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 盤點15年汽車安全法規進化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2002年是我國入世后的第一年,正是那一年,太平洋汽車網正式上線。一路走來,我們目睹了中國汽車業高速發展的15年,鑒證了中國車市上家用車的15年質變,更幫助和陪伴了千千萬車友開啟精彩汽車生活。
今年是太平洋汽車網成立15周年,15年專業評測、15年初心不改、15年砥礪前行! PCauto將推出15年特別策劃,尋跡15年汽車進化,此為開篇。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2002年到2017年,國內外汽車安全法規的進化之路。
點擊圖片查看——太平洋汽車網15周年系列策劃:
早在2011年就有統計指出,全球處于使用狀態的各種汽車總保有量已經突破了10億輛。反觀歷史數據,自從1970年以來,全球汽車總數量幾乎每15年就翻一番,按照這個增速來看,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就能突破25億輛了。
而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截止2017年3月底,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首次超過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已經超過3.64億人。
正是由于日益劇增的汽車保有量,交通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都非常嚴峻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顯示,雖然世界各國道路安全均有所改善,但每年仍有大概125萬人因道路交通事故失去了他們的生命,還有2000萬至5000萬人受到非致命傷害,其中許多因此而殘疾。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如果不持續采取行動,預計到2030年道路交通事故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死因。
我國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國家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自2002年起,我國汽車交通事故發生數呈現持續減少態勢,但情況而然不容樂觀。根據數據顯示,在2015年,我國汽車交通事故發生數也達到了129155起,因汽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42388人,因交通事故受傷人數為132952人。
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據直觀地反映出了一個事實:盡管我國乃至世界范圍,汽車交通事故已經較往年有所改善,但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制定完善相關汽車安全法規,以強制手段來提升汽車安全是相當有必要的。
另外有資料顯示,我國萬車死亡率約為6.2,這一數據是發達國家的4到8倍,這也從一個側面表現出我國汽車安全法規的完善依然任重道遠。
汽車面世至今已經有131年,而隨著汽車技術發展,汽車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范汽車安全性同樣離不開監管方面制定的強制性法規。而在這一方面,美國應該是走在最前面的國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建立了影響至今的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這個安全標準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汽車安全性法規,而隨著逐年不斷完善,美國FMVSS以及簡歷了包括主動安全法規和被動安全法規在內的幾十項內容,該法規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頗高的參考價值。
而除了美國的FMVSS外,在歐洲也相繼推出了歐洲經濟委員會ECE、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安全法規,而日本也推出了日本道理運輸車輛保安標準TRIAS。可以說,美、歐、日等國家地區的汽車安全法規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相對比較嚴苛了,也得益于這些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促使了汽車廠商加大了在汽車安全性技術方面的研究,推出了汽車安全性的發展。
而在國內方面,我國最早的汽車主動安全方面的標準應該是在1987年9月21日由公安部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87》,該標準在1988年1月1日正式開始執行,主要規定了機動車的整車以及其發動機、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照明系統等相關運行安全的技術要求。而自推出之年起,我國有關部門也不斷對標準進行修訂,以逐漸完善汽車安全標準。
但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標準與法規的約束力性質是不同的。標準更多的是一種直覺承擔義務性質的約束力,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而事實上,直到2002年,我國強制認證制度開展(CCC認證),這才開始采用了強制性標準。
另一方面,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這也是我國首部關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而該法也自2004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并在2007年和2011年兩次修訂。
國外汽車安全法規比國內嚴格是一個不爭的現實,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比較晚、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也略落后于其他國家。但盡管這樣, 我們還是不能否定在近15年來,我國在汽車安全法規方面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這一表現尤其明顯,這從上面的我國汽車交通事故數據分析中有所體現。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