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馬自達還能買嗎
在和一汽馬自達合并后,長安馬自達雖然并未在銷量上迎來熱銷,但是卻在營銷上打出了聲量,進入2023年后存在感可謂刷了一波又一波。
先后在4月份發布了電動化轉型,5月份高調推出了馬自達CX-50行也,此后6月份又和梁家輝達成代言,此后昂克賽拉僅8.99萬起正式上市,打破了馬自達以往寧可不要銷量也不降價的刻板印象,一系列操作背后,都讓馬自達刷出了不錯的存在感。
不過,雖然宣傳聲量屢屢創出新高,營銷上達到了新高度,但是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尤其是銷量呈現出大幅下滑態勢,銷量數據顯示,長安馬自達在6月份銷量為7411輛,同比下滑28.7%;今年1-6月份累計銷量為3.22萬輛,同比下滑49.4%。這樣的銷量下滑不僅跑輸乘聯會統計的銷量大盤,而且也和目前長安馬自達做的努力不相匹配。
不過,雖然宣傳聲量屢屢創出新高,營銷上達到了新高度,但是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尤其是銷量呈現出大幅下滑態勢,銷量數據顯示,
長安馬自達在6月份銷量為7411輛,同比下滑28.7%;今年1-6月份累計銷量為3.22萬輛,同比下滑49.4%。這樣的銷量下滑不僅跑輸乘聯會統計的銷量大盤,而且也和目前長安馬自達做的努力不相匹配。
事實上,在2017年馬自達在華銷量突破30萬輛,達到銷量巔峰之后,其便開始由盛轉衰。
2018年-2020年馬自達在華銷量分別為27.2萬輛、22.78萬輛、21.46萬輛,而2021年一汽馬自達退出,長安馬自達接盤之后馬自達在華銷量也并未迎來好轉,其銷量甚至進一步下跌至18.4萬輛。此后的2022年銷量進一步跌至10.8萬輛,而進入2023年后這種頹勢恐怕仍未得到遏制。
事實上,在2017年馬自達
在華銷量突破30萬輛,達到銷量巔峰之后,其便開始由盛轉衰。
2018年-2020年馬自達在華銷量分別為27.2萬輛、22.78萬輛、21.46萬輛,而2021年一汽馬自達退出,長安馬自達接盤之后馬自達在華銷量也并未迎來好轉,其銷量甚至進一步下跌至18.4萬輛。此后的2022年銷量進一步跌至10.8萬輛,而進入2023年后這種頹勢恐怕仍未得到遏制。
在筆者看來,眼下馬自達的銷量走低有著多方面的因素。其一就馬自達自身來說,其企業文化就相對保守,而且頗有自己的想法,成為了特立獨行的一派。
比如,它堅持使用自吸發動機而拒絕渦輪增壓,在車機普遍使用大屏幕的當下,仍然堅持使用小屏,在國內消費者更看重大空間的當下,仍堅持運動而犧牲空間。這些做法或許和其高層曾宣稱的世界只有2%的消費者認可馬自達足矣的表態與精神有關,但是這些做法在以前或許行的通,但是眼下車市競爭日益激烈,存量競爭日趨明顯,新四化加速到來,馬自達也不得不面臨銷量下滑的代價。
比如,它堅持使用
自吸發動機而拒絕渦輪增壓,在車機普遍使用大屏幕的當下,仍然堅持使用小屏,在國內消費者更看重大空間的當下,仍堅持運動而犧牲空間。這些做法或許和其高層曾宣稱的世界只有2%的消費者認可馬自達足矣的表態與精神有關,但是這些做法在以前或許行的通,但是眼下車市競爭日益激烈,存量競爭日趨明顯,新四化加速到來,馬自達也不得不面臨銷量下滑的代價。
尤其是眼下新能源車正日漸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增長極,而長安馬自達在這方面卻相對滯后,今年4月才剛剛公布了新能源戰略,目前旗下僅有一款新能源產品,而且還是一款油改電產品,和同級對手相比缺乏稀缺性,競爭力不足或導致其新能源產品難獲市場認可,從而錯失新能源市場發展紅利。
寫在最后:
寫在最后:
相比于在華銷量已超百萬輛的豐田、本田、日產,“鈴木、三菱、馬自達”被稱為日系三小,如今鈴木已經退出國內市場,而三菱也頻陷停產風波,如果長安馬自達也不能挺起大旗,在經營與產品上做出更多改變,那么“日系三小”在國內市場的前景恐怕會更不樂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