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胎壓異常是怎么回事
汽車胎壓異常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常見的有輪胎被扎、低胎壓行車時間過長、久未加氣、胎壓傳感器故障、輪胎存在慢漏氣故障等。
胎壓異常分過高或過低兩種情況。
胎壓過高會使輪胎簾線伸張變形、胎體彈性下降、汽車行駛負荷增大、遇沖擊產生內裂和爆破、加速胎冠磨損、耐軋性能下降,輪胎中間先磨損,摩擦力和附著力降低,影響制動效果和駕駛舒適性,滾動阻力降低,遇尖銳物體易扎胎爆胎。
胎壓過低會使胎體變形增大、胎側出現裂口、產生屈撓運動、過度發熱、橡膠老化、簾布層疲勞、簾線折斷、輪胎接地面積增大、加速胎肩磨損,影響胎側首次磨損,汽車行駛阻力增加油耗上升,與路面摩擦系數增大輪胎異常發熱,輪胎軟化強度下降易爆胎。
正常行駛中如果突然出現車尾上下滑動、車感覺很飄、方向難以掌握、油耗增加、駕駛異常顛簸、方向盤有震動感或很重等情況,或者日常駕駛中出現方向突然難以把握、開車極其顛簸、汽車后部左右滑動、油耗突然增加等情況,就要考慮胎壓異常,并及時處理。
帶胎壓異常行駛會降低輪胎壽命,容易引發事故。
汽車顯示胎壓異常,要先確定是胎壓過低還是過高。如果是胎壓過低,補充氣壓后觀察是否還異常,否則可能存在漏氣。如果是胎壓過高,放氣至正常范圍即可。
230 - 250kpa(2.3 - 2.5bar)是普遍汽車的正常胎壓范圍,可以在汽車用戶手冊、駕駛室車門旁標簽和油箱蓋內側找到廠商推薦的愛車應使用的胎壓數值。
胎壓監測出現系統故障,可從傳感器本身故障、部分傳感器供電問題、傳感器模塊問題、輪胎真出現問題這 4 點來排查。輪胎的胎壓檢測主要由監測系統組成,出現問題會在儀表盤或中控屏顯示,可按指示檢測,尤其是看對應輪胎是否真有問題。一般傳感器本身出問題,調整輪胎無效果,還是會提醒輪胎有問題。檢測完輪胎沒問題,要考慮胎壓監測系統本身問題,可按順序排查。顯示單條輪胎有問題,用胎壓測量儀發現沒問題后,可看傳感器是否有問題。
總之,平時應多關注輪胎和胎壓,經常開車要關注,開車時也需經常檢查車子包括其他部件,仔細檢查能保證車子正常運行和安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