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主動出擊 做努力轉型排頭兵
銷量受到影響的不止前面提到的車型,當家車型——帕薩特的銷量也出現了波動。在中研保的碰撞事件過后,上汽大眾迅速做出應對措施,在去年9月份再度更新了2020年款(原2020款車型已于2020年4月上市),主要是對安全配置進行了升級。
網傳,上汽大眾南京分公司將投資約2.4億元,對現有車型的某些關鍵零件進行功能提升改造,如對左前方和右前方連接車頂和前艙處適應性調整等,而目前帕薩特和帕薩特插電混動車型正是由上汽大眾南京工廠所生產的。
前些天,中保研公布了最新一期五款車型的測評結果,最終帕薩特獲得了一個A(良好)和三個G(優秀)的成績。從這個成績看,似乎能印證網傳,上汽大眾及時對帕薩特等車型的A柱等關鍵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
帕薩特擁有強大的市場基礎和龐大的粉絲團,新款上市后帕薩特的銷量開始穩步提升,重新回到第一陣營。
橫向看其他品牌——本田、豐田、別克、現代等,都基本完成年輕化。以豐田為例,自TNGA架構誕生后,豐田的車型一臺比一臺年輕,就連以前被稱作“油膩”的車型搖身一變成為了年輕人追捧的寵兒,而其中凱美瑞的變化當屬最大。相比之下,上汽大眾在這方面的步伐相對較慢,但我們已經能看到它的一些變化。
針對年輕化,上汽大眾首先通過全新車型來吸引消費者,前段時間途觀X就正式上市,采用中期改款Tiguan的設計語言,搭配溜背的造型和R-Line套件,整體十分吸睛,筆者也忍不住多看它幾眼。
此外,還有小型SUV途鎧和中大型轎跑SUV途昂X等,當然少不了斯柯達品牌的柯米克GT、柯迪亞克GT等,這些車型產品都是面向年輕消費者,它們強調造型設計、視覺效果和豐富配置,與目標消費者的需求緊緊聯系在一起。
可以說,在上汽大眾的4S店,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車型,不管你是要實用的,還是個性的亦或是要保值的,比較全面的車型產品也是其他品牌所無法媲美。
單靠年輕的車型還不夠,上汽大眾還從傳播方面入手,給你耳目一新的感覺。最簡單的,從官方上看,廣告硬照也普遍年輕了不少,以帕薩特的頁面為例,硬照中的模特穿上了撞色的衣物,用色彩去體現年輕化。
途觀X更是請來了張雨綺作為代言人,不僅因為她是明星,更重要的是她的自信、活力,與途觀X的個性風格很像,途觀X的“造浪獨型”與張雨綺成天作之合。張雨綺用演技去回擊質疑,用努力去征服挑戰,表達途觀X也能通過自身的產品點去征服消費者。
前面也提到,“北大眾”的30%銷量由一汽-大眾 奧迪提供,而“南大眾”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豪華車價格區間都是比較單薄的,所以催生了上汽與奧迪的合作。
2019年12月23日,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構建線上下線相融合的實體電商的生態體驗,并在現有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伙伴招募活動,新建經銷商店;這標志著上汽奧迪的到來越來越近。
據了解,上汽奧迪在產品上將遵循奧迪全球產品戰略,首款車型計劃于2022年初實現交付(筆者預測是最美溜背車奧迪A7L)。另外,上汽奧迪還將推出奧迪Q4 e-tron、奧迪Q6和奧迪Q8等車型。同時奧迪還表示:“在2021年上汽奧迪加入后,整個國產車型陣列將拓展至12款車型,而到2024年,奧迪將攜手中國一汽開始投產首款基于PPE平臺的電動化車型。”
上汽奧迪新車規劃 | ||
車型 | 定位 | 發布時間 |
奧迪A7L | 中大型轎車 | 2022年初 |
奧迪Q4 e-tron | 緊湊型純電SUV | - |
奧迪Q6 | 中型運動SUV(Coupe) | - |
奧迪Q8 | 中大型運動SUV (Coupe) | - |
這些奧迪新車的到來,勢必會引起豪華車市場的波瀾。未來,上汽大眾最終形成“斯柯達-大眾-奧迪”的品牌矩陣,做到下探、中守、上攻,有望縮小與一汽-大眾的差距,假以時日超越它也不是不可能。
對待POLO,上汽大眾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博士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新一代POLO PLUS如其名,我們要將它打造為顏值、駕控、安全和樂享等4個方面都“越級”的產品。傳統的小型兩廂車市場被低價的三廂轎車和通過性更強的小型SUV所侵蝕,POLO PLUS全面替代了舊款POLO,并擁有更高的定位征戰高一級市場。
其實,上汽大眾自己心里非常清楚當今的形勢和自己的發展方向,對于大眾車系而言,中高端車型將持續走高端和升級的路線,而低端車型則走年輕化路線,產品定位及區別比較清晰。
