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純電一周體驗 平凡日子無太多焦慮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
不知道說到電動車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反正作為一個日常工作就是接觸汽車的媒體編輯,見過太多造車新勢力各種跳票、浮夸宣傳、甚至欺詐行為,也接觸過各種只有追求速度沒有操控、虛標續航里程的電動車,讓我對新時代下的電動車并沒有太多好感。
所以一開始讓我體驗軒逸•純電我內心是拒絕的,但想到可以節省一周的油費,還是笑嘻嘻的接下了這個任務(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先簡單給大家拋個結論:軒逸·純電確實給了我一個很大驚喜,一周下來花費比燃油車實惠是必須的,而且這輛車在駕控方面完全可以媲美燃油車,熟悉了它的續航能力之后也逐漸打消了我的里程焦慮。
為了盡可能的模擬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用車,也為了更好的體現現在純電動車的經濟性,當然要多安排各種活動:除了日常上下班,帶女友出去兜兜風是必須的;作為一個漂流在廣州的青年,剛好一周跨城回佛山一次,和家里人聚一下;還有周末到處溜達溜達(就大學城吧,車少路寬,廣州車媒試車圣地)。
▶先來聊聊日常通勤
小編家離公司10公里,距離不算遠,跟大多數上班族一樣選了離公司不遠的“外來人口聚居的”——城中村;但跟大多數上班族不一樣是的,公司位于天河區的邊緣,環境優美,綠化豐富,基礎設施完善,高新企業林立的廣州天河軟件園,所以就算是早晚高峰也一路暢通。
作為一輛通勤的車,最重要的當然是舒適感。這一點軒逸·純電還是沒得說的,畢竟有日產大沙發的加持,坐上去軟硬程度適中,包圍感很好。就是座椅有點高,可能是電池的原因,這輛轎車的座椅即使是調到最低,還是給人一種開SUV的感覺。
如果遇上堵車,頻繁的剎車和起步讓工作了一天的身體更加疲憊,如果動能回收還讓你的車像船一樣前仰后合,這大概就是路怒癥的“病因”之一吧。而且目前市面上的純電動車為了續航里程,大多采用這種調校,一松油門動能回收馬上介入,而且是生硬的介入,讓你有種突然來了一腳急剎的感覺。但是軒逸·純電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在D擋下,軒逸的動能回收調校的很線性,完全沒有拖拽感,已經非常接近燃油車的駕駛質感。
▶帶女朋友兜風
正當我準備約個小師妹出來逛逛街看看電影的時候,同組的編輯熊老板搶過鑰匙:今晚這輛車歸我了,我帶我女朋友出去兜兜風。于是我心生一計,這車拿來約師妹還是不夠拉風,就讓給熊老板吧,隨便讓嫂子出出鏡。并且還交給他一個任務:明早上班前把電充滿。
于是熊老板帶著嫂子去了公司附近的萬達廣場,逛了一圈地下停車場后發現找不到充電樁,然后就帶著嫂子逛超市去了。還好路程不遠,來回也在10公里以內,不然把一輛沒什么電的車扔給他,還真擔心他回不來。所以即使是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也還沒有實現可以隨心所欲的開純電動車出去。
▶跨城體驗
雖說在廣州已經漂流了四、五年了,但還好我家就在隔壁城市佛山,開車來回也就100公里左右。但對于一輛官方續航300多公里電動車,而且還是要跑高速,對電動車續航沒什么信心的我還是先把它喂飽才敢開回家。
小編也有幸開過國內造車新勢力為數不多量產車型——蔚來ES8,并且正好是高速之旅:滿電狀態下續航里程顯示為335公里,跑了150公里后剩70公里左右的續航能力,并且后半段續航里程掉的越來越快。所以,里程焦慮對于跨城用車來說真的不僅僅是過分的顧慮。沒有變速箱的電動車,電動機直接把功率輸送到輪胎上,高速續航能力要打一個很大折扣也不足為奇。
本來想在佛山里附近體驗一下充電服務,但是很無奈,轉了附近的幾個商場,要么就是沒有停車位,要么就是充電車位被占用。打開APP,附近的充電樁要么要別人公司里面,要么就在政府單位。夜越來越深了,佛山充電體驗也只能就此作罷。
但是回到家里的車庫,意外的發現我們這個超過15年的小區地下停車場已經有人裝上了私人充電樁。這也說明了老舊的小區停車場安裝充電樁還是可行的。至于要怎么安裝,日產無憂出行服務體系包括了免費的家庭充電樁,相信只要物業點頭,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日產推出純電動車也搭配相關的用車服務,以彌補不成熟的城市配套設施。
▶廣州大學城試車
雖然前面已經有同事試駕過這輛車,也測試過各方面性能,但為了更好的表達小編的用車體驗,小編還是邀請了幾個同事一起去廣州大學城試車,結合大家的意見更好的表達駕乘體驗。
駕駛體驗方面,軒逸·純電確實給了我很大驚喜,日產在調校這臺車時基本保留了燃油車的駕駛質感,油門的響應、操控、加速等等依然保持著燃油車的質感。唯一不一樣的是剎車的給駕駛者的反饋感:軒逸·純電剎車前半段基本上是依靠動能回收來降低車速,所以沒有了踩下剎車后剎車片阻止車輛前行的拖拽感,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平順的減速。
軒逸·純電在空間方面的表現在同級電動車中也還算得上優秀,但因為電池布局原因,后排乘坐舒適度確實有所犧牲。值得一提的是,尾箱的尺寸與燃油版相差無幾,塞下兩個人不是問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