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成上半年最大贏家 下半場戰役依舊坎坷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6月份,國內車市在經歷了連續12連跌后,首次出現了正增長。根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中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4.9%至176.6萬輛。然而,這半年尾巴上的增長,僅僅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對企業的“戰績”實質影響遠未到來。
7月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在發布6月全國車市產銷數據時,對下半年的車市做出預測。乘聯會表示,上半年是以“去庫存”為主特征,下半年的“補庫存”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近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1-6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995.0萬輛,同比下降14.0%;轎車累計批發銷量494.8萬輛,同比下降13.2%;SUV累計批發銷量434.7萬輛,同比下降13.0%;MPV累計批發銷量65.5萬輛,同比下降24.6%。
在國五車型大力促銷清庫的影響下,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大幅好轉,達176.6萬輛,同比增長4.9%,也是時隔12個月后的首次同比正增長。但批發銷量方面,經銷商進貨謹慎,同比仍是負增長,6月廠商庫存下降了16.5萬輛,渠道庫存下降10萬輛。
說日系是2019上半年中國車市最大贏家,應該沒人反對。但其實這樣表述并不準確,說日系,其實排在前三的豐田、本田、日產占了日系品牌在華銷量的85%以上,何況排在第四、第五的馬自達和三菱今年以來銷量壓力還是比較大,所以準確地說,應該是日系三強是上半年中國車市最大贏家。
日系三強2019年上半年銷量 | |||||
品牌 | 廠商 | 6月銷量(輛) | 同比 | 1-6月累計銷量 | 同比 |
本田 | 廣汽本田 | 71341 | — | 394508 | 16.4% |
東風本田 | 83042 | 77.9% | 364804 | 34.4% | |
合計 | 148382 | 37.4% | 745409 | 22.4% | |
豐田 | 一汽豐田 | 約69000 | 16.0% | 約380000 | 6.0% |
廣汽豐田 | 55500 | 9% | 311224 | 22.0% | |
合計 | 124500 | — | 691224 | — | |
日產 | 東風日產 | 101681 | 0.8% | 532105 | 0.3% |
鄭州日產 | 29390 | — | 186163 | — | |
合計 | 131071 | 0% | 718268 | -0.3% |
即便是曾有神車之稱的大眾,上半年也出現了近10%的下跌,以至于市場份額被日系超越,“中國最暢銷外國車”也由德系易主日系。
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在中國市場,本田銷量新車74.54萬輛,同比增長22.4%,暫居日系三強第一;日產銷售新車71.82萬輛,同比下滑0.3%,而豐田兩家合資企業半年銷量之和為69.12萬輛。從排名來看,本田延續了2018年拿下的三強之首地位,日產雖緊隨其后,卻呈現增速放緩狀態,隨著豐田多款全球車換代的到來,將給日產帶來威脅。
♦轎車Top15:半數車型同比正增長 大眾朗逸遙遙領先
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銷量數據來看,2019年1-6月,全國轎車累計批發銷量494.8萬輛,同比下降13.2%;6月轎車批發銷量85.1萬輛,同比下降11.4%。
上半年銷量前15的轎車中,大眾新朗逸奪得上半年轎車銷量冠軍,銷量24.7萬輛,同比增長11.6%,領先優勢很大;正處于產品生命周期末期的日產選一名列第二,銷量20.4萬輛,同比下降2.9%,不過,換代軒逸將于7月中旬上市,與朗逸的冠亞之爭或將更加激烈;同樣面臨換代的還有第三名的豐田卡羅拉,銷量17.8萬輛,同比下降7.4%,新款卡羅拉將于8月上市,未來表現同樣值得期待。
♦MPV Top15:市場持續萎縮 宋MAX無緣前三
