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是什么意思
2023-11-21 15:50:46
作者:蔡金盛
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一種特殊的力矩。發動機的扭矩就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
公制單位為牛頓-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之后,單位可換算成國人熟悉的公斤-米(kg-m)。英制單位則為磅-呎(lb-ft),在車的型錄上較為常見,若要轉換成公制,只要將lb-ft的數字除以7.22即可。
在某些場合能真正反映出汽車的“本色”,例如啟動時或在山區行駛時,扭矩越高汽車運行的反應便越好。
以同類型發動機轎車做比較,扭矩輸出愈大承載量愈大,加速性能愈好,爬坡力愈強,換擋次數愈少,對汽車的磨損也會相對減少。尤其在轎車零速啟動時,更顯示出扭矩高者提升速度快的優越性。
擴展資料
以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假設小齒輪的齒數為15齒,大齒輪的齒數為45齒。
當小齒輪以3000rpm的轉速旋轉,而扭矩為20kg·m,傳遞至大齒輪的轉速便降低為1/3,變成1000rpm;但是扭矩放大三倍,成為60kg·m。就是發動機扭矩經由變速箱可降低轉速并放大扭矩的基本原理。
在汽車上,發動機輸出至輪胎為止共經過兩次扭矩的放大,第一次由變速箱的檔位作用而產生,第二次則導因于最終齒輪比(或稱最終傳動比)。扭矩的總放大倍率就是變速箱齒比與最終齒輪比的相乘倍數。舉例來說,手排六代喜美的一檔齒輪比為3.250,最終齒輪比為4.058。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