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護衛艦07/全新寶馬7系 12月上市新車來咯!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2022年在世界杯的吶喊中進入了尾聲,即使面對著疫情的反復延宕,在接下來的12月依然會有較多的重磅車型上市。其中不乏比亞迪護衛艦07(詢底價|查參配)、全新寶馬7系等新車,我們一同在家中先睹為快!
12月上市新車匯總 | |||
比亞迪護衛艦07 | 一汽豐田格瑞維亞 | 五菱繽果 | 全新寶馬7系/i7 |
吉利豪越L | 新款起亞K3 | 長安歐尚X5 PLUS | 合創A06 |
五菱凱捷混動鉑金版 | 東風本田思域兩廂版 | 本田型格混動版 | 零跑C11增程版 |
新車或將推出6款配置車型,其中包括3種不同純電續航版本,分別是100km、175km、205km,并將主攻22-28萬市場。
外觀方面,新車基本延續X DREAM概念車的輪廓造型,偏方正的車身搭配大面積的中網設計更顯魁梧。
車身側面通過不同的型面設計,營造出豐富的光影效果,同時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車尾采用了貫穿式尾燈設計,搭配橫貫尾部的鍍鉻飾條,以及看上去更加的富有層次感。
新車內飾基于「海洋美學」設計理念打造,金屬質感飾條搭配環保麂皮,從兩側門板貫穿到中控面板,有助于延伸車內橫向的視覺寬度。中控面板上部靠近前擋風玻璃的除霧風口采用與中置揚聲器一體化的設計,其設計靈感來自軍艦刺破碧波泛起的層層波紋,兼具設計美感和實用功能。
音響系統來自量身定制的丹拿品牌,擁有多達12個揚聲器,更具備丹拿獨有SDVC噪聲掩蔽技術。除此之外,護衛艦07采用了親膚麂皮面料的寬奢護航座椅,為駕乘者帶來低重力、零拘束的舒適承托體驗。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20/1920/1750mm,軸距2820mm,同時舍棄了使用頻率較低的第三排,采用了大五座布局。
動力部分,新車將提供DM-i版本和DM-p四驅版本可選。兩種動力均搭載驍云-插混專用1.5Ti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02kW,其中兩驅版搭載最大功率145kW的驅動電機;四驅版本搭載最大總功率295kW的雙電機,官方零百加速時間4.7秒。
比亞迪護衛艦07的熱度絲毫不輸于海豹,極具特色的外觀及內飾,同時搭載了比亞迪引以為傲的混動系統。除了DM-i混動系統之外,還將提供性能更加強勁的DM-p混動系統可選,零百加速時間4.7秒,同樣不遜于同價位的純電車型。相信該車上市后,也有望帶來非常亮眼的銷量成績。
新車作為賽那的姐妹車型,此前已經在2022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亮相,造型上沿用了美規賽那運動版XSE的套件,整體觀感呈現出更多的運動氣質。至于格瑞維亞(詢底價|查參配)的具體配置信息,則有待官方進一步公布。
新車的造型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作為豐田美國CALTY設計中心與MI studio合作打造的作品,全車設計源自日本新干線「子彈頭列車」,大膽導入更為前衛的設計,并與現今豐田新車一樣塑造出多個大塊面的「肌肉」。
而格瑞維亞在原本賽那的造型基礎上,改為使用美規賽那運動版XSE的套件,大面積的蜂窩紋理中網搭配熏黑裝飾,使新車顯得更有侵略感。前保險杠兩側還設有碩大的空氣導流槽,用于改善整車的空氣動力學表現。
格瑞維亞的側身線條也基本沒有變化,多條不規則的線條將其原本大面積且呆板的側門變得極富立體感。另外,格瑞維亞長寬高分別為5175/1995/1765mm,軸距3060mm,長度上增加了10mm,這主要來自于運動包圍帶來的造型上的不同,對車內空間沒有影響。
尾部上,格瑞維亞通過多條線條的縱橫交錯,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上方一體成型的擾流板,可謂點睛之筆;兩側LED尾燈組通過LED燈帶展現出輪廓,并巧妙地將燈腳進行延伸設計,與后翼子板融為一體;而下方的尾杠則呼應前臉造型,大面積的蜂窩狀中網搭配熏黑裝飾,變得更為運動化。
格瑞維亞的內飾基本沿用了其原型車的布局,比其他MPV更為偏向于轎車化,這套內飾設計相比一些常見的MPV車型來說,已經多了幾分動感和個性元素,尤其是副駕區域的層次感設計,打破了其它MPV那種呆板的設計氛圍。
從申報信息來看,格瑞維亞配有360度全景攝像頭、雙天窗、行李架可選、HUD抬頭顯示可選、雨量傳感器可選等實用配置。
作為參考,賽那高配車型擁有12.3英寸液晶儀表盤(低配為雙機械表+小液晶屏),中高配車型為12.3英寸中控屏。內嵌經過本土化適配的智能車機,加入語音控制、在線音樂、在線地圖和在線應用服務功能等貼近潮流的功能。
