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智出行 華工“汽友會”年會舉行
2019年5月25日,華南理工大學汽車行業校友會2019年年會在華工大學城中心酒店舉行。盡管華工汽友會成立僅一年時間,但它已經吸納了小鵬汽車、威馬汽車、響響租車、華鋒股份等校友企業,見證了汽車行業和華南理工大學的又一里程碑的時刻。
校友會的成立為已經身處汽車行業的各方提供良好的溝通平臺,有利于各方的資源整合、互換,共同促進中國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同時,校友會也將承擔起企業和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提供指引。而本屆年會以“新能源· 智出行”為主題,邀請了多位行業大咖共同探討智能出行、智能網聯以及自動駕駛等相關發展形勢。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經逐漸普及大眾,幾乎成為了家家戶戶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但傳統的燃油汽車在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我們所生存的環境與空間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問題,例如交通擁堵出行不便、排放尾氣污染空氣等,除此之外,汽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也隨著大量的采用價格逐漸上升,因此,新能源汽車是時代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業內有觀點認為,傳統燃油車的逐步替代與退出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全球性趨勢。
但受到新能源汽車沖擊的傳統汽車真的會退出市場嗎?同乘設計董事長李秘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會并駕齊驅相當長一段時間。因為新舊交替不僅僅是環保問題,還是全世界的資源平衡問題,畢竟很多國家依然依靠著石油資源生存發展。
近些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造車新勢力頻出,讓眾多看官眼花繚亂,造車似乎變成了一個很容易的事情。同時造車新勢力的出現也激發了傳統車企的競爭欲望,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開始布局新能源領域。在傳統車企發力之后,僅僅成立幾年的造車新勢力拿什么去和傳統汽車進行比拼?
原廣汽豐田副總經理肖寧表示傳統汽車制造業與新勢力雖然在不同的道路上前進但目標是一樣的,必須互相取經,否則誰都走不到最后。同乘設計董事長李秘坦言傳統車企缺乏高科技互聯網人才,而造車新勢力缺乏扎實的基礎技術,要想向前走,必須共同扶持,優勢互補,融合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加速融合確實是目前的行業趨勢,傳統車企通過融資等方式,借助新勢力車企走上“轉型”捷徑。而根基尚淺、資源有限的新勢力車企背靠大樹,從傳統車企的生產、資質、銷售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獲得支撐。未來的汽車制造理念或許就是傳統造車經驗與互聯網造車思路的融合。
在談到共享汽車經濟,響車車創始人胡古月表示,共享其實是創建一種更加靈活經濟的生活方式,人們可以把閑置的汽車和車位,甚至是人力、充電樁以及汽車服務等都拿出來共享,讓閑置浪費變成收益和價值。
共享終究只是汽車發展變化中的一環,就像 “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也只是在靠近未來汽車的模樣。廣汽研究院肖寧表示,智能網聯新能源一定是汽車的終極目標,但這只是技術的終極目標,更重要的還是社會的終極目標,出行的未來一定是移動生活。
國投集團高級顧問姚錦聰也給出了相似的答案。在他看來,未來,汽車將不再是單個無人駕駛,而是在一個車聯網下,每輛車都是一個終端點。你可以在車上化妝,車上看病,車上跑步。“出行”將消失,所有的出行都帶有不同的功能。
不可否認,汽車行業確實面臨著新的變革,在小有起伏的環境下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團體,學生時代的情誼是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會員中最大的是62級熱處理專業張弢老先生,已經76歲仍致力于校友會的組建工作;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團體,涵蓋汽車領域各路精英,從主機廠、后市場、零部件的創始人到高管數不勝數;這一是個既能成就小我也能成就大我的團體,汽車是國家發展的支柱產業,汽車行業的發展壯大既是每一個汽車人的夢想,也是國家命脈所向,將個人理想和國家命運結合,每一個汽車人的容量和厚度也將得到升華。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梁嘉業)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