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奔馳同款發(fā)動機 全新一代逍客還有哪些看點?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日產Qashqai,這個發(fā)音有點拗口的英文名,據說是取自伊朗居住在沙漠地帶的游牧部族。Qashqai的項目最早始于2002年,當年日產是想用一款時髦的緊湊型SUV取代Almera掀背車以及Primera家轎,其概念原型車在2004年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初代車型自2007年2月全球開賣以來,迄今仍然是日產品牌旗下的銷量常青樹,全球已經累積超過300萬臺的銷量。國內方面,東風日產在引進之時將其取名為“逍客(詢底價|查參配)”,最早是在2008年3月上市,憑借靈動的設計和優(yōu)秀的機械素質,在國內銷量同樣創(chuàng)下佳績。
目前國內在售的逍客是2015年10月上市的第二代車型,期間也經歷了中期改款,但算上這一代在海外的發(fā)布時間,已經踏入第十個年頭,再加上第三代車型已經在海外發(fā)布兩年,東風日產再不引進國產,逍客的市場份額分分鐘被對手奪走。雖說逍客在2022年依然賣出了超過15萬臺,但面對競爭對手紛紛更新迭代,奇駿銷量遲遲未能上去,東風日產也終于帶來了全新一代的逍客。不久前,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6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中,新一代東風日產逍客的申報圖以及相關產品信息終于得到曝光,這也意味著新車亮相和上市步伐將會越來越近。
上代逍客發(fā)布距今已經有10年光景,雖然造型仍然舒服順眼,但在日產家族普遍更換全新設計、以及周遭競品紛紛換代之際,還是顯得有些落伍了。來到新一代逍客,整套設計脫胎換骨,渾身干脆利落的鋒利線條取代了過去溫順的形象。即使身上同享了諸多同門車型的設計DNA,但靈巧的身段和大量傾斜線條依然能夠令人第一眼就可以辨別出來。
(新一代國產逍客申報圖)
(海外版逍客官圖)
(現款逍客實拍圖)
老款逍客的前臉基本上同期縮小版的奇駿,大燈和格柵尺寸都較為精巧低調,而新一代逍客顯然更加乖張,在遵循日產V-Motion設計格調的基礎上,將進氣格柵高度增加至接近整個車頭正面,而V型鍍鉻飾條變成黑白相間,中部為熏黑點陣式網格和日產最新的品牌LOGO。
(前大燈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為LED日行燈,下半部分采用了帶有12個獨立原件的矩陣式LED遠近光組,并可根據道路狀況和前方交通情況來自動調整光束,估計此功能更多會出現在中高配車型上。)
C字形大燈在目前最新的途樂、Pathfinder這兩款大型SUV上均可看到,不過以逍客年輕化定位,設計師無須過于拘謹,直接將將回力鏢造型兩翼做得更長、更傾斜,非常任性。
(左:途樂 / 右:Pathfinder)
下方前包圍在兩側設有仿導流孔設計,并通過線條“削”出豐富的層次感,在海外官圖上,此處還嵌有精致鍍鉻飾條包裹的LED霧燈,在申報圖中的車型則被取消。
車側部分融合Kicks勁客的元素,腰線刻意打造出前低后高的設定,而顯然比舊款更加鋒利帥氣。雙色車頂與D柱連接部份同樣擁有懸浮式車頂的區(qū)隔概念,這也是如今非常流行的D柱處理手法。后翼子鈑輪拱略為凸出,透過后保險杠折線加強,塑造出運動化的氣質。
(現款逍客實拍圖)
(比起現款車型,新一代國產逍客在三維尺寸上都有幾厘米的長進,但由于其定位原因,即使換代也不會"發(fā)福"太多,而軸距也基本和海外版一致,來到2665mm。)
尾燈組的設計與頭燈互相輝映,方向燈外側突出至后翼子板上,打造出更開闊的視覺感受,在造型上還與現款天籟有異曲同工之妙。值得留意的是,新尾燈還加入3D多層設計,配合全LED光源,點亮后能帶來養(yǎng)眼的效果。
(新一代國產逍客申報圖)
(海外版逍客官圖)
新一代逍客的申報圖車型或未低配型號,因此后保險杠下包圍為全黑色,視覺效果相對沒那么出彩。申報信息里面還出現了另外一張后保險杠的圖片,采用與海外版一致的銀灰色護板作為點綴,預計為高配型號擁有。
(新一代國產逍客申報圖)
