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之鑒 奔馳MFA平臺四款車型前景分析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奔馳A級、B級本來就是前驅車型,同平臺下奔馳又推一款轎跑車型奔馳CLA在國內上市,它能否成為轎跑的代表?奔馳MFA平臺到底有何玄機?還有哪些車型來自于這個平臺,它們有何共性?下文我們來簡單探討奔馳品牌旗下的四款前驅車。
![]() | 體驗讀圖模式 |
● 淺讀MFA平臺
這里說的MFA,并非藝術專業碩士學位(Master of Fine Arts)的縮寫,也不是Malicious False Alarm惡意虛假警報,更不是“免(Mian)費(Fei)啊(A)”的簡稱。而是奔馳在2011年125周年慶典上發布的Merecedes Front-wheel-drive Architecture(可譯作:奔馳前驅架構)。顧名思義,它就是奔馳為了打造前驅車型的一個模塊化平臺。
奔馳MFA平臺的誕生,用于取代上一代被稱作“三明治式”設計的底盤結構,“三明治式”是奔馳設計的一款底盤結構,其特點為底盤采用夾層設計,發動機位置靠下,車身地板和座椅高度經過提高,可以減輕車禍事故時正面撞擊對乘客造成的傷害,并且可以擁有更佳的駕駛視野。
誕生于“三明治式”平臺的奔馳A、B級,并沒有推出性能版車型,可能是因為該平臺誕生的車型高度相對較高,操控和運動性都不好調教。而MFA平臺則能夠幫助設計師調教出較低矮的車型,比如在MFA平臺下誕生的新一代奔馳A級,車身高度大大降低,而且采取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掛,這種改變,正是為操控而生的選擇。
再說了,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模塊化戰略已經是大勢所趨。奔馳推出MFA平臺,除了能夠為奔馳豐富車型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更能夠把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后,奔馳能夠更進一步把資金用在科技研發上。
● MFA的使命
我知道,“使命”這個詞言重了。不過新平臺的誕生,就意味著奔馳品牌將為新車型作出一些改變,奔馳MFA平臺到底有什么特點呢?
其實奔馳MFA平臺跟寶馬的UKL平臺比較相似,主要用于生產小型車以及緊湊級別的車型,轎跑、跨界、小型SUV也是奔馳MFA平臺所長。
奔馳MFA平臺將在操控性以及舒適性方面下重功夫,采用前麥佛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掛的底盤結構、車身高度降低、而且還有利于規劃性能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 MFA的動力陣型
奔馳MFA平臺主要用于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包括我們熟知的1.6T、2.0T發動機,另外在歐洲市場上還有一款1.8L柴油動力,不過我們中國市場肯定接觸不到。
● MFA在中國
作為全球化平臺,而且奔馳向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MFA平臺肯定不會忽略中國市場。有消息指出奔馳將把MFA平臺放在北京的第二廠區,并且會用于投產奔馳新一代A級和B級以及小型SUV GLA,不過至截稿當天仍未有確切消息。
● MFA平臺車型
MFA平臺下還有哪些車型?詳見下表:
奔馳MFA平臺新車 | |
車型 | 進口與售價 |
新一代奔馳A級 | 25.20-35.80萬元 |
新一代奔馳B級 | 27.80-36.80萬元 |
新一代奔馳CLA | 北京車展上市/或30萬元起 |
奔馳CLA45 AMG | 北京車展亮相/或38萬元起 |
奔馳CLA獵裝版 | 預計2015年進口 |
奔馳GLA | 今年內進口/或33萬起 |
奔馳BLK | 近期消息欠奉 |
從表格可見,奔馳A級、B級已經進口國內,未來有望國產。奔馳CLA還將于本月北京車展公布售價,其性能版CLA45 AMG也有望進口國內。未來CLA獵裝版和BLK都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相關文章:
新C級/GLA/CLA領銜 奔馳2014新車計劃
//www.zhiyoubaobao.com/nation/355/3559159.html
GLA是何方神圣?奔馳全新命名規則(GL表示越野車型,CL則表示Coupe或Carbio,SL是Super Light運動車型的簡稱,加之結尾字幕表示車型的級別),奔馳GLA顧名思義就是A級平臺下的越野車。
寶馬X1是X系列中“輩分”最小的一員,擁有SUV的造型、也擁有寶馬轎車的操控魅力。一般會對寶馬X1產生興趣的朋友無非就是看中以下幾點:1,寶馬的品牌價值;2,操控和實用性;3,寶馬X1的價格以及動力。
奧迪Q3和寶馬X1都不是拿來越野的SUV,官方給予的定義是A-SUV。是將轎車的A/B/C級別劃分引入到SUV里,從而得到A-SUV(緊湊型SUV)、B-SUV(中型SUV)、C-SUV(中大型SUV)。所以Q3和X1都只能算作是緊湊型SUV。而嚴格意義上說,奔馳GLA的對手只有奧迪Q3一款,而寶馬X1只能算勉強屬于對手。
又是緊湊型SUV,又說是小型SUV,又套上了跨界的名義,那么到底三款車的尺寸有大區別呢?