格瑞維亞在座椅設計與布局整體上與賽那保持一致,空間表現預計也不會有明顯的不同。后排配置方面,格瑞維亞頂配車型也一樣享有吸頂式液晶屏,支持無線熱點接入、HDMI接入、手機互聯、遙控器控制等豐富功能。在安全配置方面,格瑞維亞將全系標配豐田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
動力方面,一汽豐田格瑞維亞同樣將會搭載第四代THS Ⅱ混動系統,于漢蘭達、威蘭達所搭載的混動系統保持一致。該系統由2.5L阿特金森自吸發動機、E-CVT電子無級變速機構、電池組和PCU電控單元構成。
其2.5L發動機最大馬力約為191PS,最大扭矩為239N·m;電機最大馬力182PS,電機最大扭矩為270N·m;系統綜合最大馬力約為247PS。
格瑞維亞采用了海外運動版車型的設計,相比賽那SIENNA可能更偏向家用場景,不過整體上并沒有明顯差異。從該車預售價格來看,由于取消了兩款入門級車型,看上去可能會稍貴一些,但在配置方面,與同價位的賽那SIENNA基本一致。
新車為四座布局的五門純電小型純電兩廂車型,總體采用圓潤的設計,預計目標用戶群體為年輕消費者以及女性用戶。
新車整體采用了更圓潤可愛的設計,車頭整體設計簡約,摒棄了傳統的中網造型,并采用弧面的設計,總體感觀有點類似歐拉好貓的設計。車標測試使用了五菱的新銀標,也不顯得突兀。
車尾則是通過凸起,融入了小鴨尾的設計,更年輕時尚。不過可以看到后備廂門面積較小,下保險杠面積更大,預計后備廂空間并不是新車的賣點,而后排座椅造型也相當別致,為了照顧內后視鏡視野,后排座椅采用了更低矮的設計。新車長3950mm、寬1708mm、高1580mm,軸距2560mm。核定載客4人,整備質量990kg。
根據申報信息顯示,新車將分別提供快慢充和慢充車型,其中慢充車型,電機最大功率為30kW;快/慢充車型電機最大功率為50kW。另外,慢充車型充電口在車輛右側翼子板上,而快/慢充車型則是在左側增加了直流快充充電口。
單從車輛的外觀來看,十分的圓潤可愛,顏值方面還是非常在線。不過該車的售價預計并不便宜,在沒有性價比的標簽之后,只以追求個性為目的,其實并不符合五菱的目標受眾。
兩款新車都基于升級后的新一代CLAR架構打造,此前已正式發布,并將率先推出735Li、740Li以及i7 60L車型。
「全新寶馬7系」
「寶馬i7」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與寶馬X7相似的分體式大燈組,上方為LED日行燈與轉向燈,下方為遠近光一體式激光大燈。
此外,該車也采用了被官方稱為「環形光耀格柵」的巨型雙腎前臉,點亮后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當客戶接近座駕時,環形光耀格柵、BMW水晶日間行車燈和水墨律動迎賓光毯以及車內光影元素依次點亮。另外,燃油版與純電動版車型下包圍也有所差異。
「全新寶馬7系」
「寶馬i7」
新車側面比老款更偏向于簡潔和硬朗,車頭呈現上揚姿態,腰線從高昂豐滿的車頭一直延伸至尾部,勾勒出兼顧運動和大氣優雅的車身姿態。而i7也會和i系列家族一樣,在多處(包括進氣口下側、側裙和尾部導流槽)擁有BMWi品牌經典藍色元素。
新一代7系的尾部也進行了全新演繹,上代的貫穿式布局改成了兩盞獨立的3D立體懸浮LED尾燈,令人想起2系轎跑和X4等車型,尾燈兩側還內嵌了矩陣式幾何暗紋,和后門窗相呼應。
內飾方面,全新一代7系/i7設計上進行了創新,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將12.3英寸儀表盤與14.9英寸觸屏融為一體,并采用搭載全新BMW iDrive和BMW操作系統8.0,全新升級的車機系統讓數據運算能力及圖像處理能力大幅提升。
「全新寶馬7系」
「寶馬i7」
新車也將首次提供皮革/羊絨組合,這種天然材料柔軟、奢華,與璀珠水晶質感內飾組件、開孔材質木飾,以及金屬質感的音箱罩一起,營造格調高雅的座艙氛圍。
此外,新車還在后排配備一塊懸浮式巨幕,這是一款分辨率高達8K的31英寸超寬全景顯示屏。同時,寶馬引入了本土生 態流媒體應用愛奇藝和華為應用商店,為中國客戶量身定制全新的后排娛樂生態。不僅如此,后排乘客還通過門板上的5.5英寸扶手觸控屏一鍵切換「影院模式」。
動力方面,其中燃油版車型將提供優化的3.0T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B58)和全新的V8發動機,3.0T發動機有低、高功率兩種調校,最大功率分別為286/380馬力;4.4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544馬力。
