩個巨大的圓形霧燈充滿了張力元素,這也是斯巴魯WRX系列的標志。 WRX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代號為EJ20的發動機,GC8的第一款車型(該車全稱Impreza 4WD hardtop sedan 2.0L WRX),也就是1992年11月推出的WRX車型,搭載發動機為EJ20G/A發動機,功率輸出240馬力,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后橋LSD。整車重量僅為1200kg。隨后在1993年10月,富士推出了自動擋WRX,發動機升級為E20G/B發動機,動力輸出保持不變。
1994年1月,WRX STi車型正式由STi部門推出,搭載同款發動機E20G/B,但經過強化后,借助三菱的TD05H渦輪增壓,功率提升至250馬力,扭矩31.5公斤.但第一代STi還是比較少見,因為是定做的,所以生產出來的車輛大多用于拉力賽事。
1994年10月,斯巴魯在日本推出更高性能的WRX Type-RA STi(R=Racing,滿足FIA競賽規范的意思)版本,搭載改進的EJ20G/C發動機,渦輪增壓系統依舊是TD05H,功率升級到275Ps和32.5kg,配置改為手動窗,喇叭和氣取消。
第二代WRX
1994年8月至1996年9月
底盤代碼:GC8C
1995年8月22日,第二代STi誕生。它的發動機是WRX Type-RA STi上的同款EJ20G/C發動機,功率輸出275馬力,重量32.5公斤。當然,外觀與舊款不同。輪轂升級為16英寸,剎車盤全部為通風盤,重量控制在1240kg。
隨后,STi 推出了多款基于這款發動機的變體車型,包括限量555 輛的“555 紀念版”和1996 年推出的WRX TYPE-RA STi V,以紀念斯巴魯在1995 年獲得WRC 車隊冠軍。-限量版(1000 輛)套),添加經典的金色輪子。同時,第二代STi的停產也預示著E20G/C發動機的停產。
日本市場也曾推出一款帶有Outback飾件的WRX(GF8)旅行車,但因銷量不佳而被取消,此概念后來被用在Outback和Forest等車型上。
第三代WRX
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
底盤代碼:GC8D
1996年9月9日,第三代STi車型誕生,同時推出WRX Type-RA STI車型。使用改裝的E20K/D發動機,更換新的IHI RHF5HB VF23E渦輪增壓器。增壓值增加到0.8Bar,壓縮比從8.5:1降低到8.0:1,動力輸出280馬力,35公斤。 1997 年1 月,STi RD 部門繼續推出功能更強大、重量更輕的版本,即WRX-STi V-Limited 和Type-R 版本。
WRX Type R是GC8的轎跑版,尺寸與轎車相同,但剛性更好,重量較四門版的1250kg減輕了1190kg。可以理解為兩門的WRX Type-RA,也是除了22B之外唯一一款兩門的GC8,產量只有1萬臺。 《頭文字D》的原型是WRX Type R。
第四代WRX
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
底盤代碼:GC8E
1997年9月,第四代STi誕生,搭載EJ20K/E發動機,內部部件改進,糾正了水平對置發動機耐久性差的問題。渦輪增壓器升級為IHI的RHF5HB VF28E。由于君子協定,馬力還是限制在280馬力,但是扭矩提高到了353N·m。
1998年1月,斯巴魯一如既往地推出了四代加強版車型,包括Type-R V-Limited、WRX-RA STi V-Limited和Type-R STi V-Limited三個版本。WRX Type R剎車升級為4前2后活塞的紅色卡鉗,輪轂增加到17英寸,離合器改為陶瓷材質。舉世聞名的22B也誕生于這一時期。為了慶祝斯巴魯在1995年、1996年和1997年連續三年獲得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冠軍,基于第四代Type-R車型瘋狂開發的首款超高性能版本成為了隨后S20X系列的鼻祖。雖然幀數GC8E和四代一模一樣,但是在發動機部分差別很大。STI自行研發了一款命名為EJ22的發動機,在EJ20的基礎上將氣缸擴大到2212cc,在壓縮比8.0的情況下產生280馬力/6000轉/分,363n·m的扭矩。彼得·斯蒂文斯(Peter Stevens)負責將他為斯巴魯WRC賽車設計的寬體設計移植到22B上,換上17英寸的金BS輪圈。其他部分,比如它首次增加了前四和第二的對置制動卡鉗,成為日后STI車型的標準配置;還有藍色布局的斗式座椅和門飾,也是從22B開始的。至于22B上的“B”字,實際上是指車輛使用了比爾斯坦制造的減震器套件。22B共計399+25臺已正式進入銷售渠道。除了為VIP客戶預留的幾套外,前399套在兩天內售罄,而最后25套出口到了英國。另有4架,其中3架編號為000,屬于試制或測試用途。加上最后一個編號為400的,都是Prodrive的所有者Did Lapworth所有。