所以,我們能看到POLO、凌渡等車型在往年輕化方向大步邁進,只是由于沉寂了一段時間,重新回到人們視野需要更加亮眼的變化或表現。而中高端車型也在嘗試年輕化,像帕薩特、威然、途昂等等都采用年輕的模特拍攝廣告硬照。
上汽大眾的中高端車型保持較高的熱度,只要在改款時加入消費者的需求就會擁有不錯的市場表現,而對于低端車型,朗逸、凌渡等則需要一次大的改款或者換代才能改變消費者對它們的看法,畢竟上市了這么久也是時候來一次令人刮目相看的更新與升級。
對于目前的車型產品來說,上汽大眾也可以通過一些新媒體平臺或IP欄目的合作來提升在另一個領域的知名度。斯柯達擁有可以媲美奔馳的百年歷史,通過車主訪問等形式,以打卡美食、地標為媒介,與車型歷史、產品亮點等相結合,來展現城市的精神和車型品牌的魅力。
大眾車系則可以按照產品定位來融入不同的推廣,像POLO、凌渡等這樣比較年輕的車型,可以與“女團”等比較火的節目合作,以玩車的方式進行主題綜藝項目,例如駕駛完成闖關項目等,下賽道、比油耗等都可以成為活動的主題。當還可以與新興的社交平臺合作,增加曝光量從而轉化而銷量及口碑傳播。
中高端車型可以與大咖體驗、訪談的項目相結合,以頭部達人帶動。當然,還有走極地、闖無人區等項目也可以嘗試。
中高端車型在布局上也顯示出快人一步的敏銳觸覺,早在2018年上汽大眾就發布了途觀L PHEV和帕薩特PHEV,讓上汽大眾順利躋身新能源市場銷量前列,也在終端為大眾新能源積淀了良好的口碑。而“北大眾”在2019年才發布一汽-大眾邁騰PHEV,這也讓上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更加明顯。
當然,上汽大眾并不會就此滿足,在新能源領域也要爭做第一。前段時間發布的ID.4 X時基于全新的MEB平臺打造,據聞大眾豪擲300億歐元打造該平臺。從命名可以看出,MEB平臺與MQB平臺又著非常相似的地方,可以通過改變軸距以及空間布局實現較強的擴展性,在同一平臺上開發不同級別、不同車身形式的多種車型。
MEB擁有多種優勢,1、平板式電池布局,結局中央地臺凸起的問題;2、電池位于乘員艙正下方,降低車輛重心,也有利于實現50:50的前后最佳配重;3、高度集成化的動力系統,降低能耗提升續航,乘員艙空間也可以最大化。
ID系列的第一臺車型將會在2021年初上市,后續一系列MEB產品都會陸續同大家見面。
賈鳴鏑表示,生態服務也是上汽大眾一直在努力的方面。上汽大眾股東雙方,上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都在電動汽車、智能駕駛方面做了很大投入,為了避免水土不服,上汽大眾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優化,以在中國融入整個生態。
蘋果從硬件提供商轉型為軟件服務提供商,據統計,服務性收入已經成為蘋果公司的支柱業務。擁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很多科技公司,不過想要轉型也并不容易,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后盾,還需要頂尖的研發人員。
相比MEB平臺,大眾vw.OS汽車操作系統可能就鮮有人知,但它時大眾未來電動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核心,大眾想通過這個操作系統轉型為以軟件驅動的公司。為此,大眾招兵買馬五千人,甚至單獨成立Car.Software部門,力爭于2025年前,所有新車型全部搭載vw.OS,真正實現大眾汽車的智能化。
自動駕駛方面,大眾曾多次與Argo AI、Waymo和Aurora等自動駕駛公司接觸,最終借著與福特結盟的關系,以26億美元投資Argo。后來又成立了自動駕駛子公司Volkswagen Autonomy (簡稱VWAT)以及軟件部門。L4級自動駕駛、操作系統悄悄地在研發中。
同時,也提前布局了上下游產業,如共享出行、自動駕駛、新型零部件等,大眾投資了Aeva(激光雷達)、Gett(以色列網約車)、Argo AI(自動駕駛)等。
俗話說“行外人看熱鬧行內人看門道”,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看到的是上汽大眾在2020年銷量出現下滑,而作為業內人士看到的則是上汽大眾在進行車型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很多品牌車企都在走年輕化、智能化、電動化的路時,上汽大眾選擇性地先走智能化和電動化,率先布局這一塊市場,而年輕化則稍稍落后于對手,但上汽大眾也在積極尋求改變并初見成效。
我們期待上汽奧迪的到來,形成“斯柯達-大眾-奧迪”海陸空組合;也期待大眾成為以軟件為驅動的公司,屆時定必將會帶給消費者更多智能化的產品,我們拭目以待。(文:太平洋汽車網 黎嘉銘)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