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銷量數據,2019年1-6月,全國MPV累計批發銷量65.5萬輛,同比下降24.6%;6月MPV批發銷量9.6萬輛,同比下降24.4%。
MPV市場持續萎縮,冠軍五菱宏光銷量17.9萬輛,同比下降25.3%;第二名別克GL8銷量6.5萬輛,同比下降15.5%;第三名寶駿730銷量4.2萬輛,同比下降35.5%。比亞迪宋MAX同比腰斬,無緣前三。本田奧德賽借助其4月上市的混動車型,5、6月銷量大幅上漲,扭轉了銷量頹勢,最終上半年累計銷量微增1.0%,實屬不易。
♦SUV Top15:哈弗H6蟬聯冠軍 穩居SUV市場第一
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銷量數據,2019年1-6月,全國SUV累計批發銷量434.7萬輛,同比下降13.0%;6月SUV批發銷量73.9萬輛,同比下降0.5%。
上半年,前六車型均呈上漲趨勢,哈弗H6仍保持第一,穩居SUV市場第一,雖然同比下降了16.5%,18.3萬輛的銷量仍超第二名近7萬輛。哈弗H6能維持第一的位置,與其官網優惠活動是分不開的,借此國五切換國六之際,又官宣國六來襲,鉅惠升級,享至高2.8萬綜合鉅惠。
大眾途觀第二,銷量11.3萬輛,同比下降23.4%;吉利博越第三,銷量11.0萬輛,同比下降21.1%。前十車型中自主、合資品牌各占一半,東風日產、長城汽車都有兩款車型進入前十。
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銷量數據,2019年1-6月,全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57.6萬輛,同比增長65.7%;6月單月,全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13.4萬輛,同比增長97.4%。
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雖然進入補貼過渡期,但仍實現了良好銷售水平,說明新能源乘用車正在逐步擺脫對政策的依賴。上半年累計增幅也不錯,與整體市場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
上半年累計銷量來看,北汽EU系列以4.9萬輛的成績奪得冠軍,同比大漲1506.9%;第二、三、四名均出自比亞迪汽車,元EV、e5、唐DM分別銷量4.3萬輛、2.6萬輛、2.4萬輛,其中唐DM是PHEV市場銷量冠軍,同時也是唯一進入新能源銷量前十的PHEV車型。
♦國六新政刺激 6月零售/批發銷量增幅一正一負:
增長4.9%與下跌9.6%,這分別是乘聯會和中汽協兩大協會給6月車市所打的分數。零售和批發增幅一正一負,看似矛盾的數據背后預示著中國車市下半場的坎坷。
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達176.6萬輛,同比增長4.9%,相對于今年1-5月累計下滑11.9%的增速大幅改善,也是時隔12個月后的首次同比正增長。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環比增長11.6%,這也是本世紀以來6月環比增長最大的。乘聯會統計的6月零售量增幅終于轉正,表面看來,跌跌不休一年的車市有所好轉。
然而,現實是多地實施國六新政這一外力推動,諸多車企搶在7月1日之前以低價刺激市場,甚至不惜用五折的售價來清國五庫存車,想方設法實現國六切換的硬著陸,為7月的車市埋下諸多不確定的因素。這從中汽協統計的6月批發量也可見一斑,雖然跌幅已有所收窄,但依然未擺脫負增長。值得注意的是,6月的汽車產量更是下跌17.3%,無論是整車廠還是經銷商,對于后市并未看好。
♦矛盾數據背后 預示車市下半場坎坷:
6月零售增量以國六區域在月底前須“被迫”完成清理的國五車型為主。由于國五庫存消化的時間緊、任務重,加之今年上半年以來終端消費持續疲軟狀態,這給經銷商和廠家帶來巨大的壓力。因此自6月初開始的廠家協同經銷商開展大規模的有針對性的促銷,利用一切渠道最終實現國六切換的硬著陸,從而激發了車市零售轉正。
6月的渠道端的價格下滑較大,各品牌認識到國五車型大幅降價對品牌和渠道的健康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很多品牌在實現國五車型清庫后,價格及時回收,對國六車型實行價格理性保護,因此總體的渠道價格壓力尚在可控范圍。大部分國五車型通過價格促銷激發了消費需求,自主的清庫難度相較合資車型更大些,即使沒有消化的庫存也是通過提早上牌等措施實現了庫存的切換,全國范圍內國五車型庫存消化還算較順利,但清庫過程中造成的損失應該不小。