第五代WRX
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
底盤代碼:GC8F
1998年9月,斯巴魯推出第五代WRX STi。從這一代開始,STi使用了代號為EJ207的高性能紅頂發動機,內部強化包括增加了強化水道設計,大大提高了承受大馬力輸出的能力。第五代EJ發動機命名為EJ207/F,使用與第四代相同的渦輪增壓器,甚至增壓值為0.8Bar,因此整體馬力和扭矩與上一代相同。比爾斯坦單通倒置減震器已經成為WRX STI的標配。和四代一樣,五代也在次年推出了Type-R V-Limited、WRX-RA STi V-Limited和Type-R STi V-Limited三個版本。第六代WRX
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
機箱代碼:GC8G
1999年推出第六代車型,除了外觀上的區別,發動機略有改動,但無論是渦輪增壓系統還是動力輸出都與第五代車型保持一致。發動機的改裝給EJ發動機增加了一個新名字,EJ207/G型。另外,外觀繼續在空空氣動力學上做文章。大尾翼為后輪軸提供了很好的下壓力,也提高了大燈的照明效果。同年10月推出三款限量版后,GC一代的翼豹正式結束。作為第一代GC系列的終結,限量版S201于2000年4月4日正式上市,限量300套。S201是STI部門研發的第二款特別限量版車型,也是同代最高性能的代表。S201擁有翼豹史上最強空的空氣動力學套件,里面裝滿了STI系的所有零件,但比普通版輕了2kg,重量只有1270kg。EJ207發動機匹配IHI公司的VF28渦輪增壓器,55.5mm直徑進氣香蕉,120mm排氣尾喉,在1.2 Bar的增壓值下,產生305馬力,36 kg/m的扭矩。S201通過新設置的發動機管理程序和前軸上的LSD,無論是第一階段加速還是最后的極速表現都優于普通第六代。懸掛也進行了重新設置,輪轂采用射線鍛造,比原來輕了20%。
第二代豹
時間:2000年至2007年
底盤代碼:GD、GG
在千年里,斯巴魯翼豹進行了徹底的革新,開啟了GD系列底盤的第一代,也就是整個WRX/STi車系的第七代產品。GD車系雖然是由GC設計而來,但更注重安全性能。老款GC一直被認為是不安全的車,車架很薄,主要是因為它專注于比賽。在GD對車架進行了全面強化,整體剛性大幅提升。但副作用是車重劇增,車重增加到1390kg。有言論說GD推重比不如GC,但得益于更多電子輔助系統的加入,WRX變得更加文明。
第七代WRX
2000-2003
在第7代WRX車型上,不僅換上了全新的車身,外形也有了顛覆性的改變。突破性地使用了圓形大燈(俗稱蟲眼),使得這一代車型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該發動機沿用了上一代EJ207發動機,并在內部進行了改進和優化,其性能提高到320Ps,扭矩為372N·m..變速器也由普通WRX配備的5速手動改為6速手動。從這次STi開始,斯巴魯開始推出不同地區版本,包括日版和美版。美版STi用的是排量更大的EJ257發動機,在排放和低扭矩方面更好,但是凸輪角度沒有日版高,所以后面部分的響應性和爆發力不如EJ207。STI版雖然和WRX共用車身,但是使用了更大的尾翼,還有很多STI專屬配件,比如STI賽車桶椅、STI懸掛、Bilstein減震器、Brembo剎車等。剎車系統多了橫向G值傳感器,運動ABS和EBD裝置。或許是圓燈造型過于激進,導致7代WRX全球銷量只有4萬臺。這一代的STi還有幾款特別版,比如輕量化的翼豹WRX Type RA STi和更輕的翼豹WRX STI Spec C,除了這幾款看似為游戲而推出的車型,STi部門還繼承了上一代翼豹的傳統,推出了最強特別版,翼豹S202 STi版。這次S202以黃色為主色調。相比RA和SPEC,這款S202的動力表現更加強勁,甚至超過了日本的獨立馬力極限,達到了320馬力。當然,要達到這個馬力數字,需要多方配合。例如,計算機重寫和修改了進氣系統,并用更高定向的排氣系統取代了它。除了動力,STi部門也注意到了操控問題,所以更換了懸掛系統的部分零件,更換了輕量化鍛造輪轂。經過一系列的改動,這款7代的馬力重量比已經達到了4.15kg/匹的境界。
第八代WRX
2004-2005
2003年重新設計的WRX幫助皮特·索伯格獲得了當年的WRC車手總冠軍,同年第八代WRX上市。與上一代相比,只改變了前臉的造型,使用了造型復雜的大燈(俗稱淚眼)。發動機改進了點火和供油系統,排氣頭段優化成等長設計,使扭矩提升至393N·m,動力分配系統方面,這款車已經開始配備DCCD四驅系統、電子差速器和四驅系統,可以在過彎時根據動態自動分配前后軸的扭矩輸出。
