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公司下場造車?洛軻汽車解讀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11月29日,洛軻汽車諜照曝光,與之頗有關聯的上市公司石頭科技股價也在當天回暖,從前日谷底的238.88元上升至昨日收盤的278.19元。洛軻智能創始人,正是石頭科技的創始人昌敬,他曾帶領石頭科技創造出“掃地茅”的神話,智能掃地機器人行業的石頭科技一度成為A股在茅臺之下僅有的股價破千的牛股。作為曾經小米生態鏈上的明星企業,如今入局造車行業的版圖輪廓初顯,首款產品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款設計頗為硬派的新能源越野車。接下來我們就來搶先了解一下這個全新品牌要打造一款怎樣的產品。
在經歷了2015-2017造車新勢力瘋狂崛起又大量洗牌后,近些年依然不少新品牌不斷冒出,但更多成為了傳統車企開辟新賽道和跨行業巨頭入局造車的角力。敢于在2021年成立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并且順利融資快速拿出產品,創始人昌敬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昌敬的發跡源于2014年他與雷軍的一次碰面,彼時的昌敬正帶著自己的掃地機器人概念四出尋找投資人,而雷軍剛剛成立了小米生態鏈部門。這次碰面后,昌敬幫雷軍掙了80億,而在小米生態的加持下,昌敬的石頭科技一度成為繼茅臺之后A股第二只千元股,江湖人稱“掃地茅”。
2016年8月,石頭科技發布了第一代米家掃地機器人,一度霸榜掃地機器人市場,雷軍發微博稱其為:“好評率高到違反廣告法的掃地機”。僅在一年后,石頭科技就邁出了“去小米化”的第一步,2017年9月石頭科技發布了自有品牌智能掃地機器人。此后,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在石頭科技的營收占比從88%逐年下降,去年其自有品牌收入占比已經達到98.8%,“去小米化”已經達成。
而伴隨著“去小米化”的進程,雷軍這位亦師亦友的領路人也逐漸成為了昌敬的競爭對手,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如此,造車亦是如此。
2021年初,雷軍高調宣布“這是我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開始入局造車領域。幾乎同時,“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正在布局造車”的新聞不脛而走,主角正是石頭科技,昌敬的造車項目第一次被公眾廣泛知曉。不過,石頭科技隨后官方回應稱并未參與造車項目。
2020年2月,石頭科技以271.12元的發行價登陸科創板,僅10個月后就突破千元大關,16個月后更是達到了最高的1494.99元。“瘋狂的石頭”帶來了資本的狂歡,也讓初期就投資石頭科技的雷軍大賺一筆,雷軍系的天津金米和順為資本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參與石頭科技的增資,2021年解禁期滿后迅速套現,雙方持有股權占比從石頭科技IPO前的24.7%稀釋到解禁后去年三季末的15.75%。
重要投資人的離場、石頭科技利潤增速放緩、市場對智能家電行業預期降低......種種因素疊加讓“瘋狂的石頭”快速冷卻。截止昨日收盤,石頭科技股價已跌至278.19元,期間雖然經歷了轉增股本等對股價有所稀釋,但市值相較最高峰已縮水約七成。
石頭科技的高估值一方面有小米生態的加持,另一方面也是資本更多將其歸類于“科技”而非“家電”,兩者的估值空間完全不在一個層級。經歷了股價的飛升又跌落神壇,創始團隊也經歷了一輪資本的過山車。不管是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生態還是激光雷達導航,智能加持的掃地機器人依然是小家電的一種。
我們不清楚昌敬造車的最初動力何在,但造車確定是一個更能講好科技與智能故事的領域。據媒體爆料,昌敬是個越野車愛好者,他計劃打造的是一款能夠媲美奔馳G級的增程式越野車。不過從他的資歷來看,他與汽車行業并沒有什么交集。也許,在他1999年考入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時畢業的一位學長,能夠給他一些入局造車的動力,那個人叫何小鵬。不過昌敬找來了另一位合伙人——閆楓,曾任上汽集團信息系統部應用開發總監 ,上汽集團信息戰略部副總經理,威馬汽車合伙人、CTO。