寶馬 i7搭載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系統,將擁有超過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其中,雙電機釋放最大輸出功率400千瓦(544馬力),零至百公里加速僅需4.7秒。
距離全新7系/i7的首發亮相,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在不同的審美觀念下,依然飽受爭議。不過新一代車型同樣展示出在技術層面上的強大,依舊不遜于奔馳S級。其中寶馬i7的壓力可能會更大一些,這對于整個傳統豪華品牌而言,都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關鍵還得看價格。
新車采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語言,前臉尺寸巨大的鍍鉻進氣格柵搭配兩側犀利的前燈組極具氣勢。
外觀方面,吉利豪越L前臉尺寸巨大的鍍鉻進氣格柵采用直瀑式設計,結合兩側造型犀利的前燈組視覺感受極具氣勢。此外,新車還在前包圍兩側加入亮黑色飾件進行點綴。
新車側面造型較為硬朗,略微向外凸出的輪拱搭配熏黑輪眉組件肌肉感十足。另外,吉利豪越L還在車窗邊框處加入鍍鉻飾條進行點綴,進一步提升其時尚感。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60/1910/1770mm,軸距2825mm。
車尾部分,造型新穎的4. 熔巖流光橫貫式LED尾燈擁有244顆LED燈珠,發光區域總長2.7m,點亮后辨識度較強,車頂擾流板組件與熏黑后包圍則為其增添了一絲運動感。此外,該車還提供行李架、側邊帳篷、多種樣式輪圈等作為選裝。
車內整體采用吉利家族式設計風格,儀表采用10.25英寸全液晶動態組合儀表,有著1280*480高清分辨率。12.3英寸觸控高清中控屏采用懸浮式造型及橫屏窄邊設計,有著1920*720高清分辨率。
新車全系標配獨立7主座,官方表示車內可實現32種座椅組合,全車擁有49處儲物空間。座椅采用奢侈品級3D菱形絎縫工藝,菱形分布均勻,線跡密實,耐磨損實用度高,款式經典又精致優雅。
動力方面,新車將采用2.0T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18馬力,最大扭矩325牛·米。懸架系統方面,豪越L采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的組合。
新車在軸距和車長上都進行了增加,帶來更為寬敞的第三排空間以及富足的儲物空間,同時換裝大尺寸的直瀑式中網,有助于辨識度的提升。在動力上也換裝了2.0T發動機,還是非常的厚道,在定價上預計也不會有太大的增加。
新車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同時繼續搭載1.5L和1.4T兩款發動機,不過1.4T動力在賬面數據上比現款略有小幅提升。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標志性的虎嘯式前臉設計,扁平化的造型有助于橫向寬度的提升。此外,兩側星鏈式LED大燈與貫穿式中網融為一體,搭配梯形設計的下包圍,提升一定的運動感。
車身側面,新車通過增加前懸長度,縮短后懸長度的方式,讓視覺感受更加協調。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66/1780/1450mm,軸距則為2700mm,車身長度增加了6mm。
車尾的變動不大,依然為貫穿式尾燈布局,并應用隱藏式排氣。車身配色部分,新車提供多達7種顏色可選,除常規顏色外,還增加了星際灰及星耀黃等車漆。
走進車內,新車將搭載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同時換裝全新的UI設計,顯示效果得到優化的同時,讓駕駛員得以清晰、直觀、安全的查看行車信息。
懸浮式中控屏尺寸同樣為10.25英寸,配合全新設計的換擋桿,以及亮銀色飾條及高光黑色面板的點綴,顯得更加的高級。其它配置方面,LCD可視換擋桿、手機無線充電等硬件配置,以及Kia Connect 智能互聯系統、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軟件配置同樣出現在新車身上。
動力部分,新車將繼續搭載1.5L和1.4T兩款發動機,其中1.5L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4.5kW,而1.4T發動機,最大功率由現款的96kW(130)提升103kW(140PS)。
新款起亞K3變得更加的精致,尤其是全新的扁平化中網,顯得高級了不少。動力雖然延續1.4T發動機,但是在參數上有了小幅提升,預計帶來更為出色的加速響應。不過由于品牌影響力逐漸下降,未來的銷量仍然比較堪憂。
