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餃子了 大眾集團明年將每月推一款電動車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新聞頻道】如果說過去歷屆國際大型車展前夕的"大眾之夜"是大眾集團的一次"曬冷"(Show Hand),旨在發布集團戰略和同場展示旗下各品牌最新的重磅新車的話,那今年日內瓦車展前的大眾之夜,無疑讓包括筆者在內的一眾媒體同行都大呼意外-——現場展示的9款車型中,其中8款都是新能源車。連最重頭戲的奧迪全新一代A6都沒有露面,而這場秀的主角,則是大眾品牌全新的概念車I.D. Vizzion。按照大眾的計劃,這款車最遲2022年正式量產,而中國也是首批投放的市場之一。換句話說,就是四年后這款I.D. Vizzion的量產版或許將會配備L4級自動駕駛技術出現在我們的馬路上。
而就在3月13日柏林舉行的大眾汽車集團年會上,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Matthias Müller)在柏林舉行的集團年會上宣布,到2022年底,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將擁有16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目前,大眾汽車集團主要在3個基地生產電動汽車,之后將有9座新工廠在未來兩年,也就是2020年前投入生產。
自從去年(2017年)秋天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了"Roadmap E"電動化戰略,宣稱計劃到2025年,每年生產300萬輛電動汽車,并推出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在當時旁人看來,這計劃不可謂不激進。但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在之后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大眾集團強大的技術儲備和資源整合能力得到集中體現。在上周開幕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包括奧迪e-tron、保時捷Mission E,賓利添越插電混合動力版,以及大眾汽車品牌I.D.家族的最新成員I.D. VIZZION都在大眾之夜首發亮相。
電動化成為了今年日內瓦車展大眾之夜的唯一主題。而筆者相信,極可能也將是今后數年的主題。據了解,按照大眾集團的計劃,從2019年起,大眾汽車集團幾乎每月都將推出新的電動車型。
中國市場對于大眾集團,以及大眾品牌來講,都是極其重要的市場之一。大眾汽車品牌CEO迪斯博士在日內瓦車展上接受我們專訪時表示:"對即將引入中國的大眾e-Golf銷量有著一定的預期,而且所涉及的相關技術,也會被應用于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轎車當中。
而與此同時,去年已經與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在最新的MEB電動車平臺上的合作上達成了一致。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我們將會全力和兩家合資企業同步推進MEB平臺的建設和產品開發。"換句話說,基于大眾MEB純電動車平臺的I.D系列車型,也將隨之在國內兩家合資企業實現國產。而最先實現國產的,將是已在去年上海車展上亮相的I.D.CROZZ量產版,國產版本將于2020年并上市。至于具體由哪家合資公司國產,迪斯博士依舊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雖然大眾品牌的電動化戰略及國產化已成為主旋律,但在傳統汽油車的產品方面,也依舊沒有停下腳步。除了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的即將國產上市的大眾T-Roc之外,迪斯博士還表示,大眾在今年年底將還會推出另外一款名為"T-Cross"的緊湊型SUV。這款小型SUV是基于POLO平臺的一款車型,比基于高爾夫平臺的T-Roc會小一號,定位也更低一些。
此外,迪斯博士還表示,大眾經典的PQ平臺將會逐步淡出,日后大眾品牌將主要推出基于MQB和MEB平臺的產品。
對于大眾集團在國內的另外一家合作伙伴江淮汽車,迪斯博士表示:"正如之前談到的那樣,江淮與大眾汽車品牌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聯,主要是集團層面所開展的合作。"而這也再次印證了,大眾和江淮合作生產的車型,并不會掛上大眾品牌的LOGO了。
當然,不能忽略的還有一點,就是在柏林舉行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還透露,集團還計劃將中國生產的車輛進行出口--首先面向菲律賓,之后再擴展到其他東南亞市場。
在經歷了柴油發動機排放時間和一系列調整后,大眾集團以及大眾品牌都開始了在電動化之路上的狂奔。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大眾集團及大眾品牌的電動化新車型將會以"下餃子"一般的速度量產甚至引入國產化。在傳統車企厚積薄發,咄咄逼人的勢頭面前,以特斯拉為首的各家新興電動車車企,是否已經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呢?國內多家新興造車企業又是否已經做好迎戰的準備呢?
時間將會給出明確的答案。
(圖/文: 太平洋汽車網 韋熙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