奔馳GLA與競品尺寸對比 | |||
車型 | 奔馳GLA | 寶馬X1 | 奧迪Q3 |
長(mm) | 4417 | 4477 | 4385 |
寬(mm) | 1804 | 1798 | 1831 |
高(mm) | 1494 | 1577 | 1608 |
軸距(mm) | 2700 | 2760 | 2603 |
奔馳GLA的車身尺寸和對手相比并不能占多少優勢。介乎于寶馬X1和奧迪Q3兩者之間的尺寸或許能助GLA贏得更精確的市場細分。
內飾空間和對手比較
奔馳GLA的內飾給人感覺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之處在于內飾布局基本照搬奔馳A級,陌生之處就是它已是一款SUV,而非A級了。
而寶馬X1和奧迪Q3的內飾都盡顯品牌的家族元素,一目了然,并且沒有因為兩者已經國產用料材質就有所下降,依舊保持進口車的水準,可見豪華品牌對國內消費者的重視。
動力對比
論一款車型的前瞻,少不了對動力數據的比較,下表數據詳列:
奔馳GLA和對手動力對比(不算性能車型) | |||||
車型 | 奧迪Q3 | 寶馬X1 | 奔馳GLA | ||
發動機排量 | 2.0T | 2.0L | 2.0T | 1.6T | 2.0T |
發動機型號 | EA888 | N46B20 | N20B20 | M270 | - |
發動機形式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
進氣方式 | 渦輪增壓 | ||||
最大功率值 | 125kW(170PS) | 110kW(150PS) | 135kW(184PS) | 115kW(156PS) | 155kW(210PS) |
最大功率輸出 | 4300-6200@rpm | 6400@rpm | 5000-6250@rpm | 5300@rpm | 5500@rpm |
峰值扭矩值 | 280Nm | 200Nm | 270Nm | 250Nm | 350Nm |
峰值扭矩輸出 | 1700-4200@rpm | 3600@rpm | 1250-4500@rpm | 1250-4000@rpm | 1200-4000@rpm |
變速器類型 | 7擋雙離合 | 6MT/6擋手自一體 | 7擋雙離合 | ||
最高車速(km/h) | 212 | 205 | 224 | 235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8.4-7.5 | - | 8.3 | 6.6 | |
工信部綜合油耗 (L/100km) | 7.9-8.3 | 8.5-7.2 | 6.2 | - | |
官方售價(萬元) | 28.50-42.88 | 25.9-49.9 | 待定 |
奔馳的M270渦輪增壓發動機實在給力,完勝奧迪Q3的全新EA888 2.0T發動機,而且寶馬X1的N20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機從數據上看也比奔馳的2.0T動力遜色,看來奔馳進入這塊細分市場真的是有備而來。
前景分析
奔馳GLA是這塊細分市場中最晚推出的車型,你可以說它后發制人,也可以稱之為姍姍來遲。定位于跨界的小型SUV,目標就是瞄準對豪華品牌充分熱愛,懂得理解奔馳的舒適豪華,而且又對空間要求不高的年輕精英。
談到其國產的可能性,我個人認為還是相當大。畢竟寶馬X1和奧迪Q3都已經國產,并且通過入門車型下探售價,讓更多年輕人消費得起。加上它們已經在國內進駐較長時間,培養出一定人數的受眾,因此如果奔馳GLA還是以進口的方式銷售,容易造成定價與已有車型重復以及在價格上不易取得優勢的影響。因此奔馳GLA有望先進口再國產的方式來開拓中國市場,至于銷量會如何,除了要看定價,還要看喜歡時尚的四圈品牌奧迪Q3的人多呢,還是對轎車形體的X1的人多,亦或是喜歡越野感較強的奔馳GLA的人多了。
奔馳CLA前瞻:極致優雅的MFA平臺轎跑
