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飛度/雅力士同臺互斗 東京車展新車預覽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作為汽車文化的獨特存在,日本這個彈丸之地誕生了無數暢銷全球的車型,飛度必定是其中之一,為本田創下的豐功偉績相信不必多提。如今,一代神車即將在10月23日開幕的東京車展迎來換代,有趣的是,同臺斗艷的還有全新一代豐田雅力士,似乎隔著屏幕都嗅到一股火藥味了。
當然了,作為日系車的主場,在東京車展參展的車企豈止豐田、本田兩家?在車展前夕,我們不妨先劇透一下即將亮相的新車。
2019東京車展新車預覽 | |||
豐田全新一代雅力士 | 豐田新款C-HR | 豐田第二代Mirai | 豐田新款Granace |
豐田全新86概念車 | 豐田全新普瑞維亞 | 雷克薩斯純電動概念車 | 本田第四代飛度 |
本田新款Shuttle | 日產Note NISMO特別版 | 日產IMk概念車 | 日產IMk2概念車 |
馬自達e-TPV | 斯巴魯LEVORG原型車 | 斯巴魯WRX STi最終版 | 三菱Super Height K-Wagon概念車 |
三菱MI-TECH概念車 | 鈴木奧拓40周年紀念版 | 鈴木Wako SPO概念車 | 鈴木Hanare概念車 |
鈴木新款Hustler概念車 | 鈴木Combi EVERY概念車 | 大發Wai Wai概念車 | 大發Waku Waku概念車 |
大發ICO ICO概念車 | 大發Tsumu Tsumu概念車 | —— | —— |
●全新Yaris雅力士
新車看點:同一個世界,同一款雅力士/采用GA-B平臺打造
豐田Yaris雅力士的不同衍生版本已經在全球落地開花,在日本本土被叫做“Vitz”,在歐美名為“Yaris”,而在中國就加大變身成為“致炫”。不過以后這些車以后都將歸為同一個版本。
為了節省開發成本,即將發布的新一代雅力士基于全新的TNGA-B平臺打造,全球只推出一個版本的車型。全新一代雅力士將率先在這次的東京車展上首發,接著歐版會在2020年3月日內瓦車展亮相。
從目前的路試諜照來看,全新一代雅力士就像換臉一樣,前大燈、中網樣式、尾燈等等設計元素都與現款不同,大嘴式的格柵搭配更加凌厲的前大燈設計,相比現款圓潤可愛的設計更為犀利。
從尾燈的輪廓來看,新一代雅力士有望采用一體式尾燈設計,上窄下寬的車身造型同樣營造出濃厚的運動氣息。另外一個好消息是,全新雅力士終于支持Apple Carplay和 Android Auto了。
TNGA架構目前已經有后驅平臺GA-L(大型/旗艦級)和GA-N(中型/中大型),前驅平臺GA-K(中型)和GA-C(緊湊型),全新的GA-B平臺則是應用于小型車,該平臺的車型可同時使用內燃機和純電動動力系統。
與上述這些平臺一樣,GA-B平臺能提供更出色的驅動力,同時還繼承了TNGA架構剛度高、生產成本低、重量輕、重心低的優點。所以從諜照來看,新車底盤極低,并采用了大尺寸雙五輻式輪轂,不排除這是Yaris GR Sport運動版。
●新款C-HR海外版
新車看點:新增2.0L混合動力版本
新款海外版C-HR整體風格延續了現款設計,新增了紅色和橙色顏色,但換裝了全新的前保險杠設計,大嘴式格柵內嵌蜂窩狀紋理,以及與車身同色的下唇,令其運動氣息提升不少;而兩側的頭燈也全系標配了LED。輪轂部分,還裝配了全新樣式的多輻熏黑輪轂,并可選17或者18英寸。
在內飾方面,新款C-HR(歐版)換裝了全新8.0英寸信息娛樂顯示屏,并在此前僅支持Apple Carplay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對Android Auto和Amazon Alexa的兼容;此外,內飾配色上還增加了新的灰色車頂,并且提供黑色皮質材料座椅。
動力部分,新車將取消1.2T渦輪增壓的版本,并在1.8L混合動力版本的基礎上,新增2.0L混合動力版本;其中2.0L混動最大綜合功率為135kW(184PS),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118g/km。
