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特別獻禮 這些年車企聯姻的那些事
2017年3月,江淮汽車將關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核準的請示獲得批準,意味著江淮大眾合資事宜塵埃落定。
目前大眾在中國已經擁有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兩家乘用車合資公司,此次與江淮組建的將是第三家合資公司。雖然中國汽車產業政策規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最多兩家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但國家主管部門曾專門針對電動乘用車企業開放單一生產資質,意味著電動汽車或不在上述產業政策限定范圍之內。
而且,江淮大眾還將會借鑒戴姆勒和比亞迪的做法,另起爐灶創造出一個新的汽車品牌,后顧之憂都解決了,接下來當然是一家人同心協力掙錢養家糊口了。
看見同門兄弟大眾的路子那么野,在華一直只有一個合作伙伴的奧迪也是心癢癢啊,于是奧迪就謀求在華再尋找一個合作伙伴。然而自2016年11月上汽奧迪合資的消息公布以來,就遭到了一汽奧迪經銷商的激烈抵制,經銷商不僅威脅拒絕提車而且要求賠償。
由于“上汽大眾”事件直接影響到了奧迪在華銷量,經過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與奧迪方面的多次談判,最終“上汽奧迪”項目被暫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汽奧迪”項目只是被暫停而非終止,有消息指出,奧迪答應在華年銷量達到90萬輛時才啟動與上汽的合作,而2017年,奧迪在華銷量為59.5萬輛,距離年銷量90萬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趣的是,在2017年5月,奧迪中國總經理魏永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達成90萬輛的銷量有信心在2022年前完成,另外他也特別回應了上汽奧迪是否按計劃啟動與能否達成90萬輛年銷量目標無關。
隨著國內新能源“雙積分”政策實施臨近,為了迎合政策,不少車企都紛紛選擇聯姻來尋求發展機遇,其中比較有看點的就是眾泰福特。
2017年11月8日,在所有人都沒一絲絲防備下,福特汽車與眾泰汽車宣布雙方已經達成合資協議,正式組建眾泰福特汽車有限公司,新合資公司將打造一系列采用合資公司自主品牌的經濟型純電動乘用車產品。
根據雙方協議,新合資公司的投資總額為50億元人民幣,雙方在合資公司中各持有50%的股份。新合資公司還計劃在浙江省建造一座新的生產工廠,并會組建一個全新的銷售服務網絡。此外,該公司將致力于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汽車產品。
前文提及的大多是海外車企的聯姻,而面對來自海外品牌的挑戰,自主品牌自然不能還拘泥于閉門造車,在2017年12月1日,一汽、東風和長安正式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旨在從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以及新商業模式探索四大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三家車企首先將共同創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等四大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領域開展研究。其次,三方將加強傳統整車平臺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這也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國家隊”正式開展合作。
攘外必先安內,面對合資品牌的攻勢,自主品牌僅憑自己單打獨斗是很難從中殺出重圍的,國內三大巨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某程度上能進一步整合自主品牌各方面的資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進一步增強自主品牌的競爭力。
車企聯姻的案例還有很多,但時值情人節相信大家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辦,所以本文盤點先到此結束。在此再次向各位奉上節日&新年祝福,祝愿各位節日快樂,闔家平安。(文:太平洋汽車網 陸杰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