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的遲滯損失
2024-01-03 12:08:28
作者:資訊小編
遲滯損失指施加負荷后,突然撤銷力量,應變不會與力量同時消失,而且應變不會恢復到零的現象。
汽車動力性決定于汽車的驅動力和行駛阻力的相互作用。而汽車的行駛阻力包括:滾動阻力、空氣阻力、坡度阻力以及加速阻力。研究汽車輪胎模型,常常考慮遲滯損失。
汽車動力性
遲滯損失定義編輯播報
遲滯損失定義
編輯
播報
汽車輪胎滾動時,輪胎與路面的接觸區域會產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輪胎和支撐路面的變形。當彈性輪胎在硬路面上滾動時,輪胎的變形是主要的。汽車輪胎在加載變形時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載恢復時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輪胎內部摩擦損失上,產生熱量,這種損失稱為輪胎的遲滯損失。這部分熱量主要是輪胎內部結構的束帶層、簾布層、和胎體層之間的摩擦產生的。
此外輪胎花紋形狀也影響輪胎的遲滯損失,輪胎滾動時花紋愈深,則花紋塊接地彈性變形量愈大,由輪胎彈性遲滯損失形成的滾動阻力也將隨之增加。[1]?
[1]
?
遲滯損失彈簧輪模分析編輯播報
遲滯損失彈簧輪模分析
編輯
播報
把汽車輪胎理想化成彈簧輪周圍分布著一個個小彈簧和減振器。如圖1所示,車輪滾動過程中,各個彈簧反復交替經歷壓縮過程和伸展過程,在壓縮過程和伸展過程中,需克服減振器阻尼的作用而消耗阻尼功,該克服阻尼做功的過程表現為車輪的滾動阻力。圖1中直觀可知,輪胎在接觸和離開地面的過程中,需要克服阻尼做功,這部分功就是所說的輪胎內部結構摩擦生熱。[1]?
[1]
?
圖1彈簧輪模分析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