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變白天鵝 新一代普銳斯驚艷登場
Prius普銳斯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9月,當時豐田研發執行副總裁Yoshirio Kimbara發起了G21項目。1994年,豐田從車身、底盤、發動機和生產技術等多個領域召集了十名30多歲的技術精英,組建了G21項目組,團隊目標是打造一款既對資源和環境有利又保留了當代汽車精髓的新車型。開發工作由內山田竹志主導,負責制造一輛將電動車與傳統汽車完美融合的車型。
來到1995年的東京車展,當時豐田發布了一款其貌不揚的概念車,笨笨的三廂家庭轎車造型令人絲毫不會和科技、性能掛鉤——它就是Prius 普銳斯。Prius一詞源自拉丁語,意為超前的、先行者等。而概念車發布一年之后,便開始了量產車的測試工作。
普銳斯概念車具備能量回收系統和啟停功能,低滾動阻力輪胎也為良好的燃油經濟性作出了貢獻,其內飾尚未采用2000年代豐田車標志性的中置儀表臺布局,但巨大的中控彩色屏幕和、懷擋和中部空出來的中控臺也算是為量產車型奠定了靈感來源。
在經歷諸多工程難題之后,在1997年12月,代號NHW10的第一代普銳斯在愛知縣的豐田工廠下線,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混合動力乘用車,初代普銳斯以“Just in time for the 21st century”為口號誕生,豐田的目標是在日本本土每年銷售12000輛。
第一代普銳斯車身尺寸為長4275mm、寬1695mm、高1491mm、軸距2550mm,為了將電動機和電池組以更合理的布局安放在車內,初代普銳斯僅擁有一款三廂車型。這款車的造型延續了概念車”人畜無害“的風格,后來的豐田Echo(國產版即夏利2000)在車身形態上也一定程度受初代普銳斯所影響。
內飾和2000年前后的大量豐田車一樣,均使用了中置儀表臺和懷擋布局,還有許多使用的置物空間,整體氛圍偏向于家居化,即使是過了20多年后的今天,這套內飾看起來依舊令人放松舒適。同時,這樣的富有親和力的設計也令人更加好地接受混合動力這種新事物。
第一代普銳斯搭載代號1NZ-FEX的1.5L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和一臺288V永磁交流電動機。其中,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43kW(58馬力),最大扭矩102Nm;電動機的最大功率為29kW(39馬力),最大扭矩305Nm。配備ECVT變速箱,鎳氫電池組作為電力源,豐田將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稱之為“THS”。
不過,初代普銳斯并非像其他成功學故事那樣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初代車型的生產成本高達32000萬美元,但售價只有16929美元,為了推廣混合動力技術,豐田也只能“賠本賺吆喝”,當然,也離不開豐田汽車實力足夠雄厚。普銳斯初期僅在日本本土銷售,到了2000年,豐田才正式將第一代普銳斯賣到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最終,初代普銳斯的全球累計銷量達到12.3萬輛。
第二代普銳斯(代號NHW20)在2003年亮相,撇去傳統三廂家轎的造型,這代普銳斯率先采用富有特色的“單形輪廓”,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尺寸介于同時期的卡羅拉與凱美瑞之間,后來也曾經本田Insight模仿。另外,豐田也在普銳斯身上導入全新THS II 油電混合系統,以實現進一步提高燃油效率。
更加合理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使得第二代普銳斯風阻系數僅為0.26cd,豐田首席工程師堀茂之對第二代普銳斯獲得的530多項專利極為自豪。內飾方面,雖然延續了上代車型的布局,但是整體更加具有科技感和精致感,大尺寸中控屏和銀色飾件的運用令內飾顯得更加高級,尺寸更大且分辨率更出色的液晶顯示屏能夠顯示豐富的油電混合系統工況信息。
第二代普銳斯依然出自豐田MC平臺,并且沿用了代號1NZ-FEX的1.5L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此發動機具有VVT-i可變正時氣門技術,最大功率77馬力,最大扭矩115N·m,500V電動機最大功率50kW(約合68馬力),最大扭矩400N·m,混合動力凈功率112馬力,配備ECVT無級變速箱。
當然,對于第二代普銳斯,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在2005年12月曾被一汽豐田長春工廠投產,當時售價為25.98萬元和27.38萬元,并不算便宜。而那個時候無論是普銳斯這個頭銜還是混合動力技術,國內認知度都相當低,加上不太符合國人審美的設計,以及沒有什么政策補貼,所以國產的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型并沒有大賣,據悉,國產普銳斯2006年共售出2152輛,到了2007年甚至只售出414輛。與此同時,第二代普銳斯的全球銷量將近120萬輛,幾乎是第一代車型的10倍,奠定了豐田汽車在混合動力領域的霸主地位。