根據奔馳全新命名規則,奔馳CLA顧名思義就是在A級平臺下誕生的4門Coupe。奔馳在2012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基于MFA前驅平臺誕生的新一代奔馳A級后,并沒有因此而停下充分利用MFA平臺的腳步。
盡管奔馳MFA平臺的產品已經擁有奔馳B級以及奔馳A級,奔馳新B級主管奔馳mini MPV業務,主要負責承擔家用保姆車的角色,而奔馳新A級也變成性感小鋼炮,聲稱要與寶馬1系以及奧迪A3決一高下。兩款兩廂車并不能滿足奔馳的野心,于是奔馳公司又在MFA平臺基礎上打造出一款CSC概念車,當時推出這款車,就是為了CLA的量產而定型。
CLA的競爭對手:奧迪A3三廂版、寶馬2系Coupe
奧迪A3三廂版的首先套上了奧迪全新家族設計,如期說長得像奧迪A6L,我覺得更像奧迪A4L。LED大燈和C柱的溜背車尾,加上下勾式的尾燈和LED日行燈相呼應,簡簡單單似乎已經成為奧迪車系的典型特征。
寶馬2系Coupe當然是大家熟悉的寶馬雙腎進氣格柵設計以及天使眼組合出的前臉,不過2系的天使眼更加纖細,與車身的流暢更加配合,在尺寸上也比現款1系Coupe更長、寬而且低矮,目前國內推出220i領先型和220i運動設計套裝。
說完外觀當然要對比一下各自的尺寸了,由于是轎跑車型,因此尺寸當然是緊湊得來又不能小氣。總之尺寸方面都不會是強項,我們只能通過數據比較看看三者各有什么表現,以作大概。
三款豪車小生車身對比 | |||
車型 | 奧迪A3三廂 | 寶馬2系Coupe | 奔馳CLA |
長(mm) | 4466 | 4432 | 4630 |
寬(mm) | 1796 | 1774 | 1777 |
高(mm) | 1404 | 1425 | 1432 |
軸距(mm) | 2618 | 2690 | 2699 |
完全想不到,奔馳CLA的車身尺寸在三者中是最有優勢的,奧迪A3三廂在寬度方面數據明顯占優,而車身長度和高度,以及軸距方面,奔馳CLA則有出眾的表現。
內飾空間和對手比較
和奧迪A3兩廂版一樣,奧迪A3三廂版的內飾依舊采用相當簡潔的設計。環抱式座艙、三幅運動方向盤、儀表盤、中央屏幕等都保持全新一代奧迪A3兩廂的設計。
寶馬2系的內飾繼承新寶馬家族的內飾設計,你可以說源自寶馬1系的內飾風格,也可以說是寶馬3系的過度產物,總之絕不會讓人感到陌生。
奔馳CLA產自于和奔馳A級同平臺,內飾跟新一代奔馳A級那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我們可以看到賞心悅目的十字形圓形出風口、碳纖維內飾板、以及分離式的液晶顯示屏,并且和蘋果iPhone 4S或以上版本機型完美結合,能讓年輕人有更多炫耀的資本,由Command和Siri來實現目前世界上最智能的人車對話。
動力對比
我們可以通過表格對比一下三款轎跑的動力,以作總結:
三款豪華品牌轎跑動力對比(不算M系列、AMG系列等性能版) | |||||
車型 | 奧迪A3三廂版 | 寶馬2系 | 奔馳CLA | ||
發動機排量 | 1.8T | 2.0T | 1.6T | 2.0T | |
發動機型號 | EA888(第三代) | N20B20B | M270 | - | |
發動機形式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
進氣方式 | 渦輪增壓 | ||||
最大功率值 | 132kW(180PS) | 135kW(184PS) | 90kW(122PS) | 115kW(156PS) | 155kW(211PS) |
最大功率輸出 | 5100-6200@rpm | 5000-6250@rpm | 5000@rpm | 5300@rpm | 5500@rpm |
峰值扭矩值 | 250Nm | 270Nm | 200Nm | 250Nm | 350Nm |
