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大手筆 跑車少數派之北歐篇
關鍵詞:Wiesmann GT |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6頁)
|
2. 刀鋒幽靈—科尼塞格(koenigsegg)CC
“科尼塞格”(koenigsegg)是刀鋒的意思,這款跑車的中文名稱就像車上的圖標一樣,叫“幽靈”。Koenigsegg CC是地球上最快的量產車之一。2005年2月28日,在意大利Nardo的試車場地上,Koenigsegg CC跑車打破了量產車行駛時速記錄,最高時速達到了387.87公里/小時。其打破麥克拉倫F1保持了近十年的最快記錄而讓世界車壇受到強烈震撼。
Koenigsegg CC
Koenigsegg CC的各項技術參數:
0-100公里加速時間:3.2 秒;極速:387.7公里/小時;最高車速可持續時間: 9.9 秒,結束時尾速235 km/ h;剎車距離:31 米(100-0 km/h);油耗:高速13 升/100公里;綜合油耗:17 升/100公里; 發動機:Koenigsegg V8全鋁渦輪增壓,32氣門、雙頂置凸輪軸;排量:4.7升;壓縮比:8.2:1;輸出功率:轉速6900rpm時產生最大功率806馬力
最大扭矩:轉速5700rpm時產生最大扭矩920牛米;底盤:半一體式預浸碳素纖維車架,采用蜂窩結構。
前后懸:雙叉臂,可調式Racing氣壓減震器,利用推桿操作防側傾桿,電子調節乘駕高度。
變速箱:專門開發的6速手動變速箱,扭矩感應限滑差速器。離合器:雙踏板,215毫米
后剎:通風式剎車盤,362 mm,32 mm ,6活塞輕質合金卡鉗,動力輔助。
輪轂:Koenigsegg鎂合金輪轂,帶中控鎖。輪胎:米其林 Michelin Pilot Sport 2單向帶非對稱胎面花紋。前輪:225/35-19(Y)/后輪335/30-20(Y)
車廠介紹:
這款極為稀少的跑車品牌的誕生,源于一個瑞典人克瑞汀·凡·科尼塞格(Christian von Koenigsegg)的夢想。克瑞汀自小就夢想造出一部“真正的”超級跑車。現在他夢已成真。
1993年,瑞典一群有汽車工業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優秀設計師和工程師們,被一個共同的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以創建者和指導者克瑞汀·凡·科尼塞格的名字命名的科尼塞格車廠,在瑞典南部安吉荷姆附近成立,設計師大衛·克萊弗德負責根據克瑞汀先生的理念進行設計。
目前只有30個全職和一些兼職人員的科尼塞格公司,可以同時進行7輛車的裝配,4部在前工序,3部在總裝配間。全職包括4名工程師,3名研發人員,4名組裝技師,4名前工序人員,2名發動機裝配工,5名總裝配工,2名倉庫管理人員,以及5名負責公關、營銷、行政和管理的人員。其它職位則根據需要兼職。
1995年,科尼塞格車廠遷移至瑞典南部城市奧弗斯特姆,開始開發和制造第一個汽車原型—幽靈CC。克瑞汀致力于制造一部線條平滑、車身輕快、豪華舒適的汽車。短短幾個月時間,他手工繪制的汽車草圖不計其數。克瑞汀面臨的最大現實是,他需要使用3D設計軟件創建、測試和改進汽車設計。經過多方考察,克瑞汀和他的首席工程師弗德曼選擇了SolidWorks軟件。此后,SolidWorks 3D機械設計軟件和COSMOS分析軟件在科尼塞格的汽車設計中發揮起巨大的作用。工程師們放棄了原來一直沿用的手工繪圖,不必再跟以前一樣需要不停地刮擦或者全部重新繪制。
剛建成的團隊全力以赴地工作,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制造出一輛完整的原型。經過世界著名賽車手皮克·特伯格、凱利·羅森布拉德和理查德·雷戴爾1996年在賽車道、馬路和沃爾沃風洞的反復測試,幽靈CC模型在1997年戛納電影節驚艷亮相,獲得了滿堂喝彩。根據原型設計的基本概念,底盤包括一個碳纖維橫造和一個獨特的表盤系統,更易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來配置。令人滿意的測試結果連同戛納電影節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更堅定了克瑞汀制造成品車的決心。
1998年,科尼塞格在安吉荷姆附近購買到一個理想的新工廠,開始制造產品底架。由于幽靈CC每一個關鍵部分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其雇員也都是一些高級的裝配工程師和CAD/CAM工程師。1999年,一個完全用CAD/CAM完成的三維空間系統模型在模型車間完成。
第一個產品在2000年春夏被組裝和測試完成。同時,一條完整的超級跑車基本生產線完成。兩年后,名為CC8S第一部超級跑車裝配完成,并在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上交付給車主。就這樣,歷經近十年的研發,這款新派超級跑車終于宣布正式流傳于人世間。
科尼塞格預計每年設計出15種汽車。有一個巨大的供應商和合作商網絡,多數都在瑞典境內,由許多的小公司和手工業者生產出少量的高品質配件。
無論是裝配還是制造,都包含著大量的純手工勞動,加上昂貴的原料,正是科尼塞格價格驚人的原因。幽靈CC的價格為46萬美元。
相關新聞鏈接:時速超400KM/H Koenigsegg CCXR特別版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