2009年的第三代普銳斯(代號ZVW30)在當年年初的北美車展上正式發布,外觀延續了第二代車型的整體設計,但通過一些硬朗時髦的元素令它顯得更加年輕且沒那么笨重。除了在北美和日本市場銷售外,2010年11月,第三代第三代普銳斯還在泰國東部北柳府的豐田工廠投產。此時,普銳斯已經在全球約80個國家進行銷售,豐田對其的預期是每年銷售40萬輛。
第三代普銳斯的內飾可以說又有了質的飛躍,不對稱中控臺是2010年代前后豐田最喜歡的設計元素之一,類似的風格可以在同期的Venza、雷克薩斯RX上看到。中控臺依然是中置儀表臺的布局,但造型層次更加鮮明和具有科技感,車內的儲物空間也更加豐富,副駕駛雙層手套箱得以保留。
動力上,這一代普銳斯采用代號2ZR-FXE的1.8L VVT-i直列四缸發動機取代了之前那臺1.5L發動機,最大功率升至73kW(99馬力),最大扭矩142Nm。650V電動機的最大功率為60kW(82馬力),最大扭矩207Nm,傳動系統依然配備了一臺ECVT變速箱。而懸掛依然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非獨立式懸掛結構,不過上一代車型后輪的鼓式剎車已升級為盤式剎車系統。
這一代普銳斯還有豐富的衍生車型,除了Prius Plug-In Hybrid概念車之外,還有MPV車型Prius V和基于汽油版豐田Aqua開發而來的Prius C,C就是City的意思,Prius C在日本本土售價169萬日元,為了降低售價,其搭載第二代Prius那臺代號1NZ-FXE的1.5升汽油發動機。
第二代普銳斯在國內市場的失敗,并沒有阻止豐田繼續將后續車型引進國產的步伐。2012年2月,國產第三代普銳斯正式上市,先期推出了標準型、豪華型、豪華先進型共三款車型,售價22.98萬元至26.98萬元。該車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以及合肥這5座試點城市中,可享受每車3000元的補貼政策。售后方面,第三代普銳斯在國內享受整車三年或十萬公里質保政策,蓄電池享受五年或二十萬公里質保。雖然入門價格有所降低,且提供了補貼政策和不少售后服務,但國人依然對普銳斯無感。第三代普銳斯全球銷量已達168.8萬輛,在云和動力領域,普銳斯的市場占有率已不可撼動。
2015年9月,豐田發布了第四代普銳斯。這段時期開始,豐田不少汽車的設計開始變得非??鋸埡颓靶l,一改以往平庸無趣的形象,連帶普銳斯也變得激進。第四代普銳斯采用全新的TNGA平臺,操控性和舒適性都得到進一步提升,還首次增加了E-Four電動式四驅車型。2015年12月,第四代普銳斯在日本本土市場正式發售,售價242萬日元至320萬日元。2016年1月,第四代Prius正式登陸北美市場,歐洲市場則在同年的2月份上市銷售。
這一代普銳斯因為其尖嘴猴腮的造型設計極富爭議性,向上挑起的腰線配合當下流行的懸浮式車頂,賦予了它更強的未來感。而內飾也變得時尚不少,大面積的烤漆面板形狀猶如企鵝般呈現出來,中置儀表盤升級為彩色液晶屏,中控臺更講究工藝,其表面經過特殊處理后,給人感覺像是附上了一層軟性材質,令車內精致感提升了一個檔次。
此外,第四代普銳斯還擁有抬頭顯示、自動泊車、前排座椅加熱、無線充電裝置等流行的配置。還搭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TSS(Toyota Safety Sence)系統,包含主動剎車、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和自適應巡航等功能。動力上則繼續沿用代號2ZR-FXE的1.8升自然吸氣四缸汽油發動機,綜合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142N·m,匹配ECVT電控無級變速箱。
(第四代普銳斯插混版采用截然不同的前臉設計,整體比HEV混動版要更符合大眾審美一些。)
這一代普銳斯推出之時,國內市場的口味已經日趨穩定,豐田也逐漸摸清了國內消費者的審美,既然普銳斯在國內行不通,就不再費錢費力引進,但由普銳斯累積下來的混合動力技術和口碑卻絲毫沒有失傳,搭載混合動力系統的豐田車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在國內普及開來,成為推動豐田在中國銷量節節攀升的主力引擎之一。
第五代普銳斯接下來將會在洛杉磯車展進行全球首演,豐田表示新車最快將于今年冬季于日本、北美及歐洲等地上市,其中PHEV插混版本得等到2023年春季才有機會開賣。至于國內市場方面,鑒于第二/三代普銳斯的慘淡表現,第四代車型已經不再引進,而這一次也未有任何引進的確切消息。但面對如此令人心動的外表,小編也非常期待全新一代普銳斯得以引進國內,為日趨同質化的車壇增添一抹亮色。(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楊嘉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