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B新模式 看大通G50如何實現用戶說了算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作為一個汽車網導購編輯,經常需要將一款新車配置進行解析,給消費者最值得購買的車型推薦。但就在近期,上汽大通G50首發版正式上市了,這是一臺600萬粉絲共同參與開發的車型,具體到每一個配置,用戶都能個性定制。作為導購編輯,有著很強烈的感受,這是一項真正對用戶有切身利好的新模式,處于對新模式的好奇,小編參加了上汽大通在廣州舉辦的G50研討會,迫切地想了解汽車如何玩轉C2B。
上汽大通C2B模式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簡單的在線定制、柔性化生產,而是借助C2B定制的過程,實現了企業與用戶直聯,達成雙方有效的溝通。而這種與用戶直聯溝通,更是貫穿于產品需求的識別、產品概念的定義、產品開發的全過程之中的。這也得益于上汽大通有很多不同于傳統汽車公司的一些概念,比如業務的標簽化、產品的數據化、組織在線、用戶直聯等等,再比如上汽大通也建設了許多與用戶溝通的平臺,包括“我行 MAXUS”消費者溝通平臺、“蜘蛛智選”智能選配器、“房車生活家”平臺等,同時上汽大通的員工也有內部的組織在線平臺,讓人覺得上汽大通確實不太像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制造廠商。
C2B模式在國外基本上集中在小批量的豪華品牌,比如保時捷、法拉利等。在國內汽車行業,始終沒有這樣真正基于用戶理念、用戶思維的模式,直到上汽大通的出現。在包括合資品牌在內的中國汽車品牌里面,上汽大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上汽大通真的是把用戶的聲音、“用戶說了算”這件事情融入到產品里面去。以往一款新車上市前,要做大量的用戶調研和市場分析,用戶到底需要什么。而上汽大通在產品定義的初期,就真實地引入了用戶的需求和聲音。
上汽大通通過“蜘蛛智選”這樣的工具、渠道,是在實時收集用戶的數據,實時做分析、實時做決策,這件事情是非常了不起的。
G50定價選配活動中,有超過85.8萬人參與,提供了126萬人次的定價數據。收到近60%的用戶反饋,都集中在85%-92%的配置區間,說明大家對配置的需求已經在升級了。
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有的用戶覺得這個價格、配置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還開放了搶先定制200臺上汽大通G50的名額,讓用戶有機會挑選自己喜歡的那款G50。
上汽大通G50首發款-自動豪華版提供了全景天窗、隱私玻璃這些高端品牌才會搭載的配置,還擁有前后助車雷達、360°全景影像、四門車窗一鍵升降、電動折疊后視鏡、手機無線充電、12.3寸大屏、上汽阿里斑馬智能互聯系統、7寸儀表、LED大燈等用戶更喜歡的配置。
首發款-手動精英版雖然價格只有9.18萬元,但在安全的配備上面沒有妥協,擁有前氣囊、側氣囊、側氣簾三重保護、胎壓監測等配置。
D90上市之后,包括所有工廠生產的運營、成本控制,都能達到預期目標,也就是說,實際上我們整個數字化的平臺,是從用戶端到供應商端都建立起來了,所以整個生產的經營流程是自動化的,使得成本控制到最低的程度,讓消費者得利,也讓廠家得利。D90證明這個模式是可行的,所以G50依然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大通的智能化個性定制,并不是智能化個性定制每一個零部件,其實很多零部件還是通用件,只不過G50集成了40多個大項、100多個小項,可以供個人選擇,一旦這條路走成的話,不僅僅不會增加成本,而且在降低成本這方面有領先的優勢。因為在大量的數據面前,大通每個月在生成生產計劃的時候,已經可以按照需求來生產產品。
在G50的這個體系上面,整個零件號上并沒有比傳統的車企多出幾何級的增長,而且是在一個數量級的,只不過我們允許我們柔性化生產線有更多的組合,要做到把這些信息很透明地傳遞到這個業務鏈條所有的環節。所以工廠里有很多智能的小車,每一臺車自己的配料就跟這臺車在生產線上一直走下去,確保即使有紛繁復雜、眾多的選擇范圍,但是JPH還是能保持像一個普通量產車一樣的JPH走下去。所以G50即使100%的車型是定制訂單,仍然能保持比較高的產量,今后乘用系的產品也能夠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
這一塊上汽大通做得很好,上汽大通的法律部、數據部也都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給用戶發信息時,需要通過數據部的系統,其他人只能知道標簽。
G50新能源車已經規劃并投入研發,應該明年就有露出并與大家見面。依托于上汽所有的技術研發的實力,不管是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在后續平臺的車型上面都會得到延展。
上汽大通G50在C2B領域的嘗試,確實是國內車型個性定制吃螃蟹的第一人,其以用戶為主導,其實是雙方共贏的局面。上汽大通真的是把用戶的聲音、“用戶說了算”這件事情融入到產品里面去。以往一款新車上市前,要做大量的用戶調研和市場分析,用戶到底需要什么。而上汽大通在產品定義的初期,就真實地引入了用戶的需求和聲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