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值的前沿科技產物 奧迪e-tron解析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讓五花八門的新車在近些年不斷涌現,如今可能一款造型靚麗的跑車都沒辦法給人們太多吸引力。但奧迪有這么一款新車,它擁有帥氣有型的外觀,裝配虛擬外后視鏡,內飾不僅豪華還融合了多項前沿科技,同時動力輸出超過400匹。看到這里,想必你已經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它了。這款新車即是奧迪近日在美國舊金山正式發布的e-tron,接下來文章將對奧迪e-tron進行深入的解析。
奧迪e-tron誕生于奧迪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工廠,計劃于2019年引入中國市場,2020年實現國產。此前奧迪只推出過油電混合車型,例如Q7 45 e-tron和A6L 40 e-tron。
“e-tron”一詞原先代表奧迪的插電式混動技術,如今成為了奧迪純電動SUV的名字。由技術變成車名的經歷恰恰與“quattro”一詞的經歷相反:奧迪Quattro賽車在上世紀80年代的WRC賽場所向披靡,成為一段傳奇。如今quattro已成為奧迪自家縱置平臺四驅技術的代名詞。
奧迪e-tron是奧迪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志著奧迪正式進軍電動車市場。
奧迪e-tron延續了其概念車版本的外觀設計,繼承了奧迪最新的設計語言,同時對細節之處進行迎合純電動車身份的雕琢。這款帥氣有型但也不是特別前衛的SUV在輪廓線條上與最新的奧迪Q系列非常相似,但仔細品味還是能找出諸多不同。
即便是純電動車,奧迪標志性的大尺寸中網也不可或缺。相比家族內其他成員,奧迪e-tron的中網變得扁平、條幅更密集,帶來的視覺效果個人覺得足夠給好評:比奧迪Q7大氣卻又略顯呆滯的中網要靈動許多,比起當紅的奧迪Q5L上的中網則要更加犀利。
這款中網與奧迪Q8和全新Q3上的很相似。為何都是奧迪家族最新一代SUV,怎么有兩種不同款式的中網呢?原來是這樣的:最早推出的Q7、Q5和Q2奠定了Q系列全新車型的設計語言,而后馬克·萊馳特(Marc Lichte)取代艾格成為奧迪設計總監,該設計語言于是得到進一步深化,同時也稍作修改,新樣式的中網由此誕生。
來到奧迪一直引以為傲的大燈組。近十幾年來奧迪的前大燈造型一直朝“銳利”、“有神”的方向發展,早期奧迪以其大燈出眾的科技感和走在潮流最前線的造型贏得了“燈廠”的綽號。時至今日,LED大燈早已泛濫,各大廠商均有的五花八門的“玩燈”方案。
于是現在的奧迪在追求大燈光源“科幻程度”的同時也下了更多功夫到大燈與整個前臉的搭配上。奧迪e-tron上的前大燈組在犀利有神的同時,也很好地對應了進氣格柵的造型設計,兩者協調搭配,于是前臉擁有了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車身側面是我們熟悉的模樣,車頂弧線和車窗造型都與奧迪現款Q系列很相似。可仔細端詳卻有有所不同:對比奧迪Q5,新車車頂更具流線型,車身姿態更低矮,甚至有幾分A6 allroad的影子。這也在側面體現出新車擁有比奧迪Q系列普通燃油版更強的公路性能。
奧迪對大五幅輪轂一直有偏好,旗下偏向運動的車型均簡單粗暴地配上了“戰斧”輪轂,奧迪e-tron也不例外,21英寸“戰斧”上身。“戰斧”輪轂帶來了較高的視覺沖擊力,但有些款式會稍顯笨重,質感一般,如果有多條幅的輪轂作為選裝配置會更好。準量產版官圖上那套輪轂哪去了?
虛擬外后視鏡是外觀最大的亮點。相對于傳統外后視鏡,虛擬外后視鏡將圖像通過車內顯示屏呈現給駕駛員,這下新手們倒車時暈頭轉向以及行駛時突然變道的概率或將大大降低。如果國家法規允許,虛擬外后視鏡在未來取代傳統后視鏡將成趨勢。
車尾線條簡潔、流暢、飽滿,排氣出口對應純電動車身份而不復存在。橫貫式尾燈效果搶眼,相似的款式在奧迪旗下A8、全新A6和Q8車型上均已配備,個人猜想此款尾燈設計的初衷一是為了提高視覺張力,二是其較大的面積有助于讓“燈廠”奧迪得到在燈具上繼續發揮其高超水平的空間。
車身尺寸上,奧迪e-tron的長寬高分別達到了4901/1935/1616mm,軸距達2928mm,介于奧迪Q5L和奧迪Q7之間。
奧迪e-tron與競爭車型的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寬/高(mm) | 軸距(mm) |
奧迪e-tron | 4901/1935/1616 | 2928 |
奔馳EQC | 4761/1884/1624 | 2873 |
捷豹I-PACE | 4682/2011/1565 | 2990 |
特斯拉Model X | 5037/2070/1684 | 2965 |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上文圖中出現的兩款不同顏色的e-tron細節之處好像有所不同。沒錯,藍色的是普通版,而另一款則是S-line運動套件版。
奧迪e-tron的外觀傳承了奧迪的造車理念,又將品牌最新的設計語言與純電動車的特征相結合,重新進行詮釋,因此避免了外觀與奧迪其他車系太過相似,并沒有讓人產生千篇一律的感覺,總體來說這款新車的外觀是成功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