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汽車的歷史是怎樣的?
德國大眾汽車歷史可追溯到1937年,當時德國政府委托費迪南德·保時捷博士設計適合大眾使用的汽車。
1938年大眾汽車公司在德國沃斯堡創建,創始人之一就是保時捷博士,公司開始建廠生產甲殼蟲車型,這座工廠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汽車廠,計劃年產150萬輛。
1935年柏林汽車展上“國民轎車”首次亮相,第一次使用“大眾汽車”(Volks wagen)這一名稱,在德語里意思是“國民的汽車”,后來常簡稱為“VW”,如今已成為不朽商標。
二戰期間大眾被用于軍備生產。戰后1945年6月中旬,大眾汽車公司由英國軍政府接管,在少將管理下甲殼蟲投入大量生產。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產擴充了產品線,憑借多功能特性掀起訂購熱潮。
1955年,第一百萬輛甲殼蟲下線。
1956年,獨立的Transporter生產基地在漢諾瓦成立,為商用車品牌發展埋下種子。
1972年2月17日,甲殼蟲以15,007,034輛的產量超越福特汽車公司Model T車型創下的記錄。
1973年帕薩特投入生產,采用四輪驅動和水冷四缸引擎等設計。
1974年1月首輛Golf亮相并快速風靡,同年還推出運動型跑車Scirocco。
1976年首輛Golf GTI下線,憑借110 bhp引擎備受關注。
1983年6月,第二代Golf生產拉開序幕,在設計上適合高度自動化裝配流程,機器人首次應用于汽車制造。
1998年9月,大眾汽車公司以二戰期間強制勞工名義成立人道主義基金。
1999年7月,Lupo 3L TDI推出,是首款耗油率僅3升/100公里的量產車。
2002年8月,豪華越野車Touareg開始量產,大眾品牌進入全新市場領域。同年12月,Touran小型廂型車開始生產。
大眾汽車1985年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合資成立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多年來大眾不斷發展,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之一。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