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減振器是如何工作的?
汽車減振器多為液力減振器,其工作時,當車架和車橋間因振動出現相對運動,減振器內活塞上下移動,油液在孔隙間流動,孔壁與油液、油液分子間的摩擦形成阻尼力,將振動能量轉化為熱能散發。在汽車行駛中,減振器與彈性元件協同合作。壓縮行程時,減振器阻尼力小,讓彈性元件充分發揮緩沖作用;伸張行程時,阻尼力大,快速抑制振動,以此改善汽車行駛的平順性 。
具體而言,廣泛應用的雙向作用筒式減振器在不同行程有著細致的工作流程。在壓縮行程期間,也就是車輪靠近車身,減振器被壓縮時,活塞向下運動,此時活塞下腔的油液會流經流通閥到達上腔,同時,還有部分油液會推開壓縮閥流回到貯油缸。這一過程中,各個閥的節流作用開始初步顯現,不過由于壓縮行程需要讓彈性元件發揮作用以更好地緩沖來自路面的沖擊,所以此時減振器的阻尼力較小。
而到了伸張行程,情況有所不同。上腔的油液推開伸張閥流入下腔,下腔會因為油液的流出而產生真空度,這時儲油缸的油液就會推開補償閥流入下腔進行補充。在這個過程中,伸張閥、補償閥等的節流作用更為明顯,產生較大的阻尼力。值得一提的是,伸張閥彈簧剛度和預緊力大于壓縮閥,這就使得伸張行程的阻尼力大于壓縮行程,從而能夠迅速有效地抑制振動,滿足迅速減振的要求。
除了雙向作用筒式減振器,還有充氣式、阻力可調式等新式減振器。充氣式減振器通過在工作腔內充入高壓氣體,利用氣體的可壓縮性來輔助產生阻尼力,進一步提升減振效果。阻力可調式減振器則能根據不同的行駛工況和路面狀況,實時調整阻尼力的大小,為駕駛者提供更加個性化、舒適的駕駛體驗。
汽車減振器通過獨特的工作原理,在不同行程下與彈性元件完美配合,利用油液流動產生的阻尼力將振動能量轉化為熱能散發,再加上多種不同類型減振器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汽車行駛的平順性和舒適性,為人們的出行保駕護航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