(現款國產逍客實拍圖)
根據申報信息,新一代國產逍客的輪胎尺寸有三種,分別為215/65R17、235/55R18、235/50R19。除了申報圖車型中的熏黑輪轂,申報圖還有兩款鋁合金高光效果的雙色輪轂,顯然更加精致帥氣,搭配新逍的設計風格,預計能帶來更加奪目的裝車效果。
新一代國產逍客
根據此前海外版發(fā)布時的資料,新一代逍客為了彌補尺寸的增加所帶來的重量,其車身大量采用復合材料制成,其中后擋板減輕2.6kg,而所有車門/前擋泥板/發(fā)動機蓋都使用了鋁材質,從而減少21kg;同時綜合白車身比以前減輕了60kg,而車身剛度提高了41%。
從申報信息看來,新逍客告別了以往2.0L自然吸氣引擎,轉而搭載1.3T+12V電機組成的輕混總成,其四缸發(fā)動機(代號HR13)最大功率為116kW(160PS),傳動部分預計匹配CVT變速箱,賬面數據與海外版一致,同時亦比現款國產版要高一些。作為對比,現款國產逍客全系采用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代號MR20)和CV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最大功率111kW(151PS),最大扭矩194N·m。
(新一代逍客申報信息)
值得留意的是,這副代號HR13的1.3T四缸發(fā)動機由雷諾-日產-三菱聯(lián)盟與戴姆勒(奔馳母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此前曾應用在奔馳A級、B級、GLA級等車身上(這副機器在奔馳車上被稱為M282),在雷諾梅甘娜、風景、Clio等部分車型上也同樣搭載。
這一代逍客還在海外首次提供了e-POWER版本,但目前暫未有國產消息。其搭載有1.5L汽油發(fā)動機+電機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140kW(190PS),峰值扭矩高達330N·m,其中發(fā)動機主要作為發(fā)電機,并未電動機和蓄電池提供能量,使得內燃機得以保持最佳范圍內持續(xù)運行。
(海外版逍客e-POWER)
此外,e-Power系統(tǒng)還會提供單踏板駕駛體驗,駕駛員“僅使用油門踏板即可啟動、加速和減速,最多可支持90%的駕駛情況;駕駛員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標準、運動、環(huán)保。
新一代逍客比起舊款內飾有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我們不妨先看看海外版車型以作參考。得益于更多現代的設計元素加入,讓新車的內飾看起來并沒有現款車型那般中庸,多了幾分精致居家的感覺。層次感十足的中控臺通過兩端微微翹起并延伸,在緊湊的空間也能營造出開闊的空間感。
(考慮到海外純燃油版的逍客僅使用9英寸中控屏,在國內顯得實在有點寒酸,小編預計新車會使用海外版e-POWER的12.3英寸寬比例觸摸屏,然后內嵌日產Connect超智聯(lián)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備了導航、語音指令、車家互聯(lián)以及車載KTV等當下比較新潮的功能。)
(現款國產逍客內飾)
(海外版逍客e-POWE中控屏)
方向盤采用日產目前最新的三輻式平底樣式,兩側對稱分布多功能物理按鍵(左多媒體/右定速巡航),配合恰到好處的皮質包裹,相信能為駕駛者帶來更多舒適的交互體驗。
(駕駛輔助等安全配備部份,新車有望采用最新ProPilot駕駛輔助系統(tǒng),包括擁有ICC 自動跟車系統(tǒng)、車道維持輔助、并支持速限辨識與整合導航自動調節(jié)車速。)
另外,新逍客也會改用電子擋桿樣式,游艇式造型+環(huán)裝鍍鉻點綴更顯精致,還可以減少對空間的占用。同時,新車檔把旁還設有駕駛模式撥桿(提供5種駕駛模式)以及AutoHold+電子手剎系統(tǒng)。
(國產版車型或同樣會帶來“ZERO GRAVITY”零重力座椅,有效減緩長時間乘坐帶來的疲憊感。)
(參考海外版車型,新一代逍客的內飾加入了多種材質和縫線工藝互相融合,不僅有木紋飾板,皮質包覆的面積也十分可觀。)
(后排寬大的座椅可帶來更舒適的乘坐體驗,還擁有獨立USB充電口、空調出風口等功能。))