新車定位為一款緊湊型SUV,此前已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9.99萬-11.79萬元,同時換裝了1.5T發動機。
外觀方面,新車格柵采用類似點陣式裝飾,看上去精致感有所提升。另外,新車大燈造型有所調整,整體看上去更加尖銳,與下方霧燈區全新的造型相搭配,提升了整體的運動感。
車尾方面,新車的尾燈和下包圍造型同樣進行了升級。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在外反光鏡處或將新增加一個攝像頭,預計在輔助駕駛方面也將有所升級。另外,新車的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540/1860/1610(1620)mm,軸距為2715mm;現款歐尚X5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490/1860/1580mm,軸距為2710mm。
內飾方面,新車采用了塑光設計美學理念打造,突出立體感和層次感。方向盤采用平底式設計,營造強烈的運動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盤內側使用美式縫線,避免歐式縫線出現鉻手的情況。
另外,新車搭載OnStyle 5.1車機系統,支持車外語音控制尾門,此外還搭載車內外人臉識別系統、手勢識別系統、全景影像、環視行車記錄儀、自動泊車、遠程視頻、索尼環繞音效、無線充電、后排出風口、自動空調等配置。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新一代藍鯨1.5T渦輪增壓高壓直噴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8馬力,最大扭矩為300牛·米。傳動系統方面,它將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底盤為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組合。
歐尚X5一直作為品牌的主銷車型,PLUS車型的推出也算是順勢而為。新車還配備了包括循跡倒車在內的智能配置,即使是在同價位的純電車型中,都是不可多見的功能。相信在10萬級的緊湊SUV市場中,歐尚X5 PLUS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
新車此前已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為18-27萬元,CLTC最大續航可達630公里。
作為合創旗下首款純電轎車,合創A06同時也基于合創H-GEA架構的首款車型。外觀上基本延續了合創Concept-S概念車的風格,與合創Z03、合創007兩款同門車型擁有截然不同的設計走向,定位于四門轎跑的它擁有更趨流暢和柔和的線條。
前大燈組造型是類似倒「7」字的設計,配有很有辨識度的可發光LED燈帶,整體造型符合時髦的簡約風格。此外,新車還采用半封閉式的低風阻輪圈造型、隱藏式門把手以及貫穿式尾燈等設計元素。
而車尾也同樣按照流行的貫穿式尾燈來布局,纖細的燈帶橫貫整個車尾,而且并沒有過多的復雜裝飾線條。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4965/1920/1520mm,軸距2850mm。
結合此前的申報信息來看,新車至少擁有5種款式的輪轂,從較為樸素的低配五輻式造型到EV味濃厚的低風阻式造型、甚至顯得較為豪華的密集條幅式造型均有涵蓋。
內飾方面,新車整體的設計較為簡潔,大尺寸的液晶儀表與懸浮式中控屏相搭配,同時采用了全域數字座艙,以及智能駕駛輔助配置,滿足用戶對智能應用的需求。
在內飾的配色部分,除了棕色內飾之外,未來還將提供白色內飾,看上去會更加的素雅一些。
動力部分,合創A06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其型號為TZ180XS116,最大輸出160kW,CLTC續航里程可達630km。除此之外,新車還提供了雙電機四驅車型,官方零百加速時間為3.7秒。
新車采用了轎跑式的車身設計,同時將風阻系數降低至0.217,使得該車的續航有了較大的提升,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30km。不過該車依然受限于較弱的品牌影響力,畢竟在18-27萬元的預售區間內,所要面對的將是比亞迪海豹、長安深藍SL03等車型,壓力不小。
新車將搭載由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和電池組構成的混動系統,作為五菱銀標的混動旗艦車型,新車將搭配全新「翡冷翠紫」和「極地冰藍」兩種車色。