2021年,上海洛軻智能成立,2021年底洛軻智能完成了C輪由騰訊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今年4月又完成了約2億美元D輪融資,領投方為美國對沖基金Coatue Manaqement,紅杉資本和IDG資本等知名機構也跟進了投資,據稱洛軻汽車如今估值約20億美元。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洛軻智能已經達到了李斌曾說的“沒有400億造不了車”的門檻。
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爆料,昌敬如今已很少直接參與石頭科技的管理,他將更多的心思全部花在了造車上。在洛軻智能的官網上,如今還僅有寥寥數語的基礎介紹和招聘入口,在首頁最顯眼處寫著“為向往遠方的人提供夢想中的出行方式”,這就是洛軻的造車宗旨。隨著新車諜照和更多信息的曝光,我們來搶先了解一下,曾創造“瘋狂的石頭”的昌敬,如今要打造一款怎么樣的車。
其實,此次曝光的洛軻汽車諜照并且該車的首次曝光,自今年下旬開始網上就多次傳出這臺硬派造型的神秘SUV諜照。如今比亞迪仰望R1、捷途T1、坦克系列以及尚未露面的領克硬派SUV等眾多硬派風格新車的偽裝車紛紛上路,讓這款新車的身份顯得更加撲朔迷離。此前一組拍攝到內飾細節的諜照中,酷似吉利系列車型的方向盤和換擋桿臨時件的出現,讓人一度認為他是傳說中的領克硬派SUV新車。在網友的爆料下,我們也在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利信息中找到了這款新車的部分車身細節信息,確認了其真實身份。
新車外觀在厚重的偽裝下并沒有呈現出太多細節,整體輪廓采用了十分方正的方盒子設計,與此前傳聞中“媲美奔馳G級”的說法吻合。不過相比奔馳G級,新車的設計風格更加接近全新的路虎衛士,這一點倒與同樣對標奔馳G級的仰望R1比較類似。
對比多組諜照,最新諜照中相對圓潤的后視鏡與此前反正的后視鏡有明顯不同,結合整車風格,量產版本預計會采用方形版本。
此前的諜照中曾出現過無備胎的試裝車,不過外掛備胎預計為新車的標準配置。在洛軻智能的專利信息中也出現了針對外掛備胎如何加強尾門鋼性的相關專利。從專利中我們可以獲悉,新車采用了側開啟的尾門設計,尾門為從左向右開啟。
結合洛軻智能的背景,高階輔助駕駛必然或成為新車的一大賣點。從諜照中可以看到,新車前風擋安裝了疑似雙目攝像頭的前視攝像頭,側翼子板處出現了側后視攝像頭,安裝位置都比較常規。在洛軻智能公開的專利信息中,有不少涉及到了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文件,也佐證了新車將配備高階輔助駕駛的猜想。
至于激光雷達,激光雷達導航作為石頭智能掃地機的王牌技術,新車在自動駕駛輔助方面一定會使用到激光雷達作為感知硬件。據媒體報道,昌敬此前曾表示,“一方面,掃地機器人上的激光雷達,是和谷歌無人車的激光雷達邏輯一樣,我們相當于把無人車技術運用到了掃地機器人領域;另一方面,我們把相關路徑規劃和定位技術搬到了室內,運用在掃地機器人上。”
不過我們并未在測試場上找打激光雷達的安裝位置,僅一組諜照上,新車車頂前段有微小的突出,并不確定是否為激光雷達的安裝位置。當然以上判斷基于目前曝光的試裝測試車,試裝車與最終量產版尚有不少區別,下文同理,僅供參考。
從目前有限的內飾諜照可以看到,新車采用了碩大的電子儀表盤和懸浮式橫置中控顯示屏,中控下方兩個手機槽位預計有無線充電功能。至于方向盤、換擋桿等細節,正如前文所說,我們懷疑試裝車采用了來自吉利的臨時件,預計并非最終效果。
至于界面UI是否可作為量產版本的參考,我們目前也無從得知。不過,洛軻智能聯合創始人閆楓,曾參與創立上汽與阿里合資的斑馬智行,2017年加入威馬汽車,負責智能網聯軟硬件產品設計、研發和運營工作,他在座艙智能化與自動駕駛領域有頗深的從業經驗,預計會負責新品牌在智能化方向的研發工作。
細節上,可以看到A柱部分有用于駕駛員狀態監測的車內攝像頭。不過在其中一張諜照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油電混合、油耗、電耗等字樣,結合專利中大量與增程式相關的文件,可以確定新車將采用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
另外在洛軻智能的專利信息中,我們找到了一個布置在車門上的隱藏式手機無線充電位的設計,不知是否會應用在新車上。
據其中一組諜照的拍攝者謳德王介紹,新車第二排采用了獨立座椅。結合我們獲得的其他信息,新車為三排設計,拍攝到的測試車為6座版本,至于是否會推出7座版本尚無法完全確定。
