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排放油耗數據造假 日本制造信任危機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日前,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發布聲明承認旗下由日本制造的多款車型在排放和油耗數據方面在最終檢測時發現了測量的不當行為,導致測量數據和真實數據存在偏差,目前其已經與外部律師展開協同調查,但日產表示其全部在售車型的排放和油耗數據符合日本標準(GT-R除外)。
日產官方承認,在今年內部抽檢時,發現油耗和排廢測量的不當行為和數據造假的情形,而汽車檢查報告是基于篡改過的數據撰寫而成。這是該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出現的第二次造假丑聞。
7月9日,日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調取了6家日產汽車生產工廠生產的2200個樣本車型,發現有5家工廠的1200輛測試車在汽車行駛速度、行駛時間以及外部溫度都不符合日本排放檢測規定,且檢測設備也沒有在最后車輛出廠時進行適當的校準,并對結果進行數據造假,共涉及19款在日本銷售的車型。
日產重申,測量的不當行為不會危及受影響車型的安全性,所有車輛符合日本安全標準。另外,這也不會影響出口海外的汽車,因為某些規定是專門針對日本市場的要求。
編輯點評:過去的一年期間,多家日本企業承認假造數據行為,嚴重打擊了日本制造業的信譽。先是去年10月份,日產汽車表示,數十年來,未經國家注冊的檢查人員對日產在日本銷售的汽車簽署了最終檢查,導致在日本召回120萬輛汽車。再到11月,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綜合材料制造商、日本化工巨頭東麗株式會社汽車輪胎材料數據造假,涉及包括輪胎簾線在內的3種產品,時間長達8年。同月,日本三菱綜合材料承認兩間子公司產品數據造假,用于飛機和汽車的橡膠密封產品以及金屬產品的數據均被篡改,受影響客戶超過200家。到今年3月,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日本神戶制鋼所旗下3家工廠和1家子公司長期篡改部分鋁、銅制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出售,影響三菱重工、豐田汽車等200余家企業。日本制造接二連三的傳出作假事件,反映了日本制造業目前正在遭遇轉型期的尷尬和試圖“再崛起”的無奈。在夾縫中,曾經風光無限的日本品牌急于求成或掩蓋下滑業績,是導致日本制造業近年來丑聞不斷的根源。(文:太平洋汽車網 熊睿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