懸掛部分,2.0L混動車型將配備全新的懸架設計,除了提升操縱性能的同時,還可提高乘坐舒適性。此外,1.8/2.0L兩種混合動力車型均經過改進的EPS調校,以改善轉向感,并升級了NVH套件,以進一步降低機艙噪音。
●第二代Mirai
新車看點:外觀轎跑化,續航或提升至644公里
第二代Mirai(豐田FCV氫燃料電池車)基于豐田的后驅平臺所打造(上一代為前驅),預計2020年末上市。
全新Mirai完全擯棄了上一代的家轎設計風格,搖身一變為扁長帥氣的轎跑,頗有幾分雷克薩斯的味道。大面積中網極為引人注目,內嵌密集式格柵,并在下方增加了一條銀色裝飾點綴;兩側細長的LED頭燈組采用了分體式設計,并在邊緣包裹銀色鍍鉻,以進一步提升顏值。
側面部分,新車采用低矮的轎跑車身設計,配合多條車身腰線縱橫交錯和極為流暢的溜背設計,營造出優雅又不失時尚的韻味;輪轂采用熏黑20英寸多輻輪圈,配合專屬的藍色涂裝,有著不輸豪華車的氣場。
尾部上,全新Mirai采用了多層次設計風格,似乎豐田對于這種設計特別情有獨鐘;而一旁貫穿式尾燈組與全新雷凌較為相似,光源為LED。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973/1884/1468mm,軸距為2918mm。
進入車內,全新Mirai采用了豐田全新的設計語言,中控臺由黑色皮質包裹,并輔以金色飾板和白色縫線進行點綴,配合8英寸全液晶數字組合儀表+12.3英寸TFT中控屏組成的Toyota Premium Multimedia信息娛樂系統,散發出滿滿的科技感。
配置上,新車除了兩個超大尺寸顯示屏外,還配有流媒體后視鏡、14揚聲器的JBL音響系統、無線充電系統、電子擋把、自動空調等配置。
在動力方面,官方展示還未透露具體信息,僅表示新車通過改善燃料電池系統的性能以及增加氫氣存儲的容量,可增加30%續航里程,或將達到644公里。
●新款GranAce
新車看點:內飾豪華,提供六座/八座可選
豐田GranAce可看作為商務豪華版HIACE(海獅),整體輪廓能看出海獅的影子,在海外市場名為Granvia。雖然這款車尺寸比埃爾法還大,甚至還有四排八座版,但GranAce并非是要跟埃爾法搶飯碗,而是與奔馳V級競爭。
車名由Gran (西班牙語) 與Ace (英語) 組成,前者意為大或偉大,后者意為高手或杰出人才。由此可見,豐田冀望GranAce成為大尺寸商務車中的拳頭產品。
雖然前臉增加了大量鍍鉻件以體現豪華感,LED大燈也沒有吝嗇地全給到位。GranAce的車身尺寸為5300/1970/1990 mm,軸距長度3210mm;車廂內部尺寸3290(3365)/1735/1290mm(為八座版數據) 。
在空間方面,新車同樣提供2+2+2三排六座和2+2+2+2四排八座兩種形式的座椅布局,其中六座Premium Package頂配車型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均配備了兩個Ottoman航空座椅,比埃爾法更闊氣,而且后備箱還能垂直放下四套高爾夫球裝備!
至于八座版本,雖然二三排也是獨立座椅,但座椅規格并不統一,第三排的頂多就是美版塞納那種普通座椅,舒適性方面肯定不如帶腳托的款式,后備箱的儲物空間亦會相應減少。
內飾方面,豐田GranAce的內飾整體造型依舊來自豐田海獅,但更多真皮、木質以及烤漆飾板的加入使得新車的內飾更具豪華感,同時新車配置更高,例如配備了LED氛圍燈。
新車標配Toyota Safety Sense 安全組合套裝 (套裝包含PCS預碰撞安全系統+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AHB遠光燈自動控制系統+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配合智能聲納測距 (固定物體) 的泊車輔助制動系統、SDL智能電話連接 (可選裝蘋果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
動力方面,豐田GranAce采用1GD 2.8L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最大功率177PS,峰值扭矩450N·m,匹配六速自動變速箱。新車還擁有全新開發的拖曳臂式后懸架 、高剛性環形框架車身 、優良的隔音減振措施。
●全新86概念車
新車看點:與斯巴魯合體研發,情懷依舊?
