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繼續輝煌! 比亞迪新車前瞻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從第1輛新能源車到第100萬輛新能源車,比亞迪用了13年,而從100萬到200萬用了1年,200萬到300萬只用了半年,這就是比亞迪速度,哪怕放眼整個全球市場,這樣的銷量成績都是值得驕傲的。在2022年,比亞迪創造了多個奇跡,除了比亞迪品牌的王朝、海洋系列之外,騰勢也已煥新,騰勢D9也有不錯的銷量成績,高端品牌仰望的發布,更是劍指高端汽車市場。除此之外,今年比亞迪還將推出一個專注個性化的全新品牌。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比亞迪在2023年,將會給眾多消費者們帶來哪些新車!
2023比亞迪新車前瞻(部分車型) | |||
仰望U8 | 仰望U9 | 騰勢N7 | 騰勢N系列六/七座車型 |
比亞迪海鷗 | 比亞迪漢 | 驅逐艦07 | 比亞迪混動皮卡 |
在2023年的1月5日,比亞迪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高端品牌——仰望汽車,同時旗下兩款新車仰望U8(詢底價|查參配)和仰望U9也正式發布。發布會伊始,仰望旗下首款車型仰望U8橫向駛入發布會現場,并在展臺上完成了原地掉頭,將其全新四電機獨立控制平臺“易四方”的強悍的能力展現給了觀眾。仰望U8定位于高端新能源硬派越野車,基于全新四電機獨立控制平臺“易四方”打造,通過兩側車輪獨立控制反向轉動,車輛可實現橫向移動、原地掉頭等能力,甚至車輛在誤入深水區時也能操控車輛駛回路面。新車采用非承載式車身,最大馬力超過1100PS,百公里加速達到3秒級,據悉新車價格區間預計在80-150萬。
正式開始介紹U8和U9之前,還是有必要先來聊聊比亞迪仰望的這個“易四方”到底為何物。王傳福表示:高端汽車品牌的誕生,往往伴隨著頂級核心技術的成熟。國內首個量產的四電機驅動技術“易四方”催生了比以前全新高端品牌仰望汽車,易四方技術能夠憑借四電機獨立矢量控制技術對車輛四輪動態實現精準控制。仰望旗下車型將全部標配易四方技術。
“易四方”是一套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動力系統,從感知、決策、執行三個維度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特性進行了全面重構,可以通過感知力更強的電驅系統,以毫秒級的速度獨立調整車輛四輪輪端動態,從而更好地控制車身姿態。
官方表示,四電機獨立矢量控制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橫向行駛的“蟹行模式”以及包括柏油馬路等高附著力路面的原地掉頭的“坦克掉頭”模式等,在安全方面也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車輛單輪爆胎后,易四方技術能夠以每秒 1000 次的頻率精準調整剩余三輪的扭矩,通過驅動輪及時對車身姿態進行強有力的補償干預,幫助駕駛員將車輛穩定可控地停下來。這一功能將有望從動力的根源最大限度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同時,搭載“易四方”技術的車型整車核心系統防護能力達到 IP68 級別,擁有良好的車身及座艙密閉性,甚至可以憑借四輪獨立矢量控制功能獲得應急浮水脫困能力。當然,此功能主要應用于緊急脫困,不建議用戶主動嘗試進入湖泊、河流等深水區使用。此外,通過四電機驅動技術的獨立正負扭矩輸出能力,“易四方”平臺甚至可以在轉向器、制動器不工作的同時實現低于 40m 的百公里剎停距離、大型SUV小于12米的專為半徑。
動力方面,“易四方”平臺最高轉速做到了20500rpm,整車馬力超1100匹,可以適應街道、越野、賽道等多種極限場景的性能需求。此外,新車配備了易四方刀片電池,四輪四電機技術可支持獨立控制單個車輪的扭矩,相較于傳統機械式全時四驅系統,電控四驅系統反應速度快了100倍,同時調整范圍達到20倍。
