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車展:奔馳純電G級 解鎖更多越野新玩法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長久以來,被網友稱為”大G“的奔馳G級都是財富的象征之一,在國內社交網絡上它甚至還被賦予更多屬性,話題度一直居高不下。早在去年上海車展,奔馳就已經帶來了純電G級的概念原型車,時隔一年,其量產版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G級越野車終于在2024北京車展前夕迎來全球首秀。
新車是G級越野車家族首款純電量產車型,擁有電動虛擬差速鎖+非承載式車身+電動低速越野擋,其CLTC續航達570km,原汁原味的G級外觀+更多樣的電動越野新玩法,純電G級會否像它的燃油版一樣受到富人們的青睞?
與徠卡M系旁軸相機、Vespa摩托車、MINI Cooper等傳世工業作品一樣,G級自1970年代末誕生以來,整個形態和設計元素并沒有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動。時間一長,如此iconic的外表這也成了它安身立命之本。不過隨著科技變遷,哪怕是上述的經典產品,也質感和細節上早已經跟隨時代的步伐已久,因此我們看到憨豆駕駛的MINI,和路上時髦青年駕駛的MINI,雖然都叫“MINI”,但也明顯知道是兩個時代的產物。
來到眼前的純電G級,雖然內核早已“觸電”,但它并沒有像EQS、EQE那樣和對應的燃油轎車(S級、E級)擁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弓形車身、貫穿式前后大燈?抱歉,我仍是我,決不能有違祖上遺傳下來的外表,方盒子的身形絕不會一夜之間變成圓滾滾的體態。
(左:1979款G-Wagen / 右:新款燃油版G級)
純電G級將一脈相承的G級車經典審美帶入電動時代,標志性的方盒子造型、經典的圓型頭燈、位于發動機蓋的梯形轉向燈,以及造型獨特的車門把手,甚至還有G級特有的關門聲......無不是萬千車迷趨之若鶩的dream car元素。
不過,G級數十載以來首次出現的電動車,純電G級還是會在一些細節上彰顯獨特一下的身份。例如新車采用黑色面板散熱器格柵,并以可發光的LED燈帶環繞,在解鎖及鎖止車輛時呈現創新性的動態效果。
另外,略微凸起的引擎蓋、A柱、車頂擾流板均經過空氣動力學優化設計,進一步提升了這輛越野車的出行效率。這次亮相的車型為G 580 EDITION ONE,AMG套件、藍色車漆、護杠安裝孔和比普通版稍寬的輪拱造型,皆為EDITION ONE車型的專屬特征。
EDITION ONE還在外后視鏡下設置了地面投影裝置,顯示:STRONGER THAN TIME,意為“比時間更強大”。
車尾設計繼續原汁原味保留G級原有設計風格,不同的是,純電G級的備胎位置搭載可放置工具的裝飾盒,與中控鎖聯動,重量相比之前減輕了40kg,內部可存放充電線和隨車工具等物品,最大載物質量為10kg,還原經典“小書包”設計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實用性。
藍色剎車卡鉗均為EDITION ONE車型的專屬配置,此外AMG Line和Night Package的加入還帶來了極具視覺沖擊力的20英寸10輻黑色輪轂。
純電G級的內飾和燃油版差別并不大,車機標配第二代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以及12.3英寸高清儀表屏及12.3英寸中央觸控屏。相較前代G級越野車,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優化Burmester 3D環繞立體聲音響系統的揚聲器布局,新增6個聲道,并在車頂內襯增添一顆帶氛圍燈的揚聲器,搭配杜比全景聲,帶來音樂廳般的沉浸式視聽盛宴。另外,“讀心語音助理”全面升級,部分功能支持免喚醒詞啟動,更提供20余項G級專屬語音指令,為車主帶來更便捷的座艙體驗。
駕駛者可開啟“數字越野座艙”界面,通過數字儀表屏和中控屏獲得包括水平儀、指南針、海拔、前后輪轉向角、扭矩、功率、胎壓等在內的專業實時數據,令駕控盡在掌握。“實時越野路面影像”功能配合360度攝像頭,可在中控屏上展現前機蓋下方的路面視野,幫助駕駛者在惡劣或不明路況時清晰判斷路況,及時做出最佳路線選擇。
