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比亞迪G3R 分網模式下催生的“新車”
人工生產是低成本的基礎!
2008年,巴菲特入股之初,這宗交易的主要助手中美能源CEO戴維·索科爾曾赴深圳比亞迪電池車間參觀。他吃驚地發現,一排排工人坐在操作臺前,如同 18世紀的紡織女工一樣,僅僅依靠簡單的機器加雙手就包裝出了成千上萬的電池。他連呼:“不可思議”!
從創業之初,王傳福就確定,要用低成本超越日本電池企業已筑成的高門檻,辦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對自動化生產線加以拆解、改造,盡可能用人工代替機器,輔以夾具來固定零部件,提高精度,保證質量。這就是比亞迪引以為自豪的“夾具+人工”的模式。
與奇瑞等本土競爭者網羅地方官員不同,比亞迪喜歡收集兩方面的人才,一是優秀工科學生,有時整個班級集體簽約,這很像華為的做法。另一類是能力強、經驗豐富的退休工人或工程師。這些熟練技術人員帶來彌足珍貴的經驗和技術,幫助比亞迪縮短成長期。比亞迪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比亞迪公司員工總計14萬,其中工程師人數就超過了3萬。
鮮為人知的是,多數鋰電池生產企業的電池,是盒狀的,而比亞迪的產品很多是圓柱形。原因是,盒狀電池需要專門的自動化疊片機疊裝涂上了正極材料的鋁箔,而柱狀電池使用人工直接卷起來就可以,大大節省了設備采購成本。
2003年接受央視《對話》欄目采訪時,王傳福曾總結自身在IT領域的經驗,認為人力成本加上市場優勢,是中國企業獲得成功的關鍵。目前,國內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一條手機電池生產線上通常只需要50人,而比亞迪通常有100人之多。
比亞迪一位離職員工說,用人工代替機器,使比亞迪手機電池的淘汰率很高,通常在20%-30%。在給客戶諾基亞提供80萬訂單產品時,比亞迪通常會按照100萬來生產。而自動化程度高的日本企業,產品淘汰率僅5%左右。
不過在王傳福看來,與動輒上千萬元乃至上億元的固定設備投入相比,增加的人力和淘汰率完全可以接受。除了改造生產工藝,比亞迪還通過改變鋰離子電池的溫度條件,來減少設備投資的成本。2003年收購秦川后,王傳福將“人工+夾具”模式推廣到汽車領域。
與上海大眾、北京現代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合資企業生產車間不同,位于深圳的一條比亞迪F6總裝生產線有220個工人。比亞迪將總裝工序進行了詳細拆分,每個工位通過夾具固定車身,即使是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沖壓和涂裝車間,鋼板給料、組件搬運等工序,大部分也均由人工完成。總之,能用人手的,就盡量不用機器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
凱美瑞 17.18-25.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邁騰 17.49-24.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寶馬3系 31.99-3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雅閣 17.98-23.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帕薩特 16.45-30.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奧迪A4L 28.98-40.0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奔馳C級 33.48-38.06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秦L 9.98-15.3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紅旗H5 15.98-2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亞洲龍 17.88-25.6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姣斾簹榪皢涓婂競錛?/span> 嫻風嫯07DM-i
姣斾簹榪儹闂ㄨ濺鍨嬶細 姣斾簹榪狥6 2008嬈?2.0L GL-i 鎵嬪姩 鑸掗傚瀷 姣斾簹榪狥6 2008嬈?璐㈠瘜鐗?2.0L 鑸掗傚瀷 姣斾簹榪狥6 2009嬈?2.0L 鑸掗傚瀷 鏂拌儲瀵岀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