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輛新車+未來規劃 談寶馬2019未來峰會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北京時間6月25日晚22:30~23:30(德國當地時間16:30-17:30),寶馬在德國慕尼黑舉辦了品牌史上首屆 #NEXTGen未來峰會。寶馬在此次峰會上一股腦地展出了8款新車(6款量產車、1款概念車、1款摩托車),同時展示了寶馬時下在設計/自動駕駛/智能互聯/電氣化/服務領域的成就,并指明未來的發展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寶馬有意將#NEXTGen未來峰會打造成一個行業大拿們的交流平臺,以定期舉行的模式匯聚各方才智,提升整個行業的溝通效率。
那么,在這次#NEXTGen未來峰會上,寶馬到底“秀”出了什么真功夫?
自2016年提出NEXT戰略以來,寶馬已經相繼推出了幾款隸屬i系列及常規系列的新能源車型,做好了正面迎接電動化的準備,力爭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一不做二不休,寶馬在此次峰會上表示,將比計劃提早兩年,也就是2023年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布局,并包含超過半數的EV車型。
如何達成如此可觀的產能爬升?將EV、PHEV和傳統燃油車型同平臺+并線生產是個不錯的主意。寶馬現時的UKL、FAAR、CLAR平臺在設計之初便均有可觀的拓展潛力,成為了寶馬激進新能源策略的基礎。
預計今年年底,寶馬集團的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將突破50萬輛,在體量上拉開與友商的優勢。在未來,MINI EV車型將與英國牛津投產、純電動的寶馬iX3亦將在2020年于沈陽投產、BMW iNEXT和BMW i4將于2021年分別在德國丁格芬工廠和慕尼黑工廠開下生產線……可見,寶馬正在新能源領域下一盤很大的棋。
而在新能源蓬勃發展的大陸市場,寶馬新能源車型在去年交出了2.3萬輛的成績,對于一個單車平均售價不低的豪華品牌來說,實屬優秀。而X1 PHEV車型及5系PHEV車型很好地扛起了銷量的大旗,并鼓舞著寶馬2019年底完成10萬個公共充電樁的建設,進一步提升車主對于寶馬新能源產品的滿意度。
在市郊出行的工況下,寶馬新提出的eDrive Zones功能將在2020年集成在旗下的PEHV車型中,通過“地理圍欄”技術,自動識別車輛所處區域,在限定區域自動切換到純電動駕駛模式,免去了駕駛員操作的步驟。從此,PHEV車輛獲得與EV車型同等路權,并節省寶貴的能源,保護脆弱的環境。寶馬集團已與鹿特丹市及伊拉斯姆斯大學合作,對BMW eDrive Zones功能進行了首次真實測試,并將很快推向市場。
而各車企“老生常談”的高精度/強本地化語音識別,將為寶馬車型帶來更方便的日常操作體驗;而對于熱衷電子產品的年輕一族,寶馬亦提供了強勁的數據中心后臺-車輛-手機互聯的技術,導航/詳細個人設置將在三者之間輕松傳輸,盡享同步之趣。
“坐擁L2,沖擊L4”正是寶馬自動駕駛系統的短期目標。2006年首次在霍根海姆賽道全自動駕駛的寶馬3系、2011年在德國A9高速公路進行公開路試的寶馬高度自動駕駛測試車、2015-2016年CES所展出的360°防撞、遠程代客泊車輔助以及自動手勢控制泊車系統、2017年L4級自動駕駛系統演示、近兩年內投放了共計80輛自動駕駛的全球測試原型車、2018年寶馬集團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在慕尼黑投入使用……相信以寶馬實力,實現L4級自動駕駛功能的“下放”問題不大。
眾所周知,FE賽事對EV車型的技術進步一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賽道技術應用到量產方面一直是寶馬的準則。早在2014年,第一屆FE的時候,寶馬就開始了與美國安德雷蒂(Andretti)車隊的合作。到了今年第五屆,二者的合作升級,這支FE的勁旅升級為頗有競爭力的寶馬廠隊。
寶馬認為,FE已經成為展示其新能源技術與未來出行的最佳平臺。在賽道的極限條件下完成對寶馬尖端科技的測試:極致的輕量化設計、與寶馬i量產車一脈相承的e-Drive系統,使寶馬iFE.18擁有堪比Formula 1賽車的加速度。未來的寶馬新能源車型,毫無疑問將成為這些科技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