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大起底 是圈錢還是真造車?
上面提到的多家造車新勢力都已經將PPT概念轉變為實實在在的量產車,但下面的這幾家卻還停留在概念車階段。相比之下,他們的步伐稍微慢了半個節拍,但是也不妨礙他們成為這個股新勢力的黑馬。
車和家理想智造
2015年,李想跳出了在互聯網這個舒適區,轉戰造車實業,于是“車和家”正式誕生。繼去年推出首款車型SEV后,車和家在今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汽車品牌“理想智造”,首款車型名稱簡單直接粗暴就叫理想智造ONE。
1分鐘讀懂車和家 | |
創立背景 | 車和家由李想在2015年7月成立,10月發布全新電動車品牌理想智造 |
造車理念 | 基于用戶需求,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智能電動車 |
融資情況 | 2018年3月22日,車和家宣布完成30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已累計融資57.55億元 |
技術研發 | 研發中心位于北京 |
生產基地 | 工廠位于常州,設計產能30萬輛 |
生產資質 | 未獲得生產資質,或與力帆合作代工生產 |
首款車型 | 理想智造ONE為中大型增程式SUV |
交付進度 | 理想智造ONE將在2019年4月上海車展開啟預定,第四季度啟動交付 |
營銷體系 | 直營的品牌體驗店作為核心銷售渠道 |
產品規劃 | 車和家包含理想智造與專注出行的品牌,理想智造在未來10年內還將推出五座家用車,預計為跨界風格的MPV或轎車 |
朋友圈 | 與博世集團、大陸集團、寧德時代等建立供應關系 |
就在發布當天,理想智造 ONE一經亮相瞬間成為輿論的焦點,“沒有里程焦慮的智能電動車”幾個大字直接刺痛了蔚來、小鵬汽車等友商。作為一款增程式電動車,NEDC綜合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市區工況續航里程或超過1000公里,對標雷克薩斯RX450L、特斯拉Model X及標寶馬X5等中大型SUV。
雖然李想身上并沒有主機廠的工作經驗優勢,但是多年的汽車媒體闖蕩經歷讓他比別人更懂消費者的痛點,比如將實用配置全部將為標配,以及采用增程式動力解決充電焦慮等等。
零跑汽車
如果說蔚來、小鵬是營銷小能手,那么零跑一定是默默專研技術的“理科男”,因為其背后的金主爸爸正是安防科技領域的“中流砥柱”大華股份,其專攻HDCVI、底層嵌入式、算法、視頻圖像處理等技術。
1分鐘讀懂零跑汽車 | |
創立背景 |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主要創始人在2015年共同投資成立 |
造車理念 | 打造創新出行方式,引領未來生活的移動平臺 |
融資情況 | 背靠市值800億元的大華股份,又獲紅杉資本Pre-A輪4億元融資 |
技術研發 | 總部位于浙江杭州濱江高新開發區 |
生產基地 | 2017年2月自建工廠開工爭取資質,2018年底預計竣工投產創初期產能5萬輛/年 |
生產資質 | 未獲得生產資質,未知生產模式 |
首款車型及交付進度 | 零跑S01在2017年首發,今年6月啟動預售,2019年開始交付 |
營銷體系 | O2O向OMO轉變,建立擁有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運營和服務體系;B2B2C向B2C轉變:廠家走向前端面對客戶;通過杭州直營模式及城市獨家合作伙伴模式,打造零跑汽車銷售體系,首批將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寧波、金華、成都八個城市 |
產品規劃 | 零跑汽車的“321”產品研發計劃,按照“一年小改款,兩年大改款,三年推出全新平臺車型”的戰略構想 |
朋友圈 | 佛吉亞、英飛凌科技、福耀玻璃、萬向系統等 |
在大華股份的支持下,零跑據說掌握了自動駕駛的核心硬件平臺和算法技術,實現了對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執行層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全覆蓋。目前零跑還在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芯片,搭載這種芯片的整車將在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實車測。
其實零跑的特立獨行還不止此,當其他造車品牌都炙手可熱的SUV車型,零跑卻推出了較為小眾甚至冷門的兩門四座轎跑零跑01,這套路就跟前途汽車差不多了,不爭不搶先從冷門領域入手,攻占市場。
而平臺架構上,零跑汽車品牌從2015年7月成立算起,在不過34個月時間內,零跑汽車已經自主研發了三大整車平臺,未來以“一年小改款,兩年大改款,三年推出全新平臺車型”戰略構想向市場邁進。這意味著轎跑只是一款開山之作,未來零跑還將推出更多的車型加入這個戰場。
