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級車市場上目前其實已經不再像以往一樣混亂了。這個市場目前其實已經是涇渭分明了,任何一款新款的中高級在上市時都有豪言壯語,均把同級中標桿產品列為競爭對手,但是事實上最終可以撼動標桿產品的車型卻并不多見。在中高級車型市場中,顯然雅閣與凱美瑞是當之無愧的兩大標桿產品,這兩款車型完全可以自構成第一陣營,領馭的表現一直不慍不火,不低也不高,沒有過月銷量近兩萬的那種瘋狂成績,但是卻沒有很低的情況,一般可以很牢固地保住自己第三的位置。而再之后就是那幾個大家可以耳熟能詳的車型,比如致勝,馬自達6,天籟,邁騰等。這幾款車型由于各自特點顯著,就注定了不能夠更廣大范圍地滿足公眾對中高級車型的需求,導致其目標客戶群相對狹窄。
在4月12日,預計新一代的馬自達6睿翼就要正式上市了,這是馬自達品牌的B級車型的第二代產品,本身也是第二代Zoom-Zoom理念的代表,關于這款車以前的報道已經不少了,以至于新車尚未上市,大家對于它的身材參數,動力性能,安全表現,內飾裝備都已經很熟悉并可以輕易地查到了,我們這個欄目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關注,這款未來國內要上市的新一代馬自達6與它的海外兄弟有多大差別呢?在這里我們選擇較有代表的性的美版馬自達6來進行對比。結合美國車型的實際情況,我們選擇性2.5升車型的各自細分型號中的頂級版本,以往經驗證明,這種比較方式,兩者在配置水平會更為接近,從而使得對比更加有價值,從而讓消費者們最為關注的價格體現出更多的信息。
外觀篇:
左邊是國產睿翼,右邊是美版馬自達6
我們從車型前臉的外觀可以看出,兩個版本車型還是差別很大的。總的來說美國版顯得結構更豐富一些,我們其實可以看出,格柵部分是有兩道梁的,而中國版則是只有一道,這種風格讓人想起上一代的馬自達6,相對而言確實似乎少了一點點新鮮感。在下進氣口位置,本人更加偏好美版,為什么呢,不是因為外觀喜好,而是因為一看這樣的進氣口就會有讓人血脈噴張之感,進氣范圍大了許多,只要發動機夠強,要多少空氣就提供給你多少!如果你常見美國車,其實你會發現,像美國版的下保險杠位置的這種構造其實是在美國車型中相當常見的,比如雪佛蘭,道奇,很多車型都是這種設計風格,而中國內版的馬自達6呢,這種立體感更為強烈的設計則絕對是一種歐化的風格,多看幾眼AMG吧,你就會發現風格是多么的相似。這也從一方面證明了兩者血統之差異,中國版的馬自達6是從歐版進化而來,而歐版與美版是有差別的。再可以看看這兩款車的車大燈部分,內部構造也有差異,比如轉向燈的位置,本人更加喜歡國內版的這種風格,因為這會給人一體化的感覺,而美國版這種特意用不同顏色標出來就顯得有些不大協調統一。
下面是兩款車子尾部的一些對比,讓我們從上而下去看,首先這兩款車子的高位剎車燈位置不同,美國版位于車內,而國內版則放到了車外,至于尾翼大家自可不必太在意,這應該是一項選裝裝備,不具備代表性的一項裝備,注意國內版車型的高位剎車燈的右側有一個小黑點,這其實正是開啟尾廂的機關,很巧妙的一項設計。再看這兩款車的尾燈,也有很大差別,個人還是偏好國內版這種渾然一體的感覺,另外結合下睿翼的整體流線風格,個人也認為在這款車上就不該出現直線,而美國版的直線就顯得很不搭調,而且國內版則滿是這種曲線美,而且大家可以把兩個尾燈整體來看,整體的造型也會讓人感覺與中央的馬自達車標很呼應。雖然同樣是2.5升的排氣量,但是國內版把兩根排氣筒分開到車子的兩側,而美國版則是均安排到了車子的右側。
兩款車型的側面對比差別并不大,幾乎可以說是罕見地,兩個版本竟然輪轂的造型都是一樣的,其他方面會發現這兩個版本的側面轉向燈位置是不同的。其他方面還有一些不同,我們以細節大圖的形式呈現。
這里是后視鏡部分
前大燈細節:
尾燈細節:
以上是一些圖文方面的介紹,下面是一些外型數據上的對比。
車型對比 | 美版 | 中國版 | |
長/寬/高(mm) | 4920×1839×1471 | 4755×1795×1440 | |
軸距(mm) | 2789 | 2725 | |
輪距(mm)(前/后) | 1595/1595 | 1560/1560 | |
最小離地間隙(滿載)(mm) | 130 | 122 | |
行李箱容積(L) | 481 | 519 | |
油箱容積(L) | 70 | 64 | |
整車整備質量(kg) | 1500 | 1458 | |
制表:太平洋汽車網 www.zhiyoubaobao.com |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很明顯的,美版要比國內版本大了不少,當然這只是一些外觀方面的參數,對于人們使用來說平時應該感覺不明顯,是否外觀的尺寸更大轉變為實在的車子內部空間也變大了呢?我們將會在下面的內飾篇的對比中揭示。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