全新豐田86概念車或將迎來首發。不過遺憾的是,全新豐田86概念車沒有公布具體的信息,所謂的概念車也只是告訴你未來的豐田86大概長什么樣子罷了。
●豐田新款普瑞維亞
新車看點:熱效率、動力性能增強
最后一款較為重磅的車型是全新一代普瑞維亞,其繼承了現款經典的子彈頭設計,顏值變得年輕化。動力或將采用小型化的THS II混合動力系統,電池位置或將被改變。熱效率或將提高25%,動力性能提高15%左右。除此之外,還將提供一款2.5L直列四缸發動機,以及兩驅和四驅多種驅動搭配形式。
●首款純電動概念車
新車看點:日系純電動豪華車典范
當新能源之風席卷全球,作為豪華品牌的BBA已經走在前沿陣地,雷車也不能例外。在東京車展上,雷克薩斯將帶來旗下首款純電動概念車,究竟日式豪華的佼佼者能造出怎樣的純電動車?還是先看下這臺概念車解解饞。
新車前臉部分采用十分凌厲的設計,線條尖銳,前臉大燈的造型狹長,用類似鍍鉻的飾條裝飾。同時,根據預告圖來猜測,該車的格柵采用發光設計,擋風玻璃處的藍色光圈或為可發光的儀表,科技感十足。
狹長的LED前大燈、L型日間行車燈點亮后效果更佳。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這款概念車象征著雷克薩斯的愿景,是在自動駕駛、電氣化等移動社會持續變化的時代下的力作。
●第四代飛度
新車看點:全新設計語言/多種動力可選
如果只能在本屆東京車展上選一名“C位”,我想飛度一定能以高票數獲勝,在售的這一代飛度被冠以“平民超跑GK5”的美譽,緊隨其后的第四代飛度又將呈現出怎樣的實力?相信群眾們早已搬起小板凳,翹首以待了。
新一代飛度采用本田全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外觀比GK5更運動。中網變成了三橫幅條裝飾搭配的設計,外凸的保險杠也增添了新車飽滿的視覺效果。此外大燈也圓潤了不少,采用上揚式的設計,整體比這一代車型更有層次感。
除了官圖外,我們還能從諜照里驚奇地發現新一代飛度配備了車頂行李架和較為凸出的輪眉,預計這是一臺飛度跨界版車型。另外,A柱位置的三角窗面積得到增大,進一步提升視野。
新一代飛度把車頂的天線換成鯊魚鰭的造型,更為年輕、時尚。尾燈或采用分體式設計,而后備廂的開口離地高度依舊比較低,保證了不錯的實用性。
全新一代本田飛度動力預測 | |
發動機 | 亮點 |
1.0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 93kW(126PS) |
1.5L發動機+雙電機混動系統 | 113kW(153PS) |
1.3T渦輪增壓發動機 | 取代1.3L(日本)和1.5L發動機 |
EV純電動版 | 最大續航里程將達到300km |
對于全新一代飛度的動力信息,坊間一直都存在不同的聲音。結合日媒信息以及本田現有技術,預測本田將提供1.0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1.5L發動機+雙電機組合的i-MMD混動系統、 1.3T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與Honda E同款的純電共計四種動力版本。
●新款shuttle
新車看點:空間大得驚人,最大容積1141L
與第四代飛度同臺亮相的還有它的“大哥”——第三代飛度,準確來說,那是基于第三代飛度打造的旅行車——新款本田Shuttle。Shuttle與其共享底盤結構、及動力系統,軸距也相同。
作為改款車型,新車前臉的下部進氣口和格柵中央的車標處加入了鍍鉻元素,造型也變得更加精致。同時,新車采用了尺寸更大的實心logo,進一步提升了氣場。
除了換裝新樣式的密輻式輪圈,新車的側面變化不大,犀利的內凹式腰線、A柱三角窗都是上代車型經典的設計元素。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為4400mm/1695mm/1545-1570mm。軸距方面,Shuttle與飛度同為2530mm。
尾燈組加入了LED光源,造型也經過調整,看上去更加大氣簡潔。整個尾部由凹凸有致的線條勾勒出不錯的層次感,下部還加入了一條貫穿式的鍍鉻飾條修飾,頗具質感。
內飾方面,新車基本和舊款車型無太大區別。細節方面,換裝了新樣式的座椅面料和門內飾板等。配置上,新車提供多功能方向盤、中控觸摸屏、電子擋把(混動車型)、自動空調等。
作為一款旅行版車型,新車擁有非常可觀的空間表現,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分割放倒,且可完全放平,最大容積達到了1141升,最大縱深可達184cm。
本田新款Shuttle動力信息 | ||||
車型 | 動力系統 | 最大功率 | 峰值扭矩 | 變速箱 |