外觀方面,新車同樣采用五菱全球銀標「翼動美學」的設計理念,進一步優化車身比例姿態,同時提供全新「翡冷翠紫」和「極地冰藍」車色。根據此前的申報信息來看,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75/1880/1690(1695)mm,軸距為2800mm,配備225/55R18寸的輪胎。
內飾部分,新車采用靈活好的「4+X」座椅布局,將提供「星月藍白」和「麥田金棕」的配色設計,搭配全液晶儀表盤和中央觸控屏,帶來非常舒適的座艙氛圍。配色方面,新車提供兩種內飾配色,分別為星月藍白、麥田金棕。
細節方面,全液晶儀表盤,搭配雙輻式的多功能方向盤、10.25英寸輕薄動感的獨立式中控大屏,科技感十足。值得注意的是,凱捷混動鉑金版也搭載了以五菱自研為主的Ling OS靈犀系統。
新車后排四個座椅均增加20mm海綿層,提升乘坐舒適感。其中第二排座椅配有長290mm、打開角度達72°的電動腿托,支持180°全平放倒。同時,主駕座椅支持10向電動調節和座椅加熱,副駕8向電調;第二排座椅還支持腿托、腰托、靠背8向電調。
與此同時,新車將增加水晶球頭擋把及水晶調節按鈕(第二排座椅靠背、腿托電調);座椅增加了金屬飾條,專屬“Premium”金色LOGO;門內開手柄及飾條、空調出風口、航空小桌板周邊以玫瑰金嵌飾,營造出豪華感。
另外,凱捷混動鉑金版延續了凱捷大四座的核心亮點,為乘客帶來舒適便捷的駕乘體驗,車內靈活的“4+X”座椅布局,輕松滿足全家出行的各種場景。另外,二排座椅配備了560mm磁浮式滑軌,可橫向平移160mm,第三排座椅可5/5分獨立放倒,完全收納至與地板齊平。
同時,官方表示,該車6座狀態擁有容積達482L的后備廂空間表現;四人以下乘坐,將三排座椅純平收納,可獲得1514L后備廂空間。
動力部分,新車將搭載由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和電池組構成的混動系統,該系統采用P1+P3雙電機串并聯技術,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00kW,并采用單檔電磁式DHT技術。
新車不僅在空間及配置上進行升級,同時搭載了混動系統,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以及行駛感受。參考五菱星辰混動版的定價,該車預計也不會有特別大的浮動,依然延續非常高的性價比,因為這是五菱最為重要的一大優勢。
新車外觀整體基本也是照搬了三廂版的設計思路,相比十代車型有了明顯的變化,舍棄了不少「標新立異」的標志性元素,整體風格更趨向于穩重,而動力繼續搭載1.5T發動機。
新車整體風格更趨于穩重范,修長的車頭和拉寬的車身又讓東風本田思域兩廂呈現出更低矮車身姿態,好像預示著隨時隨地準備“戰斗”。
前臉上,東風本田思域兩廂版配備了分層式中網設計,其中上層為熏黑配色的橫置格柵,下層則為蜂窩狀格柵,同時開口面積略有縮小,而與海外版飛度類似起伏的線條,讓整個中網猶如一副笑臉。
而兩側頭燈位置,新車采用了本田標志性的羽翼式全LED大燈,精致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特別是內嵌折線式造型的日行燈+黃色示寬燈的組合,點亮后質感十足。
側面上,新車一改現款“中二青年”設計,轉而采用了更為舒展的線條,并較三廂版更為緊湊。其中車頂曲線可以說十分圓潤,從而營造出四門轎跑的即視感,同時該曲線在B柱之后迅速下滑并延伸至尾廂蓋上微微上揚的小尾翼,以此來做設計收尾。
東風本田本田兩廂思域尺寸對比(mm) | ||||
車型 | 長 | 寬 | 高 | 軸距 |
十一代思域兩廂 | 4550 | 1802 | 1415 | 2735 |
十一代思域三廂 | 4674 | 1802 | 1415 | 2735 |
十代思域兩廂 | 4517 | 1799 | 1434 | 2700 |
十代思域三廂 | 4658 | 1800 | 1416 | 2700 |
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550/1802/1415mm,軸距達到了2735mm,雖然較三廂版長度減少了124mm,但相比現款車型長度和寬度有所增加,高度有所降低,軸距也突破了標準緊湊型轎車2700毫米的標準線,成為了一臺標準的A+級轎車,居家范兒更濃了。
而來到尾部,東本兩廂思域與現款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尾部線條更為圓潤且富有張力,相比現款則更為精煉,省去了不必要的設計,各個部分都拿捏得恰當好處。兩側尾燈組一改現款的回旋鏢尾燈設計,轉而采用不規則多邊形設計,其中燈腔底色以熏黑為主色調,并搭配“C”型LED燈帶,點亮后辨識度十足。
