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銷量差十倍 同源車不一定同命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長相一模一樣的同卵雙生雙胞胎都可能會有迥異的性格,演化成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汽車行業同樣適用。基于同一平臺打造的兩款車型,而且還歸屬同一品牌,最終的軌跡可能相近,也可能千差萬別。
作為全球銷量最高的緊湊車,豐田卡羅拉(Corolla)的大名十幾年前在國內就已經家喻戶曉。到了第十一代,突然在國內多出個同胞兄弟,豐田雷凌。從2018年前三個月的銷量上來看,卡羅拉是雷凌的兩倍多。
作為一款全球車型,經常需要針對全球不同市場做出適當的調整,在國內,主流海外汽車廠商在國內基本都有兩家合資廠,主力車型不論分給哪家,另一邊都有意見。所以有時候干脆兩邊都投產了,但又不能賣一樣的車,怎么辦?
那就分別引入國際上的兩個不同版本,這是豐田在國內的雙車策略,一汽豐田投產的其實是歐版Corolla,而廣汽豐田投產的則為美版Corolla,采用了三十年前日本市場上Corolla車系中運動車型的專屬命名——Levin,還起了中文名,雷凌。
從中大概也能看出二者的定位,雷凌稍微要年輕化、運動化一點。然并卵,海外是這樣,國內可不是這樣,雷凌在國內除了換了一副前臉車尾燈外,內飾、動力、懸掛和卡羅拉基本一樣,明明就是一臺舒舒服服的家用車,跟運動二字完全沾不上邊兒。
既然和卡羅拉沒有定位上的差異,車名的影響力又不如卡羅拉,最終的結果當然也是賣不過卡羅拉。
不知道是不是段子,但足以解釋為什么二者銷量差異的原因:
當然,深究的話,廣汽豐田在渠道建設能力和工廠產能上都不如一汽豐田,這也是制約雷凌銷量的重要原因。而雷凌唯一的優勢大概是地方政策扶持,雷凌雙擎在廣州可以拿新能源號牌,但卡羅拉雙擎就不行。
卡羅拉和雷凌之間兩倍多銷量的差距已經不小,但是放在雅閣和思鉑睿銷量差距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2018年前3個月的銷量看,二者已經相差十幾倍。
稍微了解本田歷史的就知道,國產的雅閣和思鉑睿分別基于美版Accord和歐版Accord打造,一個交由廣汽本田投產,一個交由東風本田投產,二者的關系其實有點像帕薩特和邁騰,也是一個美版車型,一個歐版車型。
上一代的思鉑睿其實是謳歌TLX的換標車,所以路上能見到不少思鉑睿車主直接給自己掛上謳歌標,你也就能理解車主買這臺車是什么心態了。但它的三圍尺寸比同時期的雅閣小了一整圈兒,而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大家也都知道,再緊致的底盤和精準大操控都抵不過一個“大”字。
到了2014年11月,東風本田在國內推出的全新思鉑睿已經和九代雅閣同平臺了,由東本和廣本共同研發,在海外并無原型車,可惜,這種本土化的研發和制造最終依舊慘淡收場。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國內中型運動車的市場潛力不足,不管是阿特茲、君威還是思鉑睿,和那些宜商宜家的同級別對手,在銷量上都無法相提并論。除非是像寶馬3系那種,匯集整個品牌的精華,成為整個品牌的代言詞,而且人家還愿意為中國市場妥協,推出長軸版。
雅閣-思鉑睿2.4L車型參數對比 | ||
車型 | 雅閣 | 思鉑睿 |
最大功率 | 137kW(186PS) | 153kW(208PS) |
最大扭矩 | 243N·m | 247N·m |
變速箱 | CVT | 8AT |
不可否認思鉑睿是一臺好車,上一代直接是謳歌TL的換標,自然不用懷疑,這一代思鉑睿,2.4L車型,發動機輸出都比雅閣高出一截兒,變速箱更是升級到8AT,比雅閣的CVT明顯高出一一截兒。頂配的Si車型除了外觀運動套件外,甚至還加入了主動聲浪系統,為了營造由外而內的運動氣息不遺余力,結果然并卵。
中級車走量的基本都是入門車,在走量的2.0L車型上,雅閣和思鉑睿動力系統沒有區別,雅閣從6代車型就開始引入國產,名號已經深入人心。宜商宜家的外觀符合更多人的購車需求,雅閣還占了看起來更大的優勢,雖然實際軸距是思鉑睿反而更長。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