自從2017年逼近3000萬輛的年銷量之后,中國車市便開始走下坡路,今年上半年整體銷量僅有1232.3萬輛,不僅全年沖刺3000萬輛無望,還可能比上年再退一步。今年年初,中汽協預計2019年國內汽車銷量將與2018年的2800萬輛持平。然而,從目前的走勢來看,如果下半年沒有新政策刺激,全年銷量將可能不如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近日判斷,下半年總體會回暖,但回暖程度不會太高,全年應該仍然是負增長。
國六標準這場大考從7月1日起才真正開始,加快優勝劣汰。對于許多未完全做好準備的車企而言,在6月搶閘透支體力之后,接下來又面臨國六新車青黃不接,下半場搶奪戰將更加艱難。尤其是一些弱勢自主品牌,面臨著不是守穩地盤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壓力。
♦新能源補貼新政過渡期結束 情況整體良好:
不僅在燃油車領域,新能源領域也同樣存在諸多變數。新能源補貼新政為期三個月的過渡期在6月已結束,地方補貼退出以及中央財政補貼額度大幅退坡,將使新能源車企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雖然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進入補貼過渡期,但廠商新能源車批發實現13.4萬臺的良好銷售水平,環比增長38.7%,同比增長98.7%。說明新能源乘用車在逐步擺脫對政策的依賴。今年1-6月的全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57.7萬臺,同比增長65.9%。不過,在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熱情未充分被點燃、造車新勢力頻頻出現質量安全和定價等短板的情況下,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等大型汽車集團紛紛搶占公共出行業務,私人電動車市場要活躍起來難度不小。
♦全國乘聯會:下半年“補庫存”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隨著7月1日國五排放標準大幅提早實施,在占全國銷量60%以上的經銷商面臨巨大的清理庫存壓力,在不足3個月的時間內,國六提早實施區的經銷商庫存要完成清理國五車型的繁重任務,國六標準的實施導致經銷商國五車型的庫存劇烈下降。乘聯會口徑的廠家批發銷量增速持續大幅低于零售走勢,形成上半年的強力去庫存特征。
7月是全年銷售的淡季,由于天氣炎熱和廠家高溫假等因素,首購用戶購車低迷,換購用戶熱情也不高,因此歷年的7月都是市場的谷底。上半年是以“去庫存”為主特征,下半年的“補庫存”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5-6月大幅促銷擾亂了汽車市場正常的價格走勢,終端價格修復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加上二季度超強的促銷力度對下半年購車客戶的消費透支效應。7月購置稅新政策實施,購車具體是否優惠,消費者存在觀望態勢。經歷過上半年市場走勢的艱難局面,廠與商兩方面都需要修正未來的年度目標,實現有效的目標激勵。總體來看,7月終端零售市場活力不強。
♦取消電池白名單 未來新能源車市場潛力巨大:
近日國家工信部停止了電池白名單的文件執行。取消電池白名單有利于自主品牌整車企業降低成本和取得更好的電池資源,是體現改革開放深化的好事,尤其是6月末開始的補貼劇烈退坡,導致企業成本壓力加大。此時放開電池企業白名單有利于整車企業的自主選擇電池配套產品,有利自主品牌整車企業改變配套關系,實現更加自主可控的低成本發展,這對實現2019年的新能源產銷提升有一定促進。
隨著電動化的發展,微型轎車市場已經出現電動化顛覆傳統燃油車的趨勢。雖然主流中級車的電動化占比很小。但電動車在出租市場已經逐步啟動,網約車的電動化需求也要看政策的引導。未來的電動車市場潛力巨大,在微型和公共領域用途的市場需求較強,電動車逐步的滲透將顛覆以傳統車為主的格局。
在汽車行業加速朝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和共享化轉型過程中,原有格局勢必被打破。而令車企較為辛苦的是,隨著車市從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以及共享汽車逐漸興起,“粥”可能不增反減,“僧”卻不斷增多,車市顛簸加劇,下半年甚至未來較長時間內依然是一段坎坷不平的路程。(文:太平洋汽車網 韓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