峰值扭矩輸出 | 1250-5000@rpm | 1250-4500@rpm | 1250-4000@rpm | 1250-4000@rpm | 1200-4000@rpm |
變速器類型 | 6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器 | 8擋手自一體 | 7擋雙離合 | ||
最高車速(km/h) | 242 | 230 | 202 | 224 | 24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7.3 | 7 | 9.1 | 8.3 | 6.6 |
工信部綜合油耗 (L/100km) | 6.7 | 6.2 | 6 | 6.2 | 6.4 |
官方售價(萬元) | 27.98-33.43 | 30.2-51.7 | 待定 |
我們并沒有算上M235i或CLA45 AMG等性能版車型,畢竟這不屬于轎跑范圍,已經算是小跑了。列此表格并不是打算幾款車型比個高低,畢竟大家注重的點都不同。奧迪A3三廂版可能更注重舒適性,雖然它十分運動范兒,但是無論是底盤調校還是配置動力,都并不熱血。而寶馬2系則是一款轎大于跑的車型,感覺適合女生多一些。奔馳CLA則是注重性能與豪華的結合,在設計和動力上都有所體現。
前景分析
如果奔馳CLA進口售價約25萬元起步,那么就會給奔馳A級和奔馳C級造成沖擊;假如奔馳CLA會國產,那么奔馳CLA有望成為奔馳最便宜的四門轎車。因此奔馳CLA進口將會有怎樣的定價以及是否有國產計劃,將很大程度影響著奔馳CLA在國內市場的走向。
奔馳CLA海外售價(國內售價參考) | ||||
車型 | 發動機類型 | 變速器類型 | 最大功率 | 售價 (歐元/人民幣) |
奔馳CLA 180 | 1.6T 直列四缸 | 6MT | 90kW(122PS) | 35100/ 29.3萬元 |
奔馳CLA 180 BlueEFFICIENCY Edition | 1.6T 直列四缸 | 6MT | 90kW(122PS) | 35100/ 29.3萬元 |
奔馳CLA 200 | 1.6T 直列四缸 | 6MT | 115kW(156PS) | 39400/ 33萬元 |
奔馳CLA 250(國內名260) | 2.0T 直列四缸 | 7G-DCT | 155kW(211PS) | 48800/ 40.9萬元 |
7AT | ||||
奔馳CLA 220 CDI 柴油 (或不引進) | 2.0T 直列四缸 | 7G-DCT | 125kW(170PS) | 47000/ 39.4萬元 |
7AT |
反觀競爭對手,奧迪A3三廂版的起售價為27.98萬元,寶馬2系的起售價為32萬元,假如奔馳CLA選擇30萬左右的中間價作為國內市場的起售價,那么受到最大沖擊的車型將會是國產奔馳C級(現款目前起售價31.50萬),預計新一代車型售價更高一點。屆時中國的奔馳準用戶,在30萬的預算下,寧愿選擇一款國產的豪華品牌中級車,還是選擇一款進口的緊湊級轎跑?這可能取決于年齡層的分類了。
奔馳A級前瞻:國產售價或順應拉低
2013年4月15日,新一代奔馳A級帶著三款車型在國內上市,售價區間為25.2-35.8萬元,新一代A級按動力劃分的A180、A200級A260 Sport三款車型。目前競爭對手中寶馬1系的進口售價為24.2萬起售,國產奧迪A3的起步售價為19.99,而進口A3兩廂版的售價為26.98萬元,沃爾沃V40的起步售價為23.99萬元。本文主要探討一下奔馳A級一旦國產后的前景如何。
奔馳新A級的競爭對手:奧迪A3、寶馬1系、沃爾沃V40、雷克薩斯CT200h
自從大眾集團采用了所謂的家族式的設計之后,旗下車型的設計有著非常相似的DNA,當然全新奧迪A3也無法幸免。奔馳新A級是一款兩廂車,因此對應的對手應為奧迪A3兩廂版以及寶馬1系。
然而還有兩款車我們不能遺忘,就是低調的豪華品牌沃爾沃V40以及售價相當的豪華品牌兩廂車型雷克薩斯CT200h。這兩款車在相近價位市場區間,同樣也會影響著奔馳A級的銷量。
● 尺寸對比:
