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三元催化器失效的原因有哪些方面,汽車三元催化器失效的原因有哪些表現
2024-06-19 16:57:19
作者:資訊小編
若溫度過高,三元催化轉化器在常溫下無法發揮催化作用,催化劑需加熱至一定溫度方可進行氧化或還原反應。催化轉化器的起燃溫度通常在 250-350℃之間,正常工作溫度一般為 400-800℃。
慢性中毒。催化劑對硫、鉛、磷、鋅等元素極為敏感。硫和鉛源自汽油,磷和鋅則來自潤滑油。這四種物質及其在發動機中燃燒后產生的氧化物顆粒,容易附著在催化劑表面,使催化劑無法與廢氣接觸,從而喪失催化功能,即中毒現象。
表面積碳。汽車長時間在低溫下工作,三元催化劑無法啟動,發動機排出的碳煙會附著在催化劑表面,導致 CO 和 HC 無法長期與其接觸,進而堵塞載體的孔隙,影響其轉化效率。
排氣惡化。催化轉化器對污染物的轉化能力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必須利用機器凈化技術盡可能降低原有排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和總量。如果廢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和總量過高,如混合氣過濃,將影響催化轉化能力,降低轉化效率。
氧傳輸失效。為了使廢氣催化率達到最佳(90%以上),需在發動機排氣管中安裝氧傳感器,以實現閉環控制。其工作原理是將測量到的廢氣中氧的濃度轉化為電信號發送給 ECU,使空燃比控制在接近理想區域的狹窄范圍內(14.7:1)。一旦空燃比偏離此范圍,CO 和 HC 的轉化率雖會略有提升,但 NOx 的轉化率會急劇下降至 20%。
以上就是太平洋汽車對于《汽車三元催化器失效的原因有哪些方面,汽車三元催化器失效的原因有哪些表現》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