拜騰汽車雖然成立兩年,但在公眾面前露面的機會并不多,最近的一次當屬6月份的首屆拜騰之夜,原寶馬集團工程副總裁畢福康與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作為外籍創始人向臺下的一眾中國媒體提前秀了一番目前的成果與進度。
1分鐘讀懂拜騰汽車 | |
創立背景 | 成立于2016年,拜騰汽車由原寶馬集團工程副總裁畢福康、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等人士創建,定位高端純電動智能汽車生產商,其總部及工廠均落戶南京 |
造車理念 | 將汽車變為下一代智能設備,汽車與數字能力并駕齊驅 |
融資情況 | 目前已知共獲三輪融資,Pre-A輪投資未對外公布信息,后兩輪累計融資5億美元左右 |
技術研發 | 匯集寶馬、英菲尼迪、特斯拉的技術牛 |
生產基地 | 基地位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9月已經開始動工,設計產能為年產量30萬臺,第一期產能為年產10萬臺,生產基地的總投資額為11億美元 |
首款車型 | U5 ION概念車定位為一款中型SUV,配備L2級自動駕駛系統 |
生產資質 | 通過一元收購一汽夏利獲得生產資質 |
交付進度 | M-Byte Concept量產車型將在2019年上半年進行預生產,并于2019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
產品規劃 | 將推出轎車和MPV產品,預計分別在2021年和2022年推向市場 |
朋友圈 | 一汽、寧德時代等 |
雖然低調,但是拜騰卻是極具潛質,畢福康博士曾作為寶馬集團的工程副總裁,主導了寶馬電動跑車 i8 項目,被業界稱為 "i8 之父 ",而他底下全都是來自寶馬、英菲尼迪、特斯拉的技術牛。
早在年初的CES展上,BYTON M-Byte Concept一亮相,其長1.25米、高25厘米的共享全面屏簡直震驚了媒體圈,巨大的電子屏幕取代了中控臺的實體按鍵,令人有種置身科幻的錯覺。
這樣一輛超乎想象的BYTON M-Byte Concept年底前將下線超過100臺試制樣車,明年正式從預生產進入量產,它未來會不會成為顛覆傳統的汽車工具,還是淪為玩票性質的產品,相信時間很快會給我們答案。
愛馳汽車
在一眾造車新勢力中,愛馳汽車像似一名襁褓中的嬰兒,雖然成立只不過1年多,但已經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概念車U5 ION,成為愛馳目前的門面擔當。
1分鐘讀懂愛馳汽車 | |
創立背景 | 2017年2月,付強(總裁)、谷峰(CEO)為聯合創始人成立愛馳汽車 |
造車理念 | 以電驅動和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專注能源運營、汽車零售、出行服務三大領域 |
融資情況 | 注冊資本為7.348億元,目前共計獲得三輪融資,估計金額達到70億元 |
技術研發及員工構成 | 設備總投資超過3億元的上海技術中心在4月13日正式啟動。企業總人數接近千人,核心團隊成員擁有世界五百強從業背景 |
生產基地 | 上饒生產基地于2017年3月奠基,建成后可實現30萬輛的產能規模,用于生產純電動SUV、MPV以及轎車 |
首款車型 | U5 ION概念車定位為一款中型SUV,配備L2級自動駕駛系統 |
生產資質 | 未獲得生產資質,未對外公布生產模式 |
交付進度 | 量產版車型預計將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發布,交付時間未公布 |
產品規劃 | 其核心產品線分為兩條:其一是德國分公司Gumpert主導的高性能電動超跑,其二是基于MAS平臺的自主研發產品。 |
朋友圈 | 與西門子(中國)、博世(中國)、萬幫新能源、四維圖新、上海交運集團、深蘭科技等 |
對于如何在市場打響名堂,愛馳汽車已經有了自己的全盤計劃,首先將以跑車為制高點面向高端群體,以消費級車型面向一般群體,而低端車型則面向B端出行公司。而在高端層面,愛馳就厲害了,請來了奧迪quattro之父Roland Gumpert為其締造超跑。
在大家都以為愛馳只是個埋頭苦干的實力派時,愛馳卻搭上了時下熱爆的短視頻APP抖音策劃了“抖音奇妙夜”,成千上萬的網友開始關注這個曾經籍籍無名的造車新勢力。正如許多造車新勢力一樣,營銷不再局限傳統單一的手段,而是緊貼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多主動為自己尋求曝光的機會。
在這個圈子里似乎永遠不缺話題,產能交付、造車資質、充電續航等一系列爭議讓汽車圈熱鬧非凡,但是熱鬧背后必須反思造車新勢力將為我們的未來帶來怎樣的變化。不難發現,智能網聯、新能源、自動駕駛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的突破口,但充其量這只是調味品,想要革新人類的出行方式,汽車的品質工藝才是一切的前提,并不是一場賭約、一個自嗨的口號文案就能推翻傳統車企百年來打下的江山。(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