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左延安:五年啟動4個平臺投放6款新車
“即便在轎車項目上投入了20個億,江淮的資產負債率仍低于50%,這是國內絕大多數企業很難做到的!”對于江淮上馬轎車項目是否會引發企業資金流不暢的疑慮,全國人大代表、江淮集團董事長左延安這樣說。
近日,正在北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借兩會之機,召開新聞發布會并正式向外界公布江淮轎車項目的發展規劃。至此,一向在上馬轎車項目上“低調示人”的江淮,終于宣告自己即將踏上風險更大的轎車之路。
而就在一個月前,江淮首款轎車產品也以“HFC7240”的代號正式登上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一批“新車產品目錄”的公告。
轎車“破題”首推C級車
在江淮汽車公司發給記者的一份長達23頁的新聞資料中,左延安用了8頁的篇幅,來闡述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崛起的產業背景、江淮造轎車項目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以及江淮未來的應對策略。
“造轎車要冒風險,但是江淮如果不進入轎車領域,出路又何在呢?”如何規劃江淮汽車的未來,讓這家僅靠商用車就能在2005年擠進中國車企前10強的企業實現可持續的高速增長,是困擾左延安多年的心病。
在左延安看來,江淮“不冒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商用車發展潛力受限、國內自主品牌近年來發展呈現蓬勃之勢,是引發左延安萌生轎車之夢的客觀因素。而江淮欲以C級車率先切入市場,又讓業內人士為左延安的“冒險”捏了把汗。
“起步是難一點,但是只要第一步邁開了,以后的路就好走了。”左延安用邁步來形容江淮從C級車入手造轎車可能遇到的難題。
品質經營比規模生存重要
江淮乘用車制造公司總經理嚴剛向記者透露,江淮轎車投產后,將先以排量2.0升、長4.8米的C級轎車切入市場,此外,A級(小型)和B級(中檔)車也將在兩年內陸續推出,預計2008年總銷量將達到7萬到8萬輛。江淮首款轎車將在今年4月份上海車展亮相,7月份正式上市。
左延安則表示,目前江淮已經完成了轎車生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十余款車型的儲備已經完成,未來5年江淮將開發4個轎車平臺并推出6款全新車型。為了整合全球研發資源,江淮相繼在意大利都靈和日本東京成立了海外研發機構,而一個投資6億元的江淮汽車研究院也將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在左延安看來,江淮在轎車項目上推行品質經營遠比規模生存更重要。“外資品牌在品質上明顯占優,而低成本則是自主品牌生存的法則,高品質、低成本是江淮造轎車的總體思路,江淮首款轎車如果在品質上不過關,即便規模上去了也很難打開市場。”
江淮C級轎車在推向市場后能否獲得市場的認可,是擺在左延安面前的一道難題,而他卻認定,產品的品質本身是決定市場成本的最關鍵因素。
首批經銷商建店將獲補貼
江淮乘用車制造公司總經理嚴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江淮轎車今年的產銷目標是5000至6000輛,為了更好的銷售轎車產品,江淮將在原有乘用車銷售網絡中單獨開辟一個轎車銷售渠道,渠道將采用“一級店+二級店”形式組建一個全國性的銷售網。
嚴剛告訴記者,今年年底前,江淮轎車在全國將建成30個一級店(即傳統意義上的“4S店”)和同時啟動30個二級店。據悉,江淮轎車的經銷商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來自原來經銷MPV瑞風的隊伍。不過,對于一款年內產銷規劃不到1萬輛的自主品牌中高級車而言,有多少經銷商愿意掏錢建店呢?
對此,嚴剛表示:“對于首批投資建店的經銷商,廠家將在資金上給予扶持,并在必要時提前給建店的經銷商補貼,以減小經銷商的投資風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