仰望 U8是該品牌首款量產車型,定位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新車前臉采用了家族式設計“時空之門”設計理念,配備了分體式大燈,整體呈鼎形設計,一條縱向的日間行車燈位于前機蓋上方,四組前大燈隱藏在前臉兩側,圍繞大燈的菱形點狀裝飾預計為有動態效果的燈組。
車身側面,新車輪廓采用了類似奔馳G級、路虎衛士等硬漢(詢底價|查參配)形象的越野車風格,輪廓棱角分明。其車長達到5300mm,軸距3050mm,輪胎尺寸為275/60 R20。
來到車尾,尾燈為分體式L字形設計,下方的倒L型布局內包裹著點陣式燈光,點亮效果相當惹眼獨特。另外,新車還擁有“小書包”外掛式備胎,看上去更具硬派感覺。
此外,新車還配備了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高精度定位等在內的感知硬件,將具備較高的輔助駕駛能力。
從最新曝光的內飾諜照來看,新車采用全新的設計風格,和比亞迪現有的所有車型都有所區別。新車方向盤采用傳統的三幅式造型,可以看到兩種不同顏色的皮質包覆及精美的縫線,預計類似的皮質包覆將大量出現在新車內飾部分。另外新車還搭載了尺寸非常可觀的液晶儀表及中控,目前來看也將擁有不俗的顯示效果;空調出風口則被布置在整個中控臺上方,A柱區域還設置有單獨的拉手,和硬派的外觀造型形成呼應。
而仰望 U9 定位百萬級純電動性能超跑,整車搭載易四方動力系統,零百加速達到2秒級。設計方面同樣采用了“時空之門”設計語言。整車外觀既保留了經典超跑的設計元素,又增添了未來電動超跑的整體感。它的外觀采用了非常激進的設計,并且采用的是蝴蝶門布局。目前,國產的超級跑車接踵而至,得益于能源的轉型,國產的這些超級跑車未來也會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在電氣化的加持下,那些傳統的燃油跑車將不再有優勢,和電動車相比估計會很快敗下陣來,接下來就是國產超級跑車的表演時刻。
仰望U9(詢底價|查參配)采用的是蝴蝶門的設計,新車的車門在打開的狀態下真的很颯,它的外觀設計比較出色,前臉的部分看起來十分的夸張。新車的前大燈采用了占比面積較大的C字形設計,上面有星陣式的LED燈組的布局。新車的前引擎蓋有一個向下的坡度,它的前臉因此被擠壓的很小,上面采用了復雜的套件布局,底部還有運動的前鏟,兩端有比較夸張的空氣套件。
車身的側面也很有性能感,新車采用了懸浮式車頂,它的車身側面有豐富的套件,它的車身的下半部分非常的立體,底部還有碳纖維包圍,車身的側面有黑色的腰線裝飾。新車的車輪轂采用了類似于變形金剛的風格,它的前后輪拱則非常的突出。
仰望U9的車尾部看起來性能感十足,新車的后擋風的上方采用了復雜的空氣葉片,看起來非常的立體。新車的尾燈采用了點陣式的效果,它的造型倒是很簡單。車尾部的中間采用了較為立體的設計,車底部是一個巨大的擴散器,整個尾部看起來十分的兇悍。新車的后側的上方還有兩個定風翼,采用的是透明材質,這個設計就比較另類了。圍繞超級跑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痛點,仰望品牌研發團隊用創新的技術,打造 U9 安全的車身結構,兼顧城市舒適和賽道速度。雖然新車的具體動力參數還未公布,但是憑借著易四方動力系統,零百加速達到2秒級的數據,已經最大馬力將超千匹。
在1月11日,騰勢官方發布了2023年產品規劃,騰勢將會在年內推出兩款全新SUV車型,包括一款大五座SUV車型及一款6/7座SUV車型。同時官方宣布旗下車型將以騰勢英文名D、E、N、Z、A五個字母打造5大系列多款車型,其中MPV品類將延續D9為首的D系列命名,而SUV系列將以N加數字命名,大五座SUV騰勢INCEPTION概念車量產版將定名騰勢N7(詢底價|查參配)。根據此前消息,未來騰勢將推出覆蓋從4座到7座,從MPV到SUV、轎跑,并提供純電+DM混動的多種組合產品。此外,本次發布會官方還為騰勢D9及騰勢X車主帶來了多項福利政策。
騰勢INCEPTION概念車