在中控臺出風口中間可以看到,按鍵位置由G-STEERING智能越野爬行、G-TURN功能代替三把鎖的功能。其中,“G-STEERING”功能可通過輪邊電機鎖止內側后輪,顯著減少車輛的轉彎半徑,幫助車輛如圓規畫圓般,更從容地通過極限發卡彎路段。“G-TURN”調頭功能通過四電機操控兩側車輪逆向轉動,輕松完成平地高速原地轉向,助力駕駛者在極限斷頭路前輕松返航。
后排可以選裝娛樂系統,并在后排出風口下方設有2個Type-C接口和2個Micro HDMI接口,便于乘客把娛樂設備擴展到屏幕上。
純電G級傳承了家族傳統越野三件套:電動虛擬差速鎖、非承載式車身及電動低速越野擋,延續了G級越野車在滿載情況下100%的攀爬能力。其中,家族式的非承載式車身前軸采用雙叉臂獨立懸掛,后軸采用針對電驅系統獨立開發的剛性車軸。底盤全面升級后,雙層布局的電池包優化后嵌入梯形車架之中,實現車輛的低重心布局。
新車搭載4臺獨立的輪邊電機,配合智能扭矩矢量分配功能,實現“電動虛擬差速鎖”,確保每個車輪毫秒級的響應。帶自動鎖止的智能控制系統在越野模式下,依然提供完全的轉向能力。在即使只有一個車輪具備抓地力的情況下,車輛持續提供脫困能力。通過搭載電動兩擋變速箱,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可實現電動低速越野擋,通過2:1的齒比增加驅動扭矩,將動力輸出維持在低速高扭矩運轉區間,賦予車輛挑戰極限的無限潛能。
電動時代,強悍智能的電驅系統加持讓G級越野車實現比以往更強勁的越野能力。4臺可獨立控制的輪邊電機搭配電動兩擋變速箱,令新車的峰值功率達432kw,帶來1164N·m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僅4.7秒。
此外,純電G級的最小離地間隙高達250毫米,依然可實現100%(45度)的爬坡能力,并在35度時保持側傾穩定性。850毫米涉水深度比燃油車型提升150毫米,涉水能力進一步提升。針對性升級的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可對動力和制動力進行精準分配,提供優異的行駛穩定性。
純電G級配備12模組可用電量為116千瓦時的電池組,帶來CLTC工況下約570公里的續航里程。從北京出發,只需一次充電即可抵達泰山腳下。同時,車輛支持最高功率200千瓦的直流快充,由10%充電至80%僅需32分鐘。
雖然G級車的買家大多數并不會像實測里面那樣在爛路上豁,但奔馳依舊非常重視純電G級的越野性能,絕不讓它做一個花瓶。但對于電動車來講,最大的噩夢之一就是電池組在路上被磕壞,更何況是路況惡劣的路段,電池組豈不是很容被損壞?對此,奔馳也做出了保護電池方案,將電池和電機封裝在梯架內之后,采用Kevlar凱夫拉碳纖維材料作為保護底板,這是一種由美國杜邦公司研制的芳綸復合材料,可以應用與防彈衣、光纖電纜甚至在坦克、裝甲車身上。在兩年前外媒對偽裝測試車的試駕中,奔馳的工作人員甚至還可以在巖石上故意剮蹭EQG的底盤,以展示其強大的保護能力。
正式亮相前,純電G級經歷了家族嚴苛的越野路況測試。和每一代G級越野車一樣,原型測試車經歷了336次奧地利舍克爾山的攀登測試,每次測試須穿越這段海拔1,445米、坡度高達60%、側傾坡度達40%的極限戶外試煉場。值得一提的是,它一次充電可以往返14次舍克爾山頂,相當于攀爬一次珠穆朗瑪峰。不僅如此,原型測試車還穿越了危險重重的佩皮尼昂大平原,挑戰了瑞典的極端嚴寒,以可靠表現證明其家族純粹血統。
但G-Class從來不缺話題熱度,也無懼過時,無論是過去各種版本的燃油版車型,還是眼前的純電G級,都能激起全球車壇和車迷們的討論。那么這會代表燃油G級的消亡嗎?作為奔馳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車型之一,G級和S級、SL級一樣都是圖騰般的存在,相信在可見的將來并不會輕易消失。在電動時代,強悍智能的電驅系統加持只會令G級越來越更上潮流,解鎖更多新玩法。(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張文輝-2103)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