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5-01-20 17:04:22
作者:整理于互聯網
后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對比廢氣中的氧含量與大氣中的差異,將監測到的廢氣氧濃度變化轉化為電信號。
它設計有四個 PIN 角,PINT 是加熱電源線,為傳感器提供熱能;PIN2 是加熱搭鐵線,保證加熱系統穩定運行;PIN3 是傳感器搭鐵線,是信號傳遞的基礎;PIN4 是傳感器信號線。
傳感器中的氧化鋯元素類似電解液,在一定條件下,比如高溫和鉑催化,利用氧化鋯內外兩側的氧濃度差產生電位差,濃度差越大,電位差越大。
當廢氣中氧含量較高,信號電壓接近 0V;氧含量較低時,電壓接近 1V。這個變化反映了廢氣轉化器性能的實時情況。
為達到最佳工作狀態,后氧傳感器需要在約 350℃的溫度下運行,所以要對其進行適當加熱。
氧傳感器的調校值是為補償混合氣公差和老化的影響,混合氣過剩空氣和燃油壓力等都會影響調校值,混合氣加法調校在怠速時關鍵,混合氣乘積式調校適用于整個工作范圍,燃油壓力有間接影響。
后氧傳感器主要用來檢測經三元催化凈化后的廢氣氧濃度,如果前氧傳感器與后氧傳感器所獲取到的氧濃度數據相同,說明三元催化失效。
要檢測后氧傳感器,可用發光二極管接入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和負線搭鐵,通過觀察二極管的亮滅判斷混合氣狀態和傳感器是否損壞。
根據傳感器頂尖顏色也能初步判斷故障,淡灰色正常,白色由硅污染引起需更換,棕色由鉛污染引起嚴重時更換,黑色由積碳引起。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