得益于更出色的空間利用率,新逍客不僅使后排膝部空間提升28mm至608mm,后備廂容積也有大幅提高,其后備廂儲物能力在放倒后排的狀態(tài)下,一口氣增加50L以上的容量。加上重新設計的后懸架結構,使尾門地臺高度降低20mm,更便于拿取行李。當然,這些數據都是來自對應的最新海外版車型,不排除國產版在這些細節(jié)上有微調,但預計不會有明顯差距。
而說到逍客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2006年。
●第一代車型(2006-2014年)
當時第一代車型于2006年在英國迎來全球首發(fā),其命名是源自伊朗居住在沙漠地帶的游牧部族,翻譯為“城市游牧民”,是由日產歐洲設計中心研發(fā)。不過在當初第一代逍客并未使用SUV的車型定位,而是采用了當時歐洲所流行的“Crossover”車型定位,翻譯成中文也就是“跨界車型”。
當時逍客一經在歐洲上市,就憑借著個性的外觀設計、出色的NVH表現、可靠的2.0L引擎+四驅系統(tǒng)獲得了很高的市場認可度;到2008年,日產也將第一代逍客正式引入國內市場,并在上市后7年的時間內讓國內累計銷量突破60萬臺。
到2011年1月5日,第一代逍則迎來了小改款,首次增加了1.6L發(fā)動機,也因此讓售價進一步下探。
而在2011年,逍客更是改變了整個中國SUV市場的格局,據數據統(tǒng)計2011年1-5月,逍客的月均銷量就已經超過7000輛,6月首次過萬,到了第四季度逍客的銷量就穩(wěn)定在了萬輛水平,全年以超過11萬輛的成績排在了SUV銷量榜單的第四名。
●第二代車型(2014-2021年)
到2014年,銷售了8年的第一代逍客也終于迎來換代,更為年輕的外觀和豐富的科技配置也讓其銷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歐洲上市更是連續(xù)兩年銷量突破了20萬輛,連續(xù)榮獲2014年、2015年歐洲最佳年度車的殊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代逍客(歐版)將后獨立懸掛改為了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并首次加入了電子手剎系統(tǒng);而國產版則將非獨立懸掛改回了獨立懸掛(很大程度受當年的大眾速騰短軸事件影響),并取消了電子手剎僅采用傳統(tǒng)機械手剎。
同時第二代逍客還首次搭載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全新的1.2T發(fā)動機取代了第一代車型的1.6L發(fā)動機,也讓燃油經濟性進一步提升。
在國內市場,第二代逍客于2015年正式上市,銷量更是節(jié)節(jié)攀升,于2015-2016的兩年多的時間內累計銷量達到了37.21萬輛,平均月銷量超過1.2萬臺,幾乎在同級別車型中有著統(tǒng)治的地位,相比于其他車型而言逍客的市場認可度可謂是相當驚人。
而到2019年,第二代逍客也引來了中期改款,加入了日產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并引入Nissan Connect智能系統(tǒng),進一步滿足當時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不過在面對其他對手們的發(fā)力下(本田繽智、豐田C-HR、大眾探歌等),逍客的市場份額也逐漸下降。
上市十多年來,日產逍客已經在國內累積了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雖然本田、豐田、大眾等巨頭后來紛紛插足逍客所在的市場領域,但逍客的銷量依然非常堅挺,即使是現在這一代賣了8年的車型,去年也賣出了150621輛(數據源于乘聯(lián)會),位于SUV銷量排行榜里面的第九名,意味著平均每月都過萬臺的佳績。對于此刻的東風日產來講,逍客的角色無異更加重要。在內外設計、配置和動力提升了全新高度之后,新一代逍客還能否延續(xù)前輩們的輝煌成績?(文:太平洋汽車 楊嘉臻)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