燃油版 | 1.5升自然吸氣直列四缸發動機 | 95kW(129PS) | 153N·m | CVT無級變速箱 |
混動版 | 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 | 81kW(110PS) | —— | 7速雙離合變速箱 |
電動機 | 22kW(30PS) |
●Note NISMO特別版
新車看點:增加NISMO外觀套件,更具戰斗氣息
一直覺得日系三強是相殺相愛的存在,這不,豐田有全新一代雅力士,本田手握第四代飛度,日產也不甘示弱將在東京車展推出日產Note NISMO特別版。
該車相較于普通Note車型,不同之處在于增加了NISMO外觀套件。整體延續現款設計,只對部分細節處進行調整,夸張的下包圍暗藏NISMO最經典的紅色點綴。發動機艙蓋處和車頂處加入了黑色元素,讓整車視覺戰斗力有了明顯提升。
動力方面,參考現款車型,該車搭載了1.2L汽油和1.5T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59kW(80PS)和66kW(90PS),傳動系統匹配手動或CVT變速箱。
●IMk概念車/IMk2概念車
新車看點:融合日產最新自動駕駛技術
日產全新概念車IMk定位于“終極城市通勤者”,融合了日產最新的設計理念、最前沿電動EV技術以及一系列高科技駕駛輔助系統,搭載日產最新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ProPILOT 2.0升級版。長寬高分別為3434/1512/1644mm。IMk2概念車預計為日產在2017年東京車展上發布的IMx概念車的第二代車型。
●e-TPV
新車看點:馬自達首次觸電,最高續航250km
馬自達首款電動SUV e-TPV基于馬自達CX-30打造,配備143馬力的電機及35.5kWh的電池組,預計將于2020年正式推向市場。
據此前馬自達電動SUV的諜照,新車外觀基本延續了馬自達CX-30的設計語言,燃油版CX-30加油口在主駕駛一側的后翼子板處,而新車駕駛一側后翼子板處疑似設有充電口。
目前新車的內飾部分尚未曝光,預計將延續馬自達CX-30的整體設計。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一臺143馬力的電機,并匹配35.5kWh的電池組,續航最高將達250km。而為了減輕車身重量,轉用了Multi-Directional Ring Structure結構,令車重減輕了24%。
●中期改款翼豹
新車看點:提供Eyesight Touring Assist輔助駕駛系統
中期改款翼豹在外觀方面迎來改動,配置方面也相應升級,但內飾設計和動力方面則延續了現款車型。
相比現款車型,新車在前臉方面的變化較為明顯:大燈燈組、進氣格柵、前包圍都有所改變。同時新車還提供了多款16-18英寸的新樣式雙色輪圈。
內飾方面,新款翼豹在造型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是現款車型的中控上下雙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帶記憶功能的電動調節織物/皮質拼接運動座椅等。
不過,斯巴魯將為新款翼豹提供Eyesight Touring Assist系統。該系統是通過雙目立體攝像頭立體有效地掌握環境狀況,必要時進行主動制動的駕駛輔助系統,并減少駕駛員疲勞造成的事故。此外,該車還配備了自適應大燈、前視攝像頭、駕駛座記憶功能等。
動力方面,新款翼豹沿用現款車型的動力總成,搭載1.6L/2.0L兩款水平對置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85kW(115PS)和113kW(154PS),匹配的是CVT無級變速箱。
●斯巴魯WRX STI最終版
新車看點:EJ207水平對置引擎告別之作
斯巴魯WRX STI的“最終版本”——WRX STI Final Edition將是最后一批搭載EJ207水平對置引擎的車型,限量555臺發售。
喜歡日系性能車的讀者一定對EJ207引擎有或多或少的認識,它從五代翼豹WRX STI啟用,直至今日的斯巴魯WRX STI,早期EJ207雖缺點與優點一樣顯著,但不妨礙其早早就被斯巴魯迷奉為神物。
20年來,在與三菱4G63T和4B11T引擎的較量中,EJ207不斷進化,點火系統、渦輪、活塞、缸體等等均有升級。如今其在日規斯巴魯WRX STI上調校為227kW(309PS)。
WRX STI Final Edition的外形與現售版本保持一致,引擎蓋上隆起的中冷進風口和“大餐桌”尾翼是其標志性特征,也是斯巴魯粉絲們摯愛的設計。非常競技的19英寸BBS輪轂與帶有“STi”標識的前六后二活塞剎車套裝符合日系性能車的定位。
