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今年將在若干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家今年將在若干個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絡建設。
工信部表示關于加快5G商用步伐,將通過加快終端成熟、網絡建設進程、培育5G融合應用三大步驟推動。第一,5G芯片、終端研發進程正全力加速,預計到今年下半年,真正具備商業使用的5G產品將會投放市場,如5G手機、5G iPad等將陸續投放市場。
第二,工信部在2018年12月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三大運營商將加速各個環節產品開發,促進產業鏈成熟。其中,中國移動在去年9月牽頭推進開通了中國第一條5G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道路,該測試道路位于北京房山高端制造業基地,可提供5G自動駕駛所需的5G網絡、5G邊緣計算平臺、5G高精度定位能力,為5G自動駕駛產業打造良好的研發、孵化環境。
據悉,首期道路開放長度10公里,可同時容納10臺自動駕駛汽車開展研發驗證、測試工作,能夠有效縮短自動駕駛車的研發周期,幫助企業降低自動駕駛車的研發投入。目前基地內已建成中國第一條5G自動駕駛車輛開放測試道路,設有10個5G基站、4套智能交通控制系統、32個車路協同(V2X)信息采集點位、115個智能感知設備,可提供5G智能化汽車試驗場環境。
第三,不斷深化基于C-V2X的車聯網標準,加速5G與農業、交通、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協同創新。由于5G具有低時延特性,同時支持的終端設備是4G的10倍,傳輸速率是4G網絡的100倍,且擁有低至1毫秒的時延,有力保障了自動駕駛從理論走向現實,同時帶來新的突破。
不過同時也面臨諸多困難,包括5G與車輛的匹配還需要進行多項測試,以解決技術上的各項不可預知難題;5G還未建成上規模的商用網絡,無法支撐自動駕駛普及;運營商牽頭的5G車聯網生態還不夠完善等。(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