全新大5座SUV車型同時N7預計為基于2022成都車展上首發的INCEPTION概念車的量產版車型。新車將采用與騰勢D9相近的“π-Motion”勢能美學設計語言,整車長度約4.9米,軸距約2.9米。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等一系列比亞迪的技術有望出現在新車上。新車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上市發布。
從諜照圖來看,騰勢這款新SUV大范圍還原了INCEPTION概念車的設計,整車流線十分優雅且圓潤,極富運動感,尾部還加入了比較有肌肉感的設計細節。另外,新車還會配備隱藏式門把手、鏤空擾流板、大尺寸輪輞等等,也讓運動感得以提升。
尺寸方面,據此前消息,騰勢全新SUV的車身長度預計在4.8-4.9米左右,軸距則在2.9米左右,與蔚來ES6較為接近。同時,新車將會配有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零百加速預計在3秒左右,強調駕控體驗,按照騰勢目前的實力, 這款全新SUV火的可能性很大。
疑似騰勢6座中大型SUV車型專利圖
而另一款6/7座中大型SUV車型或為此前曝光的一組專利圖中出現的新車,整體輪廓接近騰勢X,并引入了騰勢最新的設計元素,專利圖中出現的兩種前臉設計或對應DM版本和純電動版本。目前該車還沒有具體的名稱,但是會提供6座和7座座椅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該車會是一款奶爸車,在空間方面會更加出色,可以滿足一家人的出行,在舒適性方面將有著不錯的表現。此外,該車還具備一定的越野能力,這樣開著這輛車在長途旅行或者周末自駕時會擁有更強的底氣。也就是說,這輛中大型SUV可家用可越野,可以滿足兩類不同的使用場景,讓用戶在出行方面更為從容。
值得一提的是,趙長江還表示騰勢N7將會在2023年上海車展上進行上市,而這款中大型SUV也將首發亮相,緊接著騰勢N7將會在2023年年中交付。
據官方消息,2022年,騰勢汽車用僅僅1年的時間就超越了其他品牌5年做不到的渠道布局和建設速度。截至2022年年底,正式開業門店169家,覆蓋72座城市。隨著品牌發展和產品規模的擴充,騰勢也將逐步加大渠道布局密度,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將有超過300家騰勢直營門店,覆蓋100多個城市。同時,今年還將有兩大全新的渠道類型——騰勢品牌中心和騰勢交付中心將陸續規劃,為用戶帶來更多購車、用車的便利。此外,為持續強化用戶價值,2023年,騰勢汽車將陸續上線三大品牌俱樂部、開放認證騰勢車友會,持續落成更多元用戶活動。
我們1月份新鮮出爐的,工信部網站最新一期申報目錄中,獲取到比亞迪海鷗(詢底價|查參配)申報圖。作為比亞迪打造的全新微型電動車,比亞迪海鷗定位低于海豚,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發布。車是繼海豚、海豹之后,海洋網推出的第三款量產車,定位低于海豚。
作為海洋車系的推出的全新車型,海鷗延續了部分海洋美學設計理念。新車配備封閉式前格柵,兩側搭配多邊形大燈組,搭配下方大尺寸梯形進氣口,使新車看起來更加時尚、運動。新車的車身線條較為簡潔,車身設計相對緊湊,尾部配備貫穿式尾燈組。充電口位于副駕駛這邊的車頭葉子板內,我們預計與海豚相同,快充與慢充口集成在了一起。
車身尺寸方面,根據申報信息顯示,海鷗的長寬高分別為3780/1715/1540mm,軸距為2500mm,定位于純電微型車。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一臺前置驅動電機,最大功率55kW(75馬力),目前關于新車的續航里程還不得而知。2022年,憑借著海洋網、王朝網的出色表現,比亞迪問鼎中國乘用車市場銷冠,在2023年比亞迪將推出更多新車去沖擊更高的銷量目標。作為海洋網第三款量產車,海鷗定位為一款微型電動車,上市后將與五菱繽果、Air ev晴空、奇瑞無界Pro等車型展開競爭。
在2022年10月份的工信部申報目錄中,我們看見了比亞迪漢EV新車型的申報圖,新車最大的變化是搭載了低功率的電機,同時可以看到,新車還可能會將電動防夾全景天窗調整為選配,并換裝18英寸輪圈。
