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零事故 江淮推“安+”安全技術品牌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5月10日,江淮乘用車正式發布了“安+”安全技術品牌,將“安全”提升到更高的戰略高度,這也是國內首個安全技術品牌。江淮最終的愿景是,到2025年,實現零事故、零傷亡。
汽車是一個復雜的物件,雖然本質的定義是將人或物從A傳遞到B的交通工具,但隨著技術的升級,當我們選擇一款車的時候,會有各種維度的考量:外形好不好看、科技夠不夠炫酷、動力夠不夠強勁、品質夠不夠穩定……
而這一切,其實都需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安全是1,其它是0,如果沒有這個1,后面的其它一切都毫無意義。基于此,汽車廠商從來都將安全擺在重要的位置。國外品牌里,豐田有TSS(T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本田有Honda Sensing安全技術,江淮的“安+”的品牌未來也將成為自己的一塊金字招牌。
從技術上分類看,江淮安+品牌由3大部分構成,行程完備的綜合保障系統。
1、應急安全
應急安全系統包含高速行駛應急安全系統、胎壓監測、制動轉向等……以爆胎應急裝置為例,當轉向車輪輪胎破裂失壓后,這個裝置能及時釋放車輪劇增的運動阻力,保證車輛繼續直線行駛一段距離,從而可控客車行駛方向,避免轉向輪因一側輪胎失壓后造成車輛方向失控。
2、結構安全
這是車輛碰撞安全的根基,以瑞風S7為例,它采用國際主流的籠式車身安全結構,車身高強度鋼使用比例高達74%。即使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依然能保證車廂內駕乘員避免直接沖擊。
3、智能安全
智能安全系統幾乎就是自動駕駛系統的過渡期產品,現階段的應該都可以稱作“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簡稱ADAS。依舊以瑞風S7為例,它將搭載AEB、LDWS、TPMS及集成十四項功能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對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各種可能性都提供了提前預判預警與輔助控制。
其中,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由江淮自主研發,可以在檢測到碰撞發生前2.6秒內進行碰撞預警,1.6秒開始部分制動,0.6秒進行制動收緊安全帶。如果駕駛員反應正確,則后續的緊急制動取消。憑借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可幫助減少27%的事故發生,將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在發布安+品牌的同時,江淮汽車公布了自己的終極愿景,到2025年實現零傷亡。這還不夠,還要實現零事故,這可比沃爾沃的目標還瘋狂。
至于怎么去實現,江淮乘用車也有自己的詳細規劃。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發布會上,江淮給出了每一步的時間節點。
安全保障的提升不僅僅是技術升級,普及率升級同樣重要,再厲害的技術,受成本限制只用在高端車型上,對于更廣大的普通用戶來說,這個沒什么意義。再簡單的技術,如果能夠大面積普及,也能挽救無數人的生命,安全帶就是最好的例子。到2019年,被動安全系統將率先在江淮乘用車全系車型上普及,而后一直到2025年,主動安全技術再慢慢升級。
作為完整自主正向研發體系的車企,江淮早在多年就開始自主研發汽車安全技術,經過持續的研發積淀,江淮目前已形成了涵蓋基礎安全、被動安全、主動安全、道路救援等多維度的安全保障技術實力。江淮汽車的專利申請量累計達到11644件,位居國內第一,其中涉及汽車安全領域的專利比例高達30%。
目前為止,江淮乘用車已經有5款車型在C-NCAP的碰撞測試中獲得了5星的成績,如果是20萬左右的合資車,這個成績不稀奇,但是對于大部分車型定價都在10萬元左右區間的親民品牌而言,這已經足以證明江淮乘用車在同級別里的安全實力。
在發布安全技術品牌的同時,江淮同時宣布瑞風S7將在6月份推出全新系列產品,新系列都將搭載“安+”品牌下的核心安全技術,包含:高強度車身結構、AEB、LDWS、TPMS及集成十四項功能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文:太平洋汽車網 李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