這一代特別版車型有了新的變化。RA版車型不是基于普通車型打造,而是基于Spec C車型打造,所以變成了翼豹WRX STI SPEC Type RA。這款RA版之所以基于Spec C打造,主要是因為Spec是對輕量化的極致追求,連輪圈都是鋼圈,方便后期改裝。除了Spec C,STi部門還推出了一款名為Impreza WRX STi WR有限公司的特別版車型。STi部門主導的S203特別版車型依然沒有缺席。與上一代相比,變化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內飾和一些外部的加強,而動力系統只是進排氣進一步優化。
這是第八代首次引入中國市場。當時WRX STI的售價高達52萬,而WRX是33萬,在國內車迷眼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第九代WRX
2006-2007
2005年WRX再次改款,GD車架外觀也有所改變。燈組采用了更具靈性的向上設計(俗稱鷹眼),中網采用了當年的家族式設計,分為三個進風口。在性能上做了小的調整,比如升級了DCCD的四驅系統,使用了更寬的輪圈。2007年年中后,STi車型將原來的VF39渦輪更換為VF43渦輪,新渦輪的排氣側更大,可以提高響應性。這一代有兩個特別版,分別是Spec C和Spec C RA。Spec C的主要修改是底盤,比如把底盤的襯套換成更硬的,換上新的減震器等等。至于Spec C RA,則是更全面、更極端的改裝車型。除了RA,斯巴魯還為賽事推出了更為極致的Spec RA-R特別版。這一代STi部分研發的S204版本采用了更強勁的減震器,輪圈和輪胎也換成了18寸日本BBS鍛造輪圈和倍耐力P-Zero系列輪胎。動力方面,雖然保持了320匹,但是STi對這對EJ207做了很多調整,比如重新平衡四個活塞和連桿,手動打磨曲軸,減少位置不均勻。而且還采用了上直徑110mm的鈦合金排氣,可謂相當豪華。
第三代豹
2007-2014
底盤代碼:GR、GV、GE、GH
翼豹的靈魂是WRC,但斯巴魯從GC時代到GD時代只拿過三次車手總冠軍,甚至在2008年底宣布退出WRC,讓這一代人的光環大不如前。第十代WRX
2007-2014
沒有了冠軍的支持,只能打道回府,而有了豐田的坐鎮,第三代翼豹的研發目標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在GC和GD時代,WRX甚至STI都和翼豹共用車身,這樣翼豹也可以擁有寬大的車身。但這一代翼豹和WRX沒有寬車身,需要STI車型才有寬車身,而且首次推出兩廂STI車型,取消了無框車門設計,讓車迷失望。
這一代STI車型前期只有兩廂版,后期增加了三廂版,進一步增強了車架剛性,改進了后懸掛設計。動力方面,美版EJ25發動機升級至304Ps,扭矩407N·m,四驅系統配備SI-DRIVE、多模式控制差速器和車身動態控制系統。這三個電子系統大大提高了機動性。
第11代WRX
2014-2021
底盤代碼:VA
到了第四代翼豹,正式脫離了WRX系列。2011年發布了底盤代號GP的車型,定位完全偏向家用。代號VA的第11代WRX,擁有獨立的底盤和設計。車身比翼豹更大,外觀變得更有攻擊性,試圖找回GD時代的感覺。這一代WRX除了成為獨立車之外,動力系統也進行了創新。已經服役20多年的EJ20系列發動機被拋棄,使用豐田和斯巴魯聯合研發的2.0T FA20DI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268Ps,2000轉扭矩350n·m。匹配模擬8速Lineartronic TR690 CVT變速箱。至于STI車型,依然使用潛力更大的EJ20系列發動機,也在不斷優化。JAC第11代WRX STi采用EJ207 2.0L水平對置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329馬力。美國EJ257發動機,排量2.5L,也有300多馬力。使用6速手動變速箱,0~100km/h實測加速為4.9s,S20系列等特別版依然沒有缺席,但WRX系列車型的重心已經逐漸向北美市場轉移。隨著歐美鋼槍型號的出現,競爭力逐漸下降。
為了滿足現代豪華裝備的需求,2018年5月,WRX和WRX STI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了蘋果Carplay和Android Auto,哈曼卡頓音響和7英寸中控屏幕也是可選的。CVT版配備了斯巴魯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等智能設備。球場成就了斯巴魯翼豹系列的成功,斯巴魯用技術證明了產品的實力。然而,市場是殘酷的。在眾多對手的圍攻下,斯巴魯翼豹WRX逐漸失去優勢,甚至難以為繼。新一代WRX雖然發布了,但是沒有足夠的亮點來支撐,后續的STI車型也很難找。在這個新能源時代的十字路口,WRX何去何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