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篇:
綜合此次所比較的兩款具體的ACCORD車款,中國版并未占到什么優勢,相比之下美版也僅在性能篇略微勝出,盡管在本文之初曾說對于這款車型價格其實并非大問題,但比到現在恐怕也只在價格上找找齊了,中國版的官方銷售價為26.48萬,美國版售價28060美元折合人民幣為20萬元,顯然美國版占盡優勢。看樣子中國的汽車市場仍有待進一步成熟,除去產銷量,成本方面的因素,中國地區的車價還是要高于國際的平均水平。另外中國版車型的安全方面進一步努力的空間還挺大,六氣囊和VSA系統應該列為中級車型的標準裝備。
此外對于新款ACCORD還想嘮叨幾句,新一代車型確有王者之氣,尤其是其外形的設計,而外形中的亮點又在于勇猛霸氣的前臉,新的前臉線條剛猛卻又不是單調乏味的方正造型,圓潤得又恰到好處,這么漂亮的一款車絕對可以起到讓人一見傾心的作用。當代的汽車設計界流行的不是再是206,307式的"微笑"臉,而是奧迪Q7大嘴式的侵略性攻擊性的前臉,換句話說霸氣才是今天的時尚。另外汽車的前全的另一重大作用是要起到家族及車型的標志性象征。從CNW市場研究公司來的結果顯示,70%的消費者會通過車子的水箱護罩和車頭大燈造型來辨別一款車,88%的男性及64%的女性偏好"車頭造型出眾"的汽車,由些可見一款汽車車首造型的重要之處。
在追求統一化,低成本,模塊化的今天,本田依舊堅持采用雙橫臂前懸和多連桿后懸,追求的就是在保證中級車型顧客們最為看重的舒適性的同時盡可能多地把運動帶給他們。本田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日本車廠,它是我心中以運動為導向的一個車廠。談到本田的運動,腦子中一下就會涌來一大堆英文字母,TYPE-R、NSX、S2000、ACURA等等,這是一個有激情的品牌。
在ACCORD所處的級別,只有做到均衡或說各方面都平庸才能成功,比如CAMRY,比如ACCORD,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再要追求一些屬于自己的東西就更加難得可貴了。試過新ACCORD的人都知道,新款車型的高速穩定性不錯,很難讓人想象這是一款前驅車。對于2.4和2.0的車型,動力就參數來說與同級相比不落下風,車重雖不輕但也不算太重,但"劣勢"在于巨大的車身尺寸,它已經真正進化為一部B++級的大車,尺寸直逼奔馳E級,這樣一個大家伙,也不容易太靈活,性能也就顯得中庸了。但是可喜的是有3.5升版,這幾乎是目前最為強大的一部3.5升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280匹,比豐田的CAMRY和日產的VQ35都要強大,甚至強過自家的TL 3.2。曾有試駕過3.5升ACCORD的媒體表示這樣一部ACCORD就能給你運動的感覺了。不過使用了更強勁的發動機后另一個矛盾隨之出現就是車頭更重了,天生的前置前驅成為瓶頸,現在我們又在奢求本田提供四驅版的3.5升ACCORD了。
新一代本田ACCORD強調運動的另一點在于其方向盤回轉圈數只有2.56圈,一般車型都是在3到3.5之間的,而上代ACCORD也有3圈。這意味著新款ACCORD轉向將更加靈敏,顯然更強調運動了。新的3.5升發動機還有VCM可變氣缸技術,在克萊斯勒300C上也有這項技術,但是卻只出現在V8版上,那么售價區間在30萬的車型能擁有這項技術的恐怕非ACCORD莫屬了,在養車費用日益增長及環保壓力漸大的今天這項技術越來越有其用武之地,而且對于購車者選擇大排量車型也是一個正面的鼓勵因素。
第七代ACCORD生命周期是2002到2007年,在最后一年中國車市迎來了凱美瑞,ACCORD從春天進入了秋天,凱美瑞以凌厲的攻勢擊敗ACCORD,ACCORD不會就此服輸,現在凱美瑞已顯老邁,全新的ACCORD初出茅廬,在此絲毫不擔心ACCORD出現定價的問題,新ACCORD擊敗凱美瑞也有足夠的勝算,中級車市場未來應該會呈現凱美瑞和雅閣輪番做莊的局面,就像美國市場,想打破壟斷其他中級車還要深修苦功,真正從中國消費者的實際出發,投其所好才能取得成功,在這方面日本廠商深諳其道。
美版雅閣售價范圍:
型號 | 售價 |
2.4升型號 | 20360-28060美元 |
3.5升型號 | 25960-30260美元 |
制表:太平洋汽車網 www.zhiyoubaobao.com |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