外觀部分,從申報圖來看,比亞迪漢EV新車型和現款在售的車型維持一致,長寬高分別為4995/1910/1495毫米,軸距2920毫米,可以提供245/50 R18以及245/45 R19兩種輪圈規格,預計前者是標配,后者可能需要加價選裝。
動力系統方面,比亞迪漢EV新車型將會采用功率150千瓦的電機。作為參考,目前在售的單電機前驅車型功率180千瓦,扭矩350牛·米,CLTC純電續航里程715公里。目前比亞迪漢最低配車型為2021款漢EV標準續航版,這款車型還是去年上市的老款車型,電機功率也是目前全系最低功率,僅為163千瓦,電池容量64.8kWh,續航為506公里,目前來看這款申報的新車型可能就是用來替代2021款漢EV標準續航版的新車型,可能是新的標準續航版本,電池組容量預計也在60-70度電之間,續航在500以上,至于價格因為電池容量更低且電機功率更小,這款車的價格可能有望低于20萬元大關。
在去年11月份,我們通過迪粉之家微信公眾號中獲取到一組疑似比亞迪驅逐艦07的路試諜照,照片背景為深圳的比亞迪工廠所以圖片的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而且從偽裝貼紙紋路和車型尺寸來看,新車為驅逐艦07的可能性很大。驅逐艦07定位于中型轎車,也是海洋網軍艦系列的第二款轎車。
從曝光的路試諜照來看,驅逐艦07的整體車型尺寸較大,整體設計同樣采用海洋美學設計,與現款海豹類似,均采用長車頭短前懸的設計,運動感較強。同時,該車車身側面線條較為簡潔,配合平直的尾部線條,預計量產后視覺效果較為突出,非常具有年輕的運動氣息。
這次諜照除了外觀之外,內飾也被曝光。從諜照來看,新車內飾采用比亞迪海洋系列的內飾設計風格,特別是方向盤中央的BYD字樣,所以也加強了該車或為海洋系列的全新車型。同時,標志性的可旋轉中控屏也沒有缺席,而且內飾的分層式設計看上去也與海豹類似。
從底盤諜照來看,驅逐艦07采用了多連桿獨立后懸架結構。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可以看到排氣消音鼓,這也說明它并非是純電動車型,而是混合動力車型,而且圖片中也看不到后電機的存在,所以預計新車為DM-i車型。當然運動的造型外觀,也不排除新車將會推出DM-p版本以提高新車的運動性。更多的信息我們也就持續關注報道。
在去年年底,我們從互聯網上獲得了比亞迪全新混動皮卡的諜照,新車外觀覆蓋有大量的偽裝貼紙,但是依然能夠看出一些細節。根據此前的消息透露,新車有望提供1.5T/2.0T混動版車型可選,并計劃在2023年內發布。還記得開篇我們聊到比亞迪在今年將會推出全新的專業個性化品牌嗎?這臺混動皮卡也極有可能是這個全新品牌的首臺車型!
外觀方面,新車配備了分體式大燈設計,不過采用的是縱向布局,與仰望R1的橫向排列有所差異。車頭造型頗具硬漢形象的越野車風格,搭配橫向的導流槽,有點路虎衛士的風格。
車身側面仍是經典的皮卡風格,配備的輪胎規格為265/65 R18,同時在貨箱右側配備了充電口,提供快充和慢充功能。車尾預計采用貫穿式的尾燈,同樣延續了家族式的設計。
動力部分,新車有望推出DM-p性能版車型,并根據此前消息,或將提供1.5T/2.0T混動車型可選。雖然目前新車沒有太多的信息,但是DM-i系統的加持、油耗低、沒有續航焦慮的混動皮卡,相信它登場之后,必然充滿競爭力。
從上文新車的推出時間來看,其實比亞迪2023年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所有人都在等待2022年的“榜一大哥”如何華麗蛻變,飛身成蝶。
不容置疑的是,已牢牢鎖定半壁江山的本土車企,已經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春天。但是,面對開年就降4萬的特斯拉,以及其他逐漸崛起的自主品牌以及新勢力品牌,如何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持續保持競爭優勢,產品保持戰斗力,如何真正讓合資品牌乃至豪華品牌“仰望”,進可攻,退可守,也是“比亞迪們”在擁擠的上升通道中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文:太平洋汽車 柯凱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