新一代奔馳A級和對手尺寸對比 | ||||||
車型 | 奔馳A級 | 寶馬1系 | 奧迪A3 | 雷克薩斯 CT200h | 沃爾沃V40 | |
進口版 | 國產版 | |||||
長(mm) | 4292 | 4324 | 4324 | 4319 | 4320 | 4369 |
寬(mm) | 1780 | 1765 | 1785 | 1785 | 1765 | 1802 |
高(mm) | 1433 | 1458 | 1423 | 1441 | 1440 | 1445 |
軸距(mm) | 2699 | 2690 | 2626 | 2629 | 2600 | 2647 |
從尺寸著手,我們發現在這個價格區間的豪華品牌兩廂車型中,奔馳A級有著同級最優的軸距,不過總體車身尺寸最大的應為沃爾沃V40。
● 動力對比
新奔馳A級的三款汽油發動機都是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都采用燃油直噴技術,都屬于奔馳M270系列發動機。渦輪增壓和燃油直噴技術我們都耳濡目染,不需要多說了。這三款發動機對應的車型分別為A180、A200和A260。
奔馳A級和對手動力對比(不算M系列、AMG系列等性能版) | ||||||||
車型 | 沃爾沃V40 | 雷克薩斯CT200h | 奧迪A3兩廂版 | 寶馬1系 | 奔馳A級 | |||
發動機排量 | 2.0T | 1.8L+電機 | 1.4T | 1.6T | 2.0T | 1.6T | 2.0T | |
發動機型號 | - | 5ZR-FXE | EA211 | N13B16A | N20B20 | M270 | - | |
發動機形式 | 直列五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
進氣方式 | 渦輪增壓 | |||||||
最大功率值 | 132kW (180PS) | 73kW(99PS) | 110kW (150PS) | 100kW (136PS) | 135kW (184PS) | 90kW | 115kW (156PS) | 155kW (211PS) |
125kW (170PS) | ||||||||
最大功率輸出 | 5000@rpm | 52000@rpm | 5000- 6000@rpm | 4400@rpm | 5000@rpm | 5000@rpm | 5300@rpm | 5500@rpm |
4800@rpm | ||||||||
峰值扭矩值 | 300Nm | 142Nm | 250Nm | 220Nm | 310Nm | 200Nm | 250Nm | 350Nm |
250Nm | ||||||||
峰值扭矩輸出 | 2700- 4000@rpm | 4000@rpm | 1750- 3000@rpm | 1350- 4300@rpm | 1350- 4800@rpm | 1250- 4000@rpm | 1250- 4000@rpm | 1200- 4000@rpm |
1500- 4500@rpm | ||||||||
變速器類型 | 6擋 手自一體 | CVT無級變速 | 7擋雙離合 | 8擋手自一體 | 7擋雙離合 | |||
最高車速(km/h) | 230 | 180 | 213 | 210 | 243 | 202 | 224 | 240 |
222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10.3 | 8.4 | 6.2-8.7 | 9.1 | 8.3 | 6.6 | |
工信部綜合油耗 (L/100km) | 7.5-8.3 | 4.6 | 5.5 | 6.3-6.7 | 6 | 6.2 | 6.4 | |
官方售價(萬元) | 23.99- 36.49 | 26.90-41.60 | 19.99- 28.67 | 26.2-37.9 | 25.2-35.8 |
● 國產前瞻