進入車內,第十一代東風本田兩廂思域與三廂版思域設計基本一致;貫穿式蜂窩裝造型的空調出風口+懸浮式中控屏,并以大量的鍍鉻點綴在中控按鍵及空調旋鈕等處,更顯精致。
10.2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的出現也為十一代思域兩廂帶來了全新的智能駕艙體驗,而一旁的9英寸中控屏采用了懸浮式設計,并在屏幕左側保留了傳統物理旋鈕和按鍵。
而座椅部分,新一代思域兩廂與三廂版一樣,依舊采用真皮+打孔絨皮+織布的混搭材質,并加入了縫線工藝和黑紅撞色點綴,而這樣的設計即保證了美觀,同時還兼顧了包裹性。不過由于車身長度較三廂版有縮小,再加上后排車頂溜背設計,因此后排的乘坐空間較三廂版也有著明顯的縮小,不過好在舒適的座椅依然得以保留。
安全配置方面,新車帶有最新的Honda SENSING本田安全超感系統,硬件包括1個攝像頭和8個雷達,集成了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交通擁堵輔助、主動剎車等當前最流行的主動輔助駕駛功能。
動力方面,新車提供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4kW(182PS),峰值扭矩240N·m,傳動均匹配CVT變速箱和6速手動變速箱。新車預計也將會推出搭載本田e:PHEV混合動力系統車型。
如果說三廂版的思域迎合了年輕人的喜好,兩廂版的思域搭配手動變速箱,則更符合躁動的年輕用戶。除了兩廂版車型之外,全新思域TYPE R也有望引入國內,進一步豐富車型的產品陣營,銷量的好壞并不是首要目的。
新車基本延續現款車型的外觀設計,動力則換裝了本田第四代i-MMD 2.0L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
外觀方面,新車與燃油版車型沒有明顯的差異,修長的車頭以及拉寬的車身,讓這臺新車呈現出更低矮車身姿態,好像預示著隨時隨地準備「戰斗」。另外,前包圍上的進氣造型輪廓線條鋒利,和狹長的燈組造型顯得更加相得益彰。
尾燈組同樣采用「倒鉤」造型,相信在夜間的效果也是辨識度十足。此外,新車還配備了「e:HEV」的專屬標識,以彰顯其獨特的身份。而在尺寸方面,型格e:HEV的長寬高分別為4689/1802/1420mm,軸距為2735mm,車身尺寸與燃油版車型保持一致。
和燃油版不同,新車內飾換裝了SBW按鍵式電子換擋機構設計,擋把區域也更換為銀色的面板。10.2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9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大屏依舊得以保留。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了2.0L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05kW,同時根據申報信息,隨著車型的差異,百公里油耗分別為4.39升、4.47升、4.51升。
光有手動擋型格,估計還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混動版型格也即將迎來上市。新車搭載了第四代i-MMD混動系統,百公里油耗可低至4.39L,只要其定價合理,還是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
該車基本延續純電版的外觀設計,動力方面搭載包括1.2T發動機在內的增程系統,明年還有望推出C01增程版車型。
外觀方面,新車將此前封閉式前格柵換裝為網狀結構,同時增加了貫穿式的黑色飾板,有助于延伸車輛的橫向視覺寬度,加油口預計位于車身左側位置。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780/1905/1675,軸距2930mm。動力方面采用的是增程式混動系統,其中包含了最大功率96kW的1.2T增程器。
零跑汽車也從純電賽道,新增了增程式的動力路線,滿足不同用戶對于續航里程的需求,也同樣能夠延續純電版的行駛品質。不過那1.2T 三缸發動機不太利于新車的宣傳,即使整體的水平不錯,但在理想ONE正式停產的事實面前,車輛的口碑也會有所影響。
從目前定檔上市的新車數量來看,相比前幾個月有了明顯縮減,其中廣州車展無限期推遲等因素,也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不過終于迎來了寶馬7系/i7的上市,其最終的定價如何,消費者更是期待已久;護衛艦07同樣是非常熱門的車型,軍艦系列的又一力作。你最期待的是哪款車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文:太平洋汽車 崖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