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為解決交通堵塞 研發雙體車曝光
雙體車的穩定桿
為了提升聯體后的車身剛度,增加車頂的耐壓強度。雙體車的頂部,采用了四條縱置、三條橫置的穩定桿,作為加強梁。橫置的穩定桿,需要解決分離和連接問題。雙體車的穩定桿,由桿體一和桿體二組成。在桿體一的一端和桿體二的一端,設有一對可拆卸且周向固定的連接裝置,提供牢固的連接、而且拆卸方便。

雙體車的自動連接與固定裝置
雙體車自動連接裝置,包括設置在主車側部的連接軸,和設置在從車側部的鎖定機構。當主車和從車,移動至合并位置時,連接軸與鎖定機構對接,然后鎖定機構將連接軸鎖定。接下來,固定裝置開始起作用。固定在主車側部的第一連接件,和固定在從車側部的第二連接件合并。兩個連接件之間通過凹凸結構相卡接,在定位后,實現穩定可靠的高強度鎖定。

雙體車的輔助輪機構
為了解決單體車在低速時平衡性和穩定性較差的技術問題,單體車的車身下部設置了輔助輪機構。本輔助輪機構,包括輪架和兩個輔助輪。兩個輔助輪設置在輪架上,分別位于單體車的后輪兩側。同時設計了,帶動輪架相對于單體車身升降的升降驅動結構,能夠隨著車速的變化來自動控制輔助輪的升降,具有智能性和可調性。從而大大提高了單體車的穩定性和平衡性。
雙體車的無線通信裝置和主從式駕駛系統
無線通信裝置主要是解決了兩個單體車合并后,信號通信困難的問題。該通信系統設置,包括設置在主車上的信號發射器,和設置在從單體車上的信號接收器。信號發射器與主車上的主控制器相聯,將無線控制信號發射出去。信號接收器與從車上的從控制器相聯,接收主車發出的控制信號。主從式駕駛系統,包括設置在單體車上,能在分體狀態下,獨立控制單體車運行的,主、從兩套的電控式駕駛。當主車和從車,合并為可正常工作的雙體車時,主駕駛系統和從駕駛系統,分別產生一個合體觸發握手信號,從而實現聯接。主駕駛系統控制從駕駛系統,實現整車的駕駛控制。
雙體車的轉向機構
以前的雙體車方案中,單體車的橫向空間有限,即使主車和從車,分別布置了轉向器,轉向拉桿長度也有限,無法適應合并后的雙體車。吉利的雙體車轉向機構,包括兩套分別設置在單體車上,可以獨立工作的單車轉向機構。當兩個單體車合并時,兩套轉向機構聯接在一起。主車的轉向機構,能控制從車轉向機構。從而實現協同工作,結構簡單,操控便捷。
雙體車的車燈和后視鏡
雙體車的車燈,有兩套相對獨立的控制系統。在分體狀態下,能夠自主控制主車或從車的左右車燈組件。在主車控制器和從車控制器上,還聯接有主控輸入裝置和從控輸入裝置。主車和從車合體之后,主控制器與從控制器相聯,分別產生一個合體觸發握手信號,從而使主控制器屏蔽從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可以同時控制主車燈和從車燈的工作。原來主車的右車燈組件,以及從車的左車燈組件,從此關閉。為了解決雙體車需要額外加裝內后視鏡的問題,吉利在兩個單體車合并側,分別設置了外后視鏡。兩個外后視鏡,結構對稱,通過調整其上的調位機構,觸發外后視鏡上的定位鎖緊機構,合二為一,成為組合式內后視鏡。
綜上所述,吉利的雙體車結構原理,并不像表面顯示的那么簡單,需要攻克一系列的技術難關。而吉利集團對該項目是關注的,多名領導掛帥,投入不少精力。系統現已經初步成型,或許在明年的車展中,就會公開亮相。雖然吉利雙體車短期內,不可能量產,取得經濟效益,但吉利或許會利用相關的研發成果,開發三體車、四體車等等,甚至進一步演化出更先進的串聯式單體列車組,從而在主從控制和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獨辟蹊徑,有所成就。(文/新浪汽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
保時捷911 129.8-300.9992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MG Cyberster 31.98-3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Temerario 待售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羿馳01 22.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保時捷718 56.5-157.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AMG GT 99.28-192.4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仰望U9 168.0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福特Mustang 38.98-72.5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歐陸 292.5-414.2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瑪莎拉蒂MC20 253.88-414.5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