曾有消息表示全新奔馳A級會由北京-奔馳進行國產。而目前國內在售的全新奔馳A級為全進口,指導價為25.2-35.8萬元。作為一款豪華品牌小排量緊湊型車,如此價格有無下探的空間?目前廣州已經有2萬左右的優惠幅度,優惠下來后A180 風尚版為23萬,對于一款掛著奔馳標的車來說,很多人還是愿意選購的。
新一代奔馳A級(進口車型) 指導售價 | |
車型 | 售價(萬元) |
A180 風尚版 | 25.2 |
A200 都市版 | 27.8 |
A260 Sport運動版 | 35.8 |
然而考慮到全新A級有可能國產化,從此前奔馳E級等國產化車型的價格來看,我們不指望價格會下降超過20%(大約是關稅的比例)。但我認為奔馳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產品大幅度降價才賣得動的尷尬情況,所以官方價格肯定會比進口車型更合理。
再參考國產奔馳C級的價格,我們大概預測國產后的新奔馳A級價格或在20-30萬區間,畢竟還有給點定價空間給奔馳CLA嘛。作為一款性能優異的豪華小鋼炮,這個價位應該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的。目前奧迪A3已經推出兩廂版的國產車型,新寶馬1系還是進口銷售,價格都遠高于此,因此新A級一旦國產并下探售價,受歡迎程度應非常可觀。
奔馳B級國產前瞻:和2系Active Tourer大作戰
新一代奔馳B級(以下簡稱全新奔馳B級)同樣和奔馳A級共享平臺,但當然也是全新一代的奔馳A級,平臺代號為W246。這對孿生兄弟可以說是一起進行了徹底的進化。全新奔馳B級同樣也是緊湊型MPV,但是重新設計的外觀、完全革新的發動機都讓全新奔馳B級摒棄了老款奔馳B級那憨厚的感覺。當然有一點很重要,全新奔馳B級未來還有可能國產。
奔馳B級競爭對手:寶馬2系Active Tourer
奔馳B級在這個細分市場上終于有了自己的確切對手,就是剛邁進前驅大門的寶馬2系Active Tourer。這款車來自寶馬UKL平臺,是寶馬史上第一款前驅車。未來在這個平臺上還會推出寶馬1系GT、新一代MINI三門版和五門版。
車身尺寸對比:
新一代奔馳B級VS 2系Active Tourer | ||
車型 | 新一代奔馳B級 | 2系Active Tourer |
長(mm) | 4359 | 4342 |
寬(mm) | 1786 | 1800 |
高(mm) | 1545 | 1555 |
軸距(mm) | 2699 | 2670 |
新奔馳B級相比老款軸距縮短了79mm,高度縮小了47mm,寬度增加了9mm,意味著彎道性能的提升,高度下降重心下降,軸距縮短但寬度增加,整車的彎道性能、或者說操控穩定性都會更強。而和寶馬2系Active Tourer 的對比,更是在車身長度和軸距都有不錯的表現。
● 動力對比
全新奔馳B180的1.6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0kW(122PS)/5000rpm,峰值扭力為200N.m/1250-4000rpm,很接近大眾集團的1.4TSI發動機(歐版調校:90kW/5000rpm、200N.m/1500-4000rpm),相比老款奔馳B200上那臺來自三菱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00kW/5500rpm、峰值扭矩為185N.m/3500-4000rpm,全新奔馳B180的功率略低,但可以提前輸出最大功率,并且扭矩優勢明顯。
全新奔馳B200的1.6T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115kW(211PS)/5300rpm,峰值扭力為350N.m/1250-4000rpm,幾乎可以媲美大眾的1.8TSI發動機(118kW/5000rpm、250N.m/1500-4200rpm),比奔馳C180那臺1.6L機械增壓發動機更強(115kW/5200rpm、230N.m/3000-4500rpm)。因此全新奔馳B200在8.2s內可以完成0-100km/h加速。
