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公司現狀
文章標題:眾泰汽車公司現狀
文|英財商業劉超然
6月初至7月底,申萬汽車板塊反彈幅度接近17%。多家公司都出現了大幅反彈。而臨近中報披露的窗口期,前期高位的AI板塊由于比較羸弱的短期業績壓力,導致市場預期也在調整。預期變化必然導致市場出現分歧,進而股價走勢出現兩極分化。
誰將接力人工智能成為帶領A股下半年的熱點題材?
從7月底剛結束的重要會議中,國內經濟宏觀數據的持續不理想,也讓高層逐漸意識到目前經濟問題的嚴重性,而“遠水不解近渴”,依靠AI科技改變現狀,還是抵不過亟需提振的短期經濟現狀。
刺激內需,帶動“內循環”。近期一系列的利好房地產和汽車消費的政策已經公布或正在醞釀,為什么國產電動車的市場預期更強?
首先,國產電動汽車能帶動經濟復蘇的覆蓋面更廣,相比于其他國內制造業,電動汽車不僅能促進內循環,還能帶動外循環。外循環主要是國產制造業出口,目前我國能穩定出口,最核心的產業就是新能源,包括電動汽車和新能源產業鏈。
新能源全產業鏈雖然有優勢,但畢竟該產業在國內外的核心客戶還是TOB和TOG為主,無法帶動消費。那么就只能依靠電動車產業暫時扛起帶動國內“經濟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大旗,而當下的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也處于高位,更有利于出口,電動汽車今年的出口數據預期可以期待;
再者,上周“大眾入股小鵬”的消息引爆了整個市場,當晚美股的小鵬汽車最大漲幅達到40%。有意思的是,近些年業績虧損不止的公司,2022年底剛剛脫星摘帽。出現如此行情,是脫胎換骨迎來新生還是資本的炒作,預期何在?
眾泰汽車創立于2003年,創始人是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的應建仁。控股公司早期是主營拖拉機、摩托車、汽車的零部件,其中以鈑金件為主。2003年,創始人成立了眾泰汽車,同年鐵牛集團先是成功控股了瀕臨退市的金馬股份;20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