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1.8T運動轎車將上市 自主創新進一步
這不能不引起業界的關注——當1.8T發動機投產還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華晨又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推出裝載1.8T發動機的新車時,無論是對華晨還是對其他汽車廠商,1.8T新車都將是車市上的一枚重磅炸彈。
今年華晨憑借其一貫堅持的“高起點自主創新”路線以及旗下各款產品的出色性能一舉殺入“十強”,帶給了中國汽車市場一個嶄新的自主品牌形象,不僅“小寶馬”駿捷凸顯了華晨在自主創新能力上的卓越表現,而且,即將借助1.8T發動機上市打造的“中國第一款自主品牌中高級運動型轎車”這款新車也使華晨關于自主創新的定義更為豐滿。
1.8T新車重磅入市
無論是從發動機、變速器還是各個零配件,華晨一貫的原則是“整合所有資源為我所用”,而善于整合全球資源的華晨,今年以1.8T新車的嘗試推動自主創新再上一臺階。
新車還未露面,猜測卻紛至沓來。有人根據前款新車型駿捷被命名為“M2”的思路,猜說新車應該是“M3”,而據華晨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我國第一款自主品牌中高級運動型轎車,1.8T新車的上市必將給車市投入重磅炸彈……事實上,正如華晨自身所宣布的,1.8T運動型轎車配備了世界上最為高檔的裝置,從外形到配置都能充分體現華晨“高起點自主創新”的主旨和核心訴求。
首先,從外形來看,1.8T新車的外形是由一家設計法拉利跑車的公司和華晨聯合完成,造工精致優雅,高貴大方;新車與目前熱銷的駿捷屬于同一個技術平臺,外形尺寸比駿捷略小,但寬度依然延續中華車系1.8米的慣例,而長度估計會在4.3米左右。
其次,1.8T新車作為首先裝載1.8T發動機的華晨車,其節油經濟性和動力性都備受外界關注。華晨選擇與德國FEV——國際內燃機三大權威研發機構之一共同研發發動機技術,起步就與世界同步;搭載的1.8T發動機,采用世界領先的渦輪增壓技術,全鋁緊湊型,強勁高效、平滑順暢、穩定可靠、節能環保,大大地降低燃油消耗率。
當然,沒有好的變速箱,再好的發動機也只是一個空盒。1.8T新車裝配了由世界上最大的手動變速器制造商——德國專業變速器制造公司ZF自主研發的4HP-20型自動變速器,與前輪驅動、發動機橫置的車輛配套使用。4HP-20為電控4速自動變速器,長期以來裝備在奔馳、寶馬等高檔車型上,性能優異備受好評;而由渦輪增壓技術本身的屬性所決定,它與1.8T發動機相匹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整車動力性。
華晨自主創新新篇章
有人說,1.8T新車的重磅入市將是華晨“高起點自主創新”的新篇章,因為從1.8T新車開始,華晨不僅擁有自己的研發能力,而且也證明了繼駿捷之后,華晨更加確實地把握住了企業的“命門”。
2002年的夏天,華晨的中華轎車開始投放市場,在受到追捧的同時,華晨亦被業界認為“有產權無知識”:華晨有自主品牌“中華”,但這個牌子下面,華晨卻沒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技術上受制于人的華晨并非不注重“知識”,一開始華晨就想技術自立,自立與自主的意識也很清晰,但不管是對華晨還是其他自主品牌的廠商來說,自主品牌在這個問題上雖然奮力卻依舊困難重重。
道路是艱辛的,從引進豐田技術到購買中華轎車技術再到自主研發,華晨向合作方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也是這筆學費讓華晨深刻地認識到,再多的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這一左右市場成功的最大法碼,“自力(研發能力)”方能“自主”——有了這層認知,華晨走得更加堅定。
值得指出的是,中華轎車雖只是個“交鑰匙工程”,但畢竟有一批華晨人參與了這個過程;在引進豐田技術的15年當中,華晨積累了一些人才,這些都為后來華晨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從有產權沒知識到有產權有知識,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通過前期積累,華晨最終建成了600人的研發團隊,并且在今年樹立了駿捷這款家轎經典,一舉顛覆了外界對華晨的“刻板成見”。
顯然,駿捷是通過高品質、高性價比在汽車市場上樹立了華晨“高起點自主創新”的形象;而即將上市的1.8T新車則是通過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的自主研發、高性能整車的自主研發,標志華晨自身技術研發能力的開始。祁玉民曾充滿信心地說,“十一五”期間華晨要實現“兩步走翻兩番”, 2006-2007年銷售收入要從210億元達到400億元,2008-2010年銷售收入要達到800億元。可以想象,搭載以1.8T為代表的系列發動機后,未來的華晨將會開發出多少“1.8T式新車”,而在鞏固了自身基礎后,華晨又將會以怎樣的速度在汽車市場上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