新一代奔馳B級VS 2系Active Tourer | ||||
車型 | 新一代奔馳B級 | 2系Active Tourer | ||
發動機排量 | 1.6T | 2.0T | 1.5T | 2.0T |
最大功率 | 90kW(122PS) | 155kW(211PS) | 100kW(136PS) | 170kW(231PS) |
115kW(156PS) | ||||
峰值扭矩 | 200Nm | 350Nm | 220Nm | 350Nm |
250Nm | ||||
變速箱 | 7擋雙離合 | 6MT/6AT | 8速手自 | |
百公里加速 | 8.4s | 6.8s | 9.3s | 6.8s |
10.2s |
奔馳新B級和寶馬2系Active Tourer的動力對比明顯就是2.0T之爭,預計2系將繼續搭載寶馬的N20 2.0T直列四缸發動機,經高功率的數據調教已經完勝剛才一路過關斬將而來的奔馳M270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不過數據上的毫厘之差日常行駛還是很難感受,具體動力表現如何要看用戶駕駛習慣了。寶馬2系Active Tourer還有一款柴油動力,由于引進國內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在此就提及了。
奔馳新B級國產前瞻
既然奔馳MFA平臺已引進國內,那么同平臺車型國產是遲早的事情。目前國內市場已經在售進口版的奔馳B級三款車型,分別為B180、B200、B260,售價是27.8萬-36.8萬元。近期編輯從廣州地區的奔馳經銷商處了解到,奔馳B級最高可優惠5萬元,少量現車供應。由此可見,奔馳B級定價還是有相當大的降價空間。
新一代奔馳B級 指導售價 | |||
車型 | 售價(萬元) | 現價 | 優惠幅度 |
奔馳B180 | 27.8 | 22.8 | ↓5.00萬 |
奔馳B200 | 32.8 | 27.8 | ↓5.00萬 |
奔馳B260 | 36.8 | 31.8 | ↓5.00萬 |
然而奔馳B級本身在這個價格區間上并沒有太明顯的競爭對手,雖然這個價格區間上MPV又不少,進口MPV也有,不過這個價格區間的豪華品牌緊湊級MPV目前國內市場尚未有新B級的對手,因此奔馳B級的定價偏高也是一家獨大造成的現象。不過隨著寶馬2系Active Tourer的引進,奔馳B級想要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就需要動動腦筋了。
目前來看,2系Active Tourer更注重空間的利用以及行李廂容積的擴充,而B級主要是家庭以及豪華舒適性的體驗,前者偏戶外出游使用,后者偏家用。想要穩固地位,新B級國產化都是不錯的決策。預計B級國產后價格可以下探到25-28萬元左右起售,這將會給寶馬2系Active Tourer的定價策略帶來壓力。
編輯總結:
奔馳MFA平臺下誕生的四款前驅車型,各自擔當著不同的角色。未來前驅家族還會得到補充,包括CLA45 AMG、CLA 獵裝版、GLA45 AMG都會悉數登場和中國的朋友們見面,而奔馳BLK的推出計劃何時會再有消息傳出?拭目以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濂旈┌鏂拌濺錛?/span> 濂旈┌GLC鏂拌兘婧?/a> CLE綰MG 榪堝反璧玈綰ф柊鑳芥簮
濂旈┌鐑棬杞﹀瀷錛?/span> 濂旈┌GLA(榪涘彛) 2015嬈?GLA 200 濂旈┌GLA(榪涘彛) 2015嬈?GLA 260 4MATIC 濂旈┌GLA(榪涘彛) 2015嬈?GLA 260 4MATIC鍔充雞鏂壒鍒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