不過,新車第二排大概率會布置與理想L9類似的后排吸頂屏。在官方公開的一份專利中提到了一種吸頂屏調節方式,可以通過監測后排乘客視線,如果后排乘客將座椅調整至脫離吸頂屏合理角度范圍時,屏幕可以自動調節至更佳的角度,無需手動調節。
在洛軻智能官網上,首屏第二張圖片是一張車輛停放在密林中泥濘道路上的照片,打開的后備箱露出以為成年人和一個孩子的腳,配文為“責任之上的熱愛”。可以看出新車定位的家庭出行與理想旗下產品有不少的重合,當然也有些許錯位,就是其多硬派風格對應的越野屬性。不過我們通過目前已知信息尚不確定新車是否采用非承載式車身及其四驅結構,當然四驅理論上是應該會配備的。
在最新一組諜照中,我們注意到新車充電口位置露出了一個頗不起眼的“石”字形Logo,形似偏轉的理想Logo。類似的Logo也出現在了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的商標中。同期,洛軻智能還注冊了石頭汽車、大石汽車、小石汽車、極石汽車等品牌名稱,預計洛軻智能僅作為公司名稱,新車品牌仍然會選取含有”石”字的名稱。
最后說一說新車的規劃,在今年上旬召開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發展推進會上,傳出一張疑似非公開會議的內部PPT,顯示洛軻整車項目將落戶蕪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于2022年1月簽約。項目總投資70億元,年產20萬輛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其中一期計劃生產5萬輛大型七座增程式新能源SUV,預計9月份設備進場,年底白車身工線,2023年9月批量生產,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180億元。
從這份文件來看,新車定位大型七座增程式新能源SUV,從謳德王曝光的諜照來看,新車在體型上略大于理想ONE。從白車身下線和SOP時間推斷,新車目前預計已基本定型,預期會在明年上旬到中旬正式發布。而從年產5萬臺,產值180億推斷,新車售價預計會定位在30-50萬區間。
而從PPT上模糊的展示預告圖中,我們也能夠大致看出新車的尾部輪廓,尤其是尾燈的造型,與目前曝光的諜照可以形成對應。
從工商信息來看,洛軻智能總部位于上海,其旗下在安徽蕪湖注冊了包括“安徽洛軻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內的三家公司,而三家公司注冊地址均位于“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龍山街道汽經一路5號1-52號”,通過地圖可以看到,汽經一路緊鄰奇瑞汽車廠區,而截至目前并沒有關于洛克智能自建工廠的相關報道及審批文件,結合新車的生產節點,我們預計洛軻汽車將由奇瑞汽車代工生產。
此前,石頭科技推出的智能掃地機器人長期采用委外加工方式進行生產,對于石頭科技減少庫存成本,增加資金流動性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我們推測洛軻汽車將采用代工生產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石頭科技今年7月宣布斥資4.6億自建工廠,將由委外加工方式轉為委外加工和自主生產相結合,實現“研產銷”一體化,建設期計劃為23個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翻查洛軻智能專利時注意到,部分專利示意圖采用了一個轎車樣式作為展示,或為洛軻智能后續規劃的新車之一。
從目前獲得的信息來看,洛軻智能首款新車會是一款尺寸接近理想L9的增程式大型三排座SUV,不過在產品定位上會更加偏重長途出行、輕度越野,在同樣的家庭目標人群和增程式動力方式上與理想預計會有不少競爭,而硬派的設計風格又成為了近期的一大熱門細分品類。當然,聊起昌敬還是會讓人不由得想到小米生態鏈,依托小米生態鏈成就了石頭科技“掃地茅”的神話,而隨著石頭科技“去小米化”的進程,股市神話也逐漸破滅。洛軻智能的造車項目與小米造車計劃短時間內一同曝光,難免讓人產生昌敬在與昔日引路人雷軍一爭高下的聯想。如果沒有小米生態的加持,希望洛軻能夠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用心制造的好車,而不是在資本市場講述的“科技”故事。(部分圖片來自@謳德王 @大內零零扒/文:太平洋汽車 郭睿)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