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車主:現在買車不看發動機看智能化?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近些年來,各家的新車發布會越來越向IT廠商靠齊,琳瑯滿目的科技智能配置讓汽車就像一臺可真正“移動”的大手機。而熒幕前的新一屆的韭菜車主也是被各種“終身免流量”、“100寸中控大屏”、“某龍999A處理器”...種草。
那么問題來了,這是在買車還是在買手機?以往的重中之重的發動機去哪里了?
從1879年卡爾·本茨成功制造出第一臺二沖程發動機,到現如今各種四沖程汽車發動機,內燃機的重大進步讓人類的發展進程因此改變,而汽車的出現縮短了你我之間的距離,讓遙望變成相見。
而時光荏苒,在2019年以后我們可以發現內燃機的發展腳步似乎正逐漸放緩甚至停止,各家車企對于內燃機的研發投入持續減少,進而全新車型都呈現出一片新瓶裝舊酒的“景象”;而對于這個現象小編有兩點原因猜測。
●內燃機遇技術瓶頸
除了轉型“新能源”這一大趨勢外,內燃機近些年研發遇到瓶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從1879年到2020年這140多年里的前120年,內燃機可謂經歷了無數次的革命性升級,從最早的二沖程到現在的四沖程;從單缸到最先進的十六缸;從化油器到電控電噴;從固定相位點火到電子點火;而為了進一步改善進氣,還有了豐田VVTi、本田VTEC、通用DVVT以及現代CVVT等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為了更好的空燃比,就有了大眾TFSI分層噴射技術、VIS可變進氣管技術等。
隨著上一代汽車人不懈的努力,內燃機已告別以往的高耗油、高噪音以及高抖動的“三高”情況,進而趨于平順和高效。
而在后面的20年里,由于各國政府日益嚴峻的排氣法規,無疑又給內燃機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于是各家車企又不得不放棄了傳統大排量引擎,轉而研發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并努力提高發動機熱效率。
那么問題來了,目前這種“勒緊褲腰帶”式的發展和以前“放開手腳”式發展哪種更有效率?答案顯而易見,車企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發展這種“小打小鬧”的技術,并且得不到重大突破成果,那還不如選擇不發展好了,只要利用科技技術重新包裝下,消費者一樣會買單!
就比如一汽-大眾新一代高爾夫(MK8),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所謂的“全新數字高爾夫”,無疑就是穿了一身花衣裳的高爾夫7,在高爾夫8的整場發布會上,大眾從里面到外把科技配置全部介紹了一遍,但對于動力總成那只有簡單的幾句帶過。
說到這可能會有不少網友說,大眾會在中期改款直接把最新一代的1.5T EA211 EVO2技術引入
但你試想過為什么不引入1.5T EA211 EVO1么?其實早在歐版的高爾夫7.5上就已經搭載了這臺1.5T發動機,但當時市場反饋并不理想,機械結構并沒有本質上的提升,而實際表現中低轉速下 NVH、震動和還不如 1.4T EA211,那這一回大眾索性不引入了。可見連家大業大的大眾都很難在發動機上做出質的提升,可想而知其他車企。
●車企宣布停止內燃機研發的時間
早在2019年,奔馳的開發主管馬庫斯·謝弗(Markus Schaefer)曾公開表示,奔馳正在考慮停止內燃機的開發規劃,并會將把開發的重點聚焦在新能源技術上。
雖然奔馳隨后立即發布官方聲明,表示沒有真正決定退出燃油發動機研發,但謝弗的公開言論絕不是空穴來風,這背后一定已經有了風吹草動的跡象。
而除了奔馳外,沃爾沃集團也發布了“Volvo Cars to go all electric”計劃,未來新車型動力的提升將不會來自傳統的內燃機,并會在2020年后開始將動力全面電動化(目前的沃爾沃S90就已經開始電動化改造);而大眾首席戰略師邁克爾·喬斯特也曾表示,大眾品牌最后一代使用內燃機技術的車型將在2026年發布,從此之后便不再開發任何汽油或者柴油車型。
此外,世界第二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德國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艾爾馬爾·德根哈特早在2018年就表示,2025-2030年生產的內燃機將是大陸的最后一代內燃機,未來也將全面轉型電動化。
●向新能源轉型
從上述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已經有不少老牌車企開始對于內燃機處于動搖狀態,由于利益和未來都處于一個不確定性狀態,再繼續發展內燃機無疑就是一場“豪賭”,而消費者對于新能源的接受程度也成為了這一場博弈中至關重要的決定性條件。
在2019年歐洲媒體《Auto Motor Sport》曾做過一個消費者對于未來汽車動力布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45%的消費者認為內燃機的時代已經結束,電動車才是趨勢;30%的消費者則選擇不接受電動車,內燃機才是主流;另外還有25%的消費者搖擺不定。
國內市場,即使在疫情影響的2020年,特斯拉Model3的銷量依然勇攀高峰,在8月就賣出了11811臺 / 9月11329臺,而1-9月累計銷量79908臺(而隨著一波官方降價,相信這個銷量還會繼續攀升,預計很快將超過不少老牌車企);與此同時,在9月五菱宏光MINI EV還創下單日銷量超1000臺的神話,并且整個9月銷量更是達到了14495輛,成為近些年來銷量增長最快的車型。
而正是這樣偏向新能源的市場銷量數據也無疑讓車企進一步放開手腳去發展新能源市場,畢竟車企作為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企業,其無疑會選擇未來讓自己最穩妥的路線 -“ 停止發展內燃機,轉型新能源”,就算CEO想要繼續折騰內燃機,那背后千萬億的股東必定會選擇“放棄”他!
小結:
正因為各家車企內燃機都遭遇到或多或少的瓶頸,導致車企也不想再花費太多精力去宣傳它,所以最終傳遞給消費者關于發動機的“亮點”也是屈指可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