內裝配有翻毛皮包裹的三幅平底方向盤、紅色手動擋把、RECARO出品的翻毛皮座椅等戰斗范十足的裝備。
機蓋內的EJ207引擎加入了“Final Edition”的標識,宣告EJ20系列引擎的生產周期即將劃上句號。WRX STI Final Edition的最大功率調至242kW(329PS),匹配6擋手動變速箱和斯巴魯品牌的另一精髓——DCCD四驅系統。
●全新斯巴魯LEVORG原型車
新車看點:接近量產版外觀
全新斯巴魯LEVORG原型車已非常接近量產版本,而全新LEVORG量產版實車預計會在2020年上半年發布。
根據此前外媒曝光的諜照,新一代斯巴魯LEVORG的造型輪廓與現款相似,保留現款車型的雙腰線設計。細節處則融入品牌最新設計語言,如車側尾窗的面積將有所減小,同時下邊框線條或將進一步上揚,尾燈造型會比現款更加扁平狹長。新車的內飾設計也將有所變動,并加入斯巴魯最新的科技配置。
現款斯巴魯LEVORG提供1.6T和2.0T兩款引擎,最大功率分別為125kW(170PS)和221kW(300PS),匹配CVT無級變速箱和Symmetrical AWD全時四驅系統。新一代LEORG很有可能會沿用現款的動力總成。
●兩款概念車首發
新車看點:當概念車遇上電動化,未來的汽車都這么科幻
全新概念車Super Height K-Wagon定位為K-Car車型,將搭載三菱最新的MI-PILOT主動駕駛員輔助技術。動力方面預計搭載0.66L或0.66T發動機,同時不排除采用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動力的可能。
三菱MI-TECH概念車整體采用極具科幻風的設計風格,特別之處在于座艙后方整流罩上還配備了四個扇形的散熱口。動力方面,三菱MI-TECH概念車四個車輪分別由單獨的電機驅動,具體參數未知。
●奧拓40周年紀念版
新車看點:基于第八代奧拓打造,外觀萌化
鈴木奧拓自1979年推出,至今已走過了40個春秋,鈴木為了紀念奧拓這40年,特意推出基于第八代奧拓打造的40周年紀念版車型。
奧拓在日本定位K-Car,屬于呆萌的微型兩廂車。新車采用紅色車漆涂裝,車尾加入了金色的40周年紀念標識。配置方面,新車將提供后排隱私玻璃、外后視鏡電動折疊燈,而四驅車型還有外后視鏡加熱功能,門板內扶手采用鋼琴烤漆面板覆蓋、而門把手則經過電鍍處理。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0.66T渦輪增壓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39kW(52PS),最大扭矩63N·m,匹配CVT無級變速箱,提供前置兩驅和前置四驅可選。
●四款概念車
新車看點:K-car多樣化/滿足多種功能需求
除了奧拓40周年紀念版外,鈴木還將帶來了四款概念車,包括定位為四門轎跑車的Wako SPO,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驅動,以及Hanare(日語中意為“獨立式小屋”)、Hustler新款概念車、Combi EVERY概念車。
Combi EVERY概念車 可容納嬰兒換尿布臺或私密哺乳空間
●四款概念車
新車看點:貼近生活化的使用場景
大發將會在東京車展推出首次亮相的四款概念車,分別名為ICO ICO、Tsumu Tsumu、Wai Wai和Waku Waku。
車型方面,大發ICO ICO定位為一款公共交通工具,其設計目的在于“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方案”。從官圖來看,新車采用非常方正的外觀設計以提供多人乘坐的內部空間,其動力預計將采用純電行駛,并具有自動駕駛的能力。
Tsumu Tsumu則是一款K-Car形式的皮卡,新車通過可更換的后貨艙和小巧的車身為未來提供高機動性的商用車使用方案。
大發Wai Wai和Waku Waku則更加貼近生活化的使用場景。大發Wai Wai概念車是一款MPV,新車采用可開合式頂棚設計,內部有三排座椅,可以通過靈活多變的車內座椅組合以滿足更豐富的生活使用場景。
大發Waku Waku概念車則是一款SUV車型,新車同樣采用前衛且活潑的設計風格,并通過可開啟的后頂棚、尾門等提供靈活多變的空間。
國際車展一向是汽車工業發展的風向標,正如以上畫風清奇的概念車都在告訴我們未來的汽車正走向電動化、場景化、自動化。不過,這些抽象的作品似乎離我們還是有些遙遠,倒不如飛度、雅力士這樣的重磅車型更合胃口,如果想了解這些車的具體